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九州第一谋士 » 第四章 初下太华山,已定天下大势

第四章 初下太华山,已定天下大势

    “苏先生果真大才。”

    各国使臣离去后,吕清福由衷赞叹一句。

    苏云还在回味那姑娘的容貌,暗暗想着,刚下山就遇上这么好看的女子……只可惜这世界没有手机,要不然就留个电话号码了。

    听得吕清福的话,不解道:“什么大才?”

    吕清福道:“十二国使臣中,苏先生唯独回应了越国和楚国,想必是对当今天下大势,早已成谋在胸。”

    苏云更不解了:“什么成谋在胸?”

    吕清福缓缓说道:“辽州局势,南越、北魏对峙,北魏更胜一筹,而南越与我青州接壤,故而先生亲南越而疏北魏,如此一来,南越势必会有求于我大景,他日合南越而吞北魏,则辽州大势定矣。”

    “额……”

    什么亲南越而疏北魏?

    苏云坦言道:“我就是跟那人客气一下,他不是要送我麒麟珠嘛?”

    吕清福笑道:“那不过是一颗普通玉珠,苏先生如何瞧不出来?再说,世人皆知北魏国富,当今九宗之一的聚宝阁,便是魏国背后的靠山,苏先生若真是为了金银宝物,那也应该是去北魏,何必去南越?”

    普通玉珠?

    我擦……

    那小子敢耍我?

    还有那聚宝阁,居然是魏国的靠山?

    山上那老头没跟他说过啊!

    他当即就有些后悔,回忆着道:“我刚才没把话说死吧?我说的是,相逢即是缘,大家都是朋友,以后有机会也可以去拜访。”

    吕清福道:“可先生答应了南越,去喝冬日的梅子酒。”

    苏云又不解了:“梅子酒怎么了?”

    吕清福道:“梅子酒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冬日。近年来南越秣兵厉马,早有北上之意,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在明年开春之后,先生若是今年冬日去南越,若说不参与此战,北魏会信吗,天下人会信吗?”

    “啊?!”

    苏云懵了。

    原来他说那句话的意思,竟有这么一层深意?

    吕清福接着道:“至于十国纷乱,先生反其道而行之,唯独选了国力最强的楚国,如此一来,其余诸国便会人心大乱,为求自保,终有一日会去求助北幽。而北幽只要敢南下驻兵,我大景的铁骑便可北上,到时候便是名正言顺,五行观也左右不了,梵州那边更是没什么话可说,如此一来,雍州可定。”

    什么什么?

    北幽南下,大景北上?

    在说什么啊?

    怎么就雍州可定了?

    我就是看那姑娘长得漂亮,跟她打声招呼而已……

    这话苏云自然是说不出口的,只能转而问道:“北幽不是魔教的地盘吗?雍州十国内乱,难道还能投奔魔教?”

    吕清福道:“这便是先生和尊师的手段了,我一介武夫,能看懂大局已是不易,又如何敢揣摩整盘棋局。”

    苏云:“……”

    吕清福又一次感叹:“先生初下太华山,便已定天下大势,实在教人佩服。这七年,在下没有白等。”

    苏云:“……”

    这都什么事啊?

    他不过是跟别人约了次酒,见了漂亮姑娘打个招呼。

    怎么就定天下大势了?

    算了。

    反正自己是要行侠仗义的,只要有出手的机会,展露出真正的实力,到时候全天下的人就都知道,他这个王玄龄的徒弟,其实并不是什么谋士,而是货真价实的宗师高手,整个修行界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地神仙。

    去他娘的天下大势。

    老子上辈子连新闻都不看的人,还管这辈子的天下大势?

    脑海里又浮现出刚才那清丽女子的身影。

    苏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刚才那些人,也都等了我七年吗?”

    吕清福回道:“魏国的那名黑衣人,是最早来的,大概在六年之前,南越的那小子三年前才来,其他记不住了。”

    苏云问:“楚国的那个小姐姐呢?”

    “小……姐姐?”

    “就是江……江……江什么来着?”

    “江司柠,楚国大将军江左棠的女儿,我与她父亲有过数面之缘,不过她应该没认出我,我也不知江左棠何时派了她女儿来太华山。”

    “你没见过她?”

    “我在楚国的时候,她还是个娃儿。”

    “一个姑娘家,难道也在山下风餐露宿……她的裙子怎么那么干净?”

    吕清福愕然:“苏先生莫非……对那位江姑娘有意?”

    苏云老脸一红:“这都哪跟哪啊,我只是看她一介女子,怎么也跟你们一样来这里遭罪,但看她衣着,又不像遭过罪的样子。”

    吕清福笑道:“江左棠的女儿,可不比寻常女子,别说是这太华山,便是北幽以北的苦寒之地,梵州往西的戈壁沙漠,她也去得。至于那身衣服,许是来此不久,正巧遇上先生下山,算是撞了大运,又或是与先生有缘。”

    苏云就此打住,转而问道:“这些人为何都在此出现?”

    吕清福回道:“多半都来过山下,被我赶走后不愿离去,便在此必经路上等候。说来也真是有趣,南越、北魏两虎争斗,十国纷乱水火不容,在此地却相安无事这么多年,只为等先生下山,他日传出去,未必不是一段佳话。”

    苏云听得此话,反倒有些郁闷。

    这十二国使臣的出现,再一次证明,山上那老头真的是一个谋士!

    这些人都是冲着他的名望而来。

    等哪一天,自己展示了真正的修为,全天下的人都会知道,堂堂天下第一谋士的徒弟,居然是个宗师境高手。

    这可不一定是佳话,反倒有可能是笑话,滑天下之大稽!

    ……

    二人继续行路。

    郁闷一阵后,苏云再次想到一个问题。

    十二国使臣同时出现,这阵仗可不小,而跟前这吕老头,是唯一能够在山下等候的,就连王玄龄也知道他在山下等了七年。

    那么他背后效忠的人,究竟是谁?

    十二国使臣愿意乖乖离去,只是因为这吕老头的修为,还是更忌惮他背后那位?

    “先生受累,再行几里路,我们便有马车可乘。”

    吕清福许是担心苏云这个“文人”,走不动这么多坑坑洼洼的荒野路。

    苏云问:“谁的马车?”

    吕清福道:“我家公子的马车,七年前备下的。”

    三四里过后,苏云忽而听到前方有齐震如雷的杀喊声。

    抬眼望去,只看到一座营寨。

    寨内撑起数十帐篷,四边搭建寨木栅栏,寨前有瞭望台与箭塔。

    那杀喊声,正是寨中训练的士兵,少说得有四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