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林冲:开局火并白虎堂 » 第八十二章 保甲 下

第八十二章 保甲 下

    旬月时间转瞬便过,济州数万人丁这会俱在忙碌,纵使东京传来西军再克西夏,欲要重开西域都护的讯息,也不能阻止他们引得他们神往。只因州中另有一则惊天讯息,牵引着百姓心神。

    保甲分田,人人有田种,人人有余粮!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济州上下随处可见这般标语,其下更有专人呼喝传讯。起初百姓还不相信,但总有胆大的去尝试,在一个失了祖田流落街头的破落户,摇身一变成手握百亩良田的邻长后,济州四县百姓无不欢呼雀跃,沸腾起来。

    田地!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田地!

    对百姓来说,朝堂太远,而梁山在近。就以当今官家对济州所作所为,至使流民遍地、良田抛荒,虽不至易子而食,但也不远矣。

    就冲这,有人来开仓放粮、倒反天罡,济州百姓就愿意帮他一帮,左右不过是死,造反而死杀两个还赚了不是?

    这些年来,山东百姓遭到多少次的摧残,多少层的剥削?失地百姓无以为继,又不堪为奴为婢,背离故土者何止千万?

    为什么如此,百姓想不到这许多,看不了那么远。

    他们只知这一切都是失了地,都是奸佞兼并所为,自大宋朝以来,官家更是不抑兼并,反倒是鼓励豪强压榨。

    千百年来,汉儿都以农耕为生,但有一口饭食,一亩田地,总能逆来顺受,仍受剥削。但现在,他们失了地,便是失去了一切,没了活路!

    山东百姓尤是如此,若不能活命,将迸发出惊天豪情,敢把皇帝拉下马。远至汉末赤眉军,近至黄巢起义,正是如此。

    百年前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旧事,近在眼前。逼到活不下去的境地,山东百姓可不介意再来一次随“黄王”西征!

    现在,有人说,要给所有人分地,而且,分的是不会被兼并剥夺的地;还设置保甲,只要参军吃粮就能当官,由军队里的将士担任邻长、保长,明晃晃的刀子保证这些地扎扎实实落到手里!

    什么?你说这是乱命,是匪寇窃据大位下发命令,真的府尊、通判早被囚禁?

    打出去!抓起来!这人一定是辽狗奸细,西夏探子,我看得分明,这就是州府尊下达成命!

    这一月间,难免出了些乱子。有些格外兴奋的甚至攻杀乌堡夺取田产,以至于林冲调将去弹压。但大多数时百姓还是顺从的,彼此也不为难。

    保甲法自梁山率先施行,因士卒多与邻近郓城沾亲带故,原先分下田亩不动连带郓城、含蔡镇一起,将原本抛荒土地全部控制起来,设为军屯,每户百姓再授田百亩,士卒自去择选保民垦荒筑宅。

    至于余下三县,每户则连带先前授田只分百亩,作为补偿,多分发钱粮补助,其余措施同郓城无异。

    不过眼下军民分了田地,却还不能伺弄。正值秋收过后,每户皆出一半丁壮沿河设立屯堡,修缮打造防御设施、加固加高城墙、挖掘护城沟壑,并统一识文断字,参加简易军事训练。

    相应的,裴宣则立即统筹功勋计算的薄册。事急从权,在此过程有功的军户,可以多分得田亩,提报到更高职务;而有功的普通百姓若有意愿,亦可摇身一变,成为军户庇荫他人,享受权力。

    值得一说的是,对于识文断字优异之人,州中赏赐美名曰“识字英雄”。有此称号者,若身体强健,参军则立为伍长,分田之时多得十亩。

    至于豪强世家控制的人丁百姓,虽亦要纳入统治,但急切不得。先如旧管理,其正杂诸税,赋、役、折买等,一切如旧。林冲不去动他,只等百姓自然劳作中发现,同样精力,他们比保甲军民所得甚少,而世家老爷吃得愈发圆润。日积月累,只等其自然爆发,林冲再遣人镇压收缴,纳入统制。

    韩松这时也识趣将各地保甲任命落实下去,让梁山士卒披了一层官衣。在这过程中,很是清除了几家不识抬举的宗族,杀了不少人,将庄园烧成白地。

    韩松、扈家、黄家被林冲架到火上,不论是否情愿,官面上已经捆绑在了一起。只得出面安抚,从各族偏远支系中扶持几人,一并纳入梁山统治。

    徽宗朝早年还未下办西城所,收花石之时,济州四县群寇不多,尚有户数十万众,在籍男女六十余万。到如今,人丁稀薄,田亩荒废,济州官面上只余四五万户,林冲自然毫不客气将其纳入统治。

    这旬月间倒是出现各种花样买卖,百姓中大胆的去问相熟士卒,收集哪些都将、队正为人良善,好说话些,各支军队驻地在哪,都邻近哪些地界等等,将这些整理成册子,贩卖出去。

    程安军中士卒聪明的,也有样画样专门整理些小册子,指导挑选本邻百姓的诀窍。

    比如,不要挑选家中没壮年男子的,那就是吃粮食的无底洞,田地无力打理不说,还要邻长去补贴。家中青壮多的也不要挑,这种更麻烦,容易反客为主,不如上禀队正、都将,勒令他们分开户籍。好在这种也不多,毕竟分田是按照户数分,而非人头。

    种种事项不一而足,不过几日功夫,就被好事将士扩充至几十条。不过尚好,林冲自上山来极力扫盲,如今将士大多认得几个大字,依稀可按照条例去挑。

    但总有些不乐意学字的,这会却瞅着名册犯难,比如说鲁智深帐下得力都将程安,盯着册子却实在难懂。

    他便是此前,鲁智深同林冲比较战阵时的队将,因攻郓城时奋勇争先,故此一扩军,便令其做了都将。

    当负责管理户籍的军官问他要什么样的人时,他脑子里一片混沌,也说不清,但又想到此后军中都将再往上走必须识字读书,便开口道:“要几个读书人,再来个有把子力气的。”

    军官眼前一亮,乐呵道:“程都将,我也不框你,读书人如今甚为抢手,我这也没几个。但你要是不嫌弃,这还有一个病秧子,你带回去将养几天,看能不能转好,只是若他病死了,你可不能怪我!”

    程安道:“成,你且带来。”

    那军官转身离去,不一会牵着个病汉前来,秀才打扮,戴一顶抹眉梁头巾,麻布宽衫,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看样子腰上本该有些配饰,此刻却早就丢了,只几缕丝条垂着。

    军官把人丢在一旁,说道:“此人自己说是东溪村人,身边也无家人佐证,我们发现时,他正昏死路边,前几日才带回营中救治。”

    “对了,他说自己唤做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