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没当皇帝前,其实我是个道士 » 第三十六章,姜霸的野望

第三十六章,姜霸的野望

    姜九年等人一出了府衙,姜九年反手就对着姜霸一个大耳刮。姜霸似乎早就知道他爹会抽他,一个后跳就躲了开去,一脸的嬉皮笑脸。

    “爹,至于吗?又抽我。”

    “孽子啊!”

    姜九年一脸的怒容,遥遥指向自己的“孽子”。

    “那老倌实在可恶,我不怼他一怼,心口这恶气难出。”

    “出个鸟毛啊!现在好了,你被派上前线了,这不是得不偿失吗?更重要的是你破坏了为父的大计啊,唉。”

    姜九年摇头叹气,他本想着与这帮怂蛋文官一边周旋一边暗中部署,将自己的亲信都安插在宣州府边防的各个要害之处。现在好了,谋划不成,反将自己儿子搭进去了。

    “难道孩儿不能上前线杀敌?还是孩儿比不过赵铁头?”

    “哼!你糊涂!”

    姜九年不再多言,接过手下递过来的马缰绳,翻身上马自顾自地往将军府行去,一众属下跟随而前。落在后面的姜霸摇了摇头,脸上却是一脸的喜色。

    “嘿嘿,这回终于能大展拳脚了!”

    姜家乃是大燕国出名的将门,自燕国开国以来,姜家一直就是镇守边关的重族,家族名望在整个大燕国将门都是数一数二的。

    姜九年自三年前调任宣州将军府都督以来,却是霉运不断。

    三年前,南蛮人整顿军备,大军自虎牙关外横驱直入,把整个宣州府边防彻底搅碎,以至于整个宣州府的大片辖域都彻底暴露在了南蛮人面前。要不是姜九年紧急上书调临近的三州客兵前来助阵,或许三年前南蛮人就已经占领了整个宣州府全境。

    饶是如此,姜九年也受到了朝廷的严厉处置,姜家传承近三百年的伯爵位被削,降成了子爵。要不是姜家在朝中关系盘根错节,上下使尽了银子,说不定整个姜九年全家都有灭门的可能。

    这三年以来,姜九年日不能食、夜不能寐,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一雪前耻,希望能够立下泼天大功,将伯爵位重新夺回来。奈何受到整个宣州府文官们的各种掣肘,姜九年一直不能一展拳脚,心中的闷气迟迟不能发泄。

    如姜九年都是如此激愤,更别说姜家的各个子弟,更是憋足了劲要跟南蛮人复仇。

    其中,姜霸更是最积极的一个,也是最清楚姜九年心思的那个。

    事实上刚刚在宣州府衙,姜霸就是存心要怼上一怼州府大人那老倌的,为的就是激起那老倌的火气,让他能够将姜霸派出,这样姜霸才能有机会在前线一展拳脚。

    姜九年心细如发,自然是清楚自己儿子的心思的,但他却不希望姜霸此刻就到前线去,因为姜霸手下藏着一只姜九年最为依仗的部队。这支部队可以说是姜家为数不多的底牌之一,甚至知道的人都寥寥无几。

    这也是姜霸故意激起州府大人那老倌的底气所在。

    然而,他父亲姜九年却不希望自己的底牌早早暴露,这才对姜霸的言行非常不满。奈何姜霸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姜九年发了一通火后也只能作罢。

    姜霸打马回到城外的军营,迎面而来的属将接过马缰绳,姜霸大步走近营中。

    营帐内一众将佐都已聚合,见姜霸进入,各将纷纷起身行礼。

    “见过小都督。”

    “免礼”

    姜霸一马当先坐在居中,待众将落座后,姜霸哈哈大笑起来,惹得一众人等面面相觑。

    “哈哈,那老倌受不得激,已经决定派本将领兵去往余池县。”

    “啊?”

    一众将士听到姜霸的话,一阵惊讶之后每个人脸上都浮现出了喜色。

    “哼,我不过略施小计,让边防将士提前将南蛮人即将入侵的消息传来,这些文官们就吓得如土鸡瓦狗一般,实在是难看至极。”

    姜霸冷哼一声,伸手将头上的头盔摘下,身后的兵士接过头盔安放在座架上。

    “那老货允了多少兵马?”

    一名身形矮小,体格精瘦的将官发问。

    “四千”

    姜霸竖起四根手指头,脸上却有些不满之色。

    “四千?当真不少了!”

    那将官不由惊叹,一众将官纷纷点头称是。

    “哼,以我的意思,应该再拨四千兵马给我才是,可惜那老倌实在是胆小怕事,生怕宣州府没有足够兵力防卫。”

    “小都督,四千兵马已然不少,您就不要贪多了。要知道上次能派出四千兵马出阵,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有四千兵马可以动用,咱们也能好好谋划一番了。”

    一名文士模样的属官说道。

    要是林小宁能够在现场,一定会大吃一惊,这文士俨然就是那晚被他抓住的秦思得。不知道这家伙事怎么混的,居然混进了军营,做起了将军府的属官,此刻看架势依然是“军师”的范头。

    “秦先生说的极是,四千兵马足以让那些南蛮人吃一吃苦头了,也好让他们见识一下咱们姜家军不是那么好惹的。”

    那名瘦小的将官接过秦思得的话头,一脸笑意地对姜霸说道。

    “自今日起,虎子营和豹营整顿军备,一切以行军之要求待命。让鹰营派两个联队待命,让他们提前选派出工兵队人手,随时跟随我一同出发。”

    姜霸起身下令,一众将官大声称喏。

    “遵将军令!”

