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没当皇帝前,其实我是个道士 » 第三十一章,重返三庄镇(感谢书友兔爷 1990同冥的票票~~)

第三十一章,重返三庄镇(感谢书友兔爷 1990同冥的票票~~)

    自打上次遭过匪乱后,整个三庄镇就彻底封闭了起来,镇上仅存的镇民将镇子的三个出口彻底封死了。他们不想再遭受无妄之灾,所以把自己封锁起来是他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另外这些镇民又在镇子的南北出口各修建了一个高约三丈的小台子,站在台子上可以将远处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

    镇民们怕南蛮子,但更怕匪乱,可他们最害怕的还是官兵。

    老镇长站在镇南的台子上朝着去往梅山县城的大路张望,距离他派儿子去梅山县城搬救兵已经足足过去了一个多月。救兵没有搬来,儿子也没了音讯,这让老头非常痛心。

    一场匪乱让他家破人亡,要不是心中还存留着对儿子的一丝牵挂和侥幸,他早就不想活了。老头心中无限愤慨,恨匪人,恨官府,更恨无情的老天爷。

    临近午时,前来送饭的二狗子端着饭盘爬上了高台。老头见来人是二狗子,松开了手中的大刀,说起来这大刀还是之前那些匪人留下来的。当初匪乱被林小宁等人平息后,留下了无数的兵器,大刀长矛应有尽有,如今镇民们人手一把还有富余。

    老镇长接过二狗子递过来的饭盘,坐下来准备吃饭。二狗子则接替了他的位置,远远地眺望着远处。二狗子是目前镇里为数不多的青壮,可惜脑子不太灵光,这也是他为什么能躲过匪乱的原因,毕竟没有谁会对一个半傻半痴的人下刀子。

    老镇长刚端起饭碗吃了一口,第二口还没来得及送进嘴里,只听见二狗子突然哇哇大叫起来。

    “爷,爷,有人,好多人!”

    老头一把扔掉手里的饭碗,翻身站起看向远处。只见远处一支队伍正黑压压地往三庄镇行来,人数着实不少。老头心头一凉,难不成又有匪人来了?还是说是商队?

    老头转念一想,三庄镇早就商路断绝了,就算商路没断绝的时候也从没见过这么多人的商队。

    定是匪人!

    老镇长拿起手中的大刀对着一旁的大锣猛烈地敲起来,一下接一下,敲得非常快。

    “咣!咣!咣!”

    一旁的二狗子听到锣声,一点害怕的意思都没有,反倒站在台上哈哈笑着鼓起掌来。

    “敲锣咯!敲锣咯!”

    “快滚!去叫你大爷过来!快!”

    老头暴怒着将二狗子连连推下梯子,让二狗子去镇里叫人过来。二狗子见老头如此暴躁还有些不高兴,嘴里嘟囔着什么,不情愿地往镇里跑去。

    “完了,完了!这么多人,我们怎么能抵挡得住!”

    老头看着远处的队伍越来越近,心里早就凉透了。那队伍实在有些长,人数足有几百人,黑压压地从远处慢慢走向三庄镇。

    镇子里的镇民听到锣声后早就集合了起来,个个拿着家伙事儿往镇南这边跑来。这些镇民大多头发花白,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不少老汉老妇人还没跑到镇南这边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只是心中保卫家园的信念支撑着他们,才让他们不至于倒在半路上。

    “快点起大锅,将里面的热油和金汁烧开!”

    “你们快去把茅枪插进洞里!”

    老镇长站在台上大声指挥着,老头脖子上青筋暴起,喊叫得歇斯底里。下面的老汉老妇人们毫无怨言,听话地按照他的要求做,他们心里都明白要是抵挡不住匪人,他们的下场定然惨不忍睹。

    眼见那支队伍离镇子越来越近,老镇长的嘶喊声就越发焦急。站在高台上的他心惊胆战,对方人数实在太多了,还有几辆马车夹在队伍中间,不知道那马车上装载的是什么武器。

    就在此时,那队伍最前方的几个人忽然加快了步伐,快速地朝三庄镇跑来。待这几个人走近后,老镇长才看清楚来人是谁,顿时由惊转喜,哈哈大笑起来。

    “是林神仙,快,是林神仙!”

