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寻迹仙踪 » 第一百零五节

第一百零五节

    丘道人慌忙用七星剑去指司钟,见司钟毫无反应,丘道人大吃一惊,又连指了数下,司钟纹丝不动,开始慌了起来,司钟笑着说:“你手里的剑只对有魂魄的人有用,我是鬼身没有魂魄,你的剑对我毫无作用!”

    丘道人一听脸色大变,要转身回洞,司钟看丘道人要走,哪里会让他走,快步追上一竿把打中丘道人的后背,丘道人刹那间感觉一股寒气直透全身,口里连声叫说:“师尊救我!师尊救我!”话音刚落,司钟眉头一皱,慌忙拉起高君耀在半空云端往下一看,只见土丘突然晃了晃,丘顶出现一个磨盘大的洞,洞里不停的喷出黑气,不多时窜出一个磨盘粗细四五丈,浑身漆黑发亮的蚯蚓出来。

    高君耀、司钟看了惊的瞠目结舌,再看时那蚯蚓晃了晃身体,变成一个光头大嘴,细眼无眉,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赤脚和尚。

    那和尚笑笑呵呵的走到丘道人身边,看丘道人站在哪里不动,口里只叫“师尊救命”,那和尚笑了笑,张开大口,竟然把丘道人咽进了肚里去,高君耀、司钟见了更是惊的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那和尚抬头看着半空中的高君耀、司钟,笑呵呵的双手合十说:“两位道友请了!”

    高君耀、司钟不知道那和尚到底是打的什么算盘,又看那和尚满脸笑容并没有什么恶意,各持法器看着那和尚也不回礼。

    那和尚看高君耀、司钟对他还有防备笑着说:“两位道友不必心疑,贫僧法号黄丘,在此已经修行了一千余年,不曾伤害过一草一木,一个生灵。二十多年前,那丘道人因在村子里行骗被人打死,埋在此处,我看他魂魄无依,心生怜悯之心就收他做了徒弟,借月之精华替他炼成了不惧光照的鬼身,又把我的七星剑给防身,在此跟我修行帮我看守洞府,不曾想他生性不敢,依术四处张狂,惹得两位道友上门问罪,真是罪过!罪过!今天我已经把他吞进肚里,也是他的因果,还望两位道友多多见谅!”

    高君耀听了心中暗想说:“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师徒一场,再说那丘道人虽然张狂,但罪不至死,这和尚不由分说的就把那丘道人生吃了,虎毒还不食子,这和尚也是太歹毒吧!”正想之见,那和尚笑着说:“两位道友能否下来说话!”

    高君耀、司钟相互看了一眼点点头,架云就往下落,刚落到一半时,那和尚突然笑容消失,张开大口去吞高君耀、司钟,司钟心中早有准备,把斗笠对着和尚口里就扔,只见那斗笠落到和尚口里瞬间变大,那和尚吐不进吐不出撑在嘴里,那和尚难受的倒地打了两滚,瞬间变成蚯蚓模样,高君耀见了挥起镇魂刀一刀把蚯蚓妖砍成两截,只见,斩断处不停的冒出黑烟,不多时竟然分成两条蚯蚓,一条张开大嘴吞高君耀、一条往土丘里钻,高君耀、司钟大吃一惊。

    高君耀叫说:“司师弟,这妖怪是砍不死的,快用绿竹打它”,司钟闻言一跃而起,先用绿竹去打要逃的蚯蚓,只见打在那蚯蚓妖的尾巴上,那蚯蚓打了一个摆子,司钟在补一竿,那蚯蚓妖瞬间化成一大团黑色冰雾。

    高君耀看到司钟杀了一条蚯蚓妖大喜,再看司钟又去打另一条蚯蚓妖,另一条蚯蚓妖瞬间被打的体消魂散,高君耀见蚯蚓妖已死,进入蚯蚓妖洞穴内,前后仔细的寻了一遍,只看到累累白骨,忍不住的骂说:“差点被这个妖怪骗了”,放了一把火烧了妖穴,就和司钟离开了土丘而去。

    高君耀、司钟顺着大河走了五六日,看到前方有一处庄院,就走庄院大门准备借宿,看门的仆人看到高君耀、司钟愣了一下,不等二人开口,欢天喜地的把高君耀、司钟请进了庄内客厅里坐下。

    高君耀、司钟二人,面面相觑,感觉莫名奇妙。等了一会,只见一位五十多岁的员外走进客厅连连拱手说:“两位仙长请了!”

    高君耀、司钟赶忙起身还礼,那员外笑着说:“不知两位道长是何山门,会不会驱邪!”

    高君耀、司钟方才明白为什么刚才守门的仆人,对他们如此的热情,原来是他们两个是道士打扮,是有所求。

    高君耀说:“我们是南岳山里修行的道士,至于驱邪也略懂一二!”

    那员外一听大喜,叹了一口气就把家中发生的事情和高君耀、司钟说了一遍。原来这员外姓白,有一个十五岁的儿子,三月前突然在家中昏倒不省人事,过了两天月方才醒了过来,口不能言,也不能下床,请了许多郎中都无济于事,眼看着逐渐消瘦不得活。前几天,他儿子突然开口说话说,白桃府白桃山盘银洞有一位白桃仙,白桃仙有两个徒弟,大徒弟叫桃心只吃人心,二徒弟叫桃肺最喜欢吃人肺,他就是被白桃仙的二徒弟桃核缠住。

    白员外说完,泪如雨下的说:“眼看着被那桃肺缠住一日一日的消瘦,我就这一个儿子,如果被那桃肺缠死了,我这可怎么活啊!”

    高君耀说:“白员外,他只缠你一家吗?”

    白员外说:“不是,光我听说就有一百多家,被缠死的有十几家了!还请两位道长救救我家儿子吧!”说完跪在地上。

    高君耀赶忙扶起白员外说:“斩妖驱邪就是我们修行之人的本分,不必如此。你先领我们去看看你家儿子,才好去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