    “我估摸着出发时间应该就在明后天,待金德观的那帮大爷们到营后,就是大军开拔之时。尔等一定要约束属下,不要懈怠,更不要在此时惹出什么乱子。要是再有人惹出像上回金德观走水时的丑闻,休怪本将无情!”

    一众将官个个脸上窘迫,纷纷点头称是。

    待一众将官出了营帐,姜霸将秦思得喊住。

    “秦先生,依你看,此次南蛮人北上是何用意?”

    秦思得见姜霸如此说,心知对方问话是假,考校是真,心里不由暗骂姜霸鬼心思太多,可脸上却没有表露丝毫。

    “回将军,以我看,此次南蛮人依然是侵掠为主,并不是大军压境。”

    “哦?如何说?”

    姜霸饶有兴趣地看向秦思得,他对自己老爹派过来的这个“军师”有些好奇,不知道这文士究竟有何本事能够被自己素以严苛著称的老爹看中。

    “理由有三”,秦思得清了清嗓子,来到了营帐内挂着的巨幅地图前。

    “三年前,南蛮人大举压境,围攻宣州府城近五个月后无功,最后无奈撤军。为什么?”

    秦思得反问一句,姜霸却没有接他的话,秦思得只好又接着说。

    “南蛮人善野战,骑兵更是无敌,但唯独不善攻城。这三年以来,南蛮人时不时入境进犯,将我宣州府百姓掠夺一空,整个宣州府南边的百姓全部归于敌手,南蛮人如此做是为何?”

    “为何?”

    这次姜霸没有忍住,低声问了一句。

    “南蛮草原属以辽阔著称,南蛮人随作战英勇,但人口数量却远远不敌我们燕国。南蛮草原与燕国、庆国两国接壤,这就意味着他们两边受敌。南蛮与庆国接壤那边依旧是群山为多,故而南蛮人并不与庆国发生太多摩擦,反而是与我宣州府接壤处,也就是咱们宣州府,地势平坦,南蛮人从上至下就可以长驱直入。”

    秦思得见姜霸听得认真,不由暗喜。

    “掠夺人口,为的是发展战力。这三年以来,南蛮人从未发起大战,原因就是在修生养息。此为我说讲之原由之一。”

    “其二,南蛮人内部派斗繁多。这几日,我整理边防公文,发现南蛮人似乎又换了一个新首领,换做格力斯汗王。而短短三年内,南蛮人就换了四个首领,这格力斯是第四个。”

    “那这与南蛮人不大举入侵有何关联?”

    姜霸扶着下巴,饶有兴趣地看着侃侃而谈的秦思得。

    “将军,人心不齐难有大为啊。”

    “呵呵,先生颇有见地。”

    姜霸呵呵一笑,心中对秦思得不由有些满意。

    “最后,眼下虎牙关虽然还在我们手中,但敌我双方都知道,只要一开战,虎牙关迟早还是会落入南蛮人手中。眼下时值冬季,宣州府境内商路基本已经断绝,南蛮草原上物资又开始紧缺,南蛮人此次前来不过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过冬物资罢了。”

    “南蛮草原地形颇高,气候更加严寒,南蛮人又不事农桑,商路断绝的情况下只能再次大举前来掠夺。”

    秦思得脸上浮现出一丝哀伤之色,不过一闪而过后他却对着姜霸晒然一笑。

    “此时正是将军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是吗?如何说起?”

    姜霸双手抱怀,静静地看着眼前的秦思得,秦思得被他看得有些悚然。

    “南蛮人此次前来定然粮草不多,只要将军能够断了他们的后路,南蛮人定然会猛烈冲回,意图冲回南蛮草原。到时候将军再暗设一支伏兵,定能斩下无数南蛮首级,为宣州府冤死的百姓报仇!”

    “好!先生所想深得我心!”

    姜霸哈哈大笑,一把搂住秦思得,秦思得挣脱不得,只能苦笑。

    “此次南蛮人前来,虽军势不小,但冬季出军本就是兵家大忌。看来南蛮草原已然是物资匮乏到了极点,逼得南蛮人不得已出兵前来。那些狗文官此前坚持“坚壁清野”,如今看来倒是走对了一步。我意欲在余池县与敌对阵,余池县地势南高北低,诱敌深入后定能在那里打一场漂亮的伏击!”

    “这一仗定要打疼、打哭南蛮人!”

    “也让朝中兖兖诸公看看,我们姜家到底有无实力!”

    姜霸眼中冒出熊熊战意,豪迈之情犹如大水磅礴,少年将军的英武气势昂扬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