    老头大笑着从高台上对着下面的镇民喊道,一众镇民听到外面的队伍是林神仙带来的,顿时都欢欣鼓舞起来,刚刚的紧张和害怕一扫而空。

    老镇长连忙从高台上爬下来,连忙打开堵在镇门口的栅栏,快步迎了过去。

    来人正是林小宁师徒等人,镇前这支队伍自然就是林小宁他们从梅山县城带来的流民队伍,不过人数已经比来时又多了一些。从梅山县城到三庄镇这段路,林小宁只能用艰辛来形容。

    前几日林小宁等人从三庄镇出发去宣州府城时,一路上虽然难觅人迹,但也没见到多少饿殍。可这次从梅山县城往三庄镇走的路途中,一路上都有倒在路边的百姓,大多都是饿倒的。

    林小宁他们只能一路救治,而这一路上跟随加入原本的流民队伍的人数不比原先的流民数量少,原本几个时辰就能从梅山县城赶到三庄镇的路程愣是走了一天一夜,直到此时才走到三庄镇外。

    眼见三庄镇的老镇长带人迎了过来,林小宁等人总算是松了口气。

    “老镇长,别来无恙”

    玄清道长笑着跟老头招呼,老镇长呵呵笑着回礼。

    “托林神仙的福,老朽还能多活几年,哈哈”

    故人见故人自然是开心无比,更何况是曾经救过三庄镇的林小宁等人,老头脸上都笑花了。

    “对了,老镇长,您的儿子我们给你寻到了,就在后面的队伍里。”

    见到老镇长后,林小宁突然想到之前老头曾拜托他们寻找他的儿子,连忙把已经寻到老头儿子的好消息告诉老头。

    “天呐!我儿还活着!”

    老头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欣喜若狂,急忙就朝镇外的队伍赶去。刚跑了几步却又折了回来,扑通跪倒在林小宁等人面前。

    “多谢林神仙!您的大恩大德,我周元武此生难以回报!”

    说完,老头重重地磕着头。

    “使不得,使不得,快请起!”

    玄清道长连忙将老头拉起来,就这片刻的功夫,老头的额头上已经是淤青一片了。

    “林神仙,您的大恩大德,老汉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报答了。”

    “你这说的什么话,受你之托,我们自当尽力。快去寻你儿子吧,他受了不轻的伤,就在后面的马车上躺着呢。”

    老头一听自己儿子受了伤,连忙转身就朝马车那边赶去。

    这边林小宁等人已经被镇民们团团围住,不少镇民已经返回镇里告诉其他人林小宁等人到来的消息,整个三庄镇都弥漫着欢喜的气氛。

    林小宁使劲从镇民的包围中挣脱出来,此时还不是欢庆的时候,身后的队伍还需要他去安排。等林小宁赶到流民队伍前,立马让整支队伍先停下来,转头就去寻找正在看望儿子的老镇长。老头一听说这么多人要安排,有些犯难,但还是立马折回镇子里安排起来。

    因为流民人数实在太多,足有三四百人,如何安置是一个大问题。好在此时才午后,时间上一切都还来得及。三庄镇因为此前的匪乱,现在镇上的人口也不过百十余人。镇上的空房子颇多,安置下几百人勉强是可以的。

    林小宁让吴大志等人配合亲兵队先将整支队伍原地修整,然后先将五驾马车开进镇子里去,毕竟马车上装的都是受了伤或者生着病的人。

    三庄镇的镇民对于流民的到来有些不喜,不过看在林小宁师徒等人的份上,却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个其实也是情有可原,谁都不喜欢比自己人数多的外人占了自己的地盘,哪怕是奄奄一息的流民也是不行。

    对此林小宁只有找到老镇长,让老头主持工作。

    “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容不得他们胡搅蛮缠,小道长你放心,老汉我定会办得漂漂亮亮的。都是些半截身子埋进土的人了,还这么想不开,这些老货就是闲的!”

    老头给林小宁扔下这句话后,又风风火火地忙活开了。

    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整个流民队伍总算全部安置在了三庄镇内,流民们总算不用再在野外露营了,这让林小宁等人心中大慰。

    从宣州府城到三庄镇这一路走来,林小宁充分见证了大燕国的衰弱,至少是宣州府官府的衰弱与无能。偌大的宣州府,已经彻底糜烂成了人间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