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一百一十六章唬人(二)

第一百一十六章唬人(二)

    靳望的眉毛挑上了天,这一群看似老实的人。

    手脚都被绑着结结实实。

    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

    都是中年的汉子,有的甚至年岁更大。

    ”倒是一群硬骨头。不说就不说吧。反正既然你们能够下手做了这件事情,估计也没想活着。来,你们排队坐好了。让本督主数一数你们这里总共有多少人”。

    哭哭啼啼的汉子们还真的就坐好了。

    靳望约莫的看了一眼。才继续又开口道,“原来20个左右人。这样吧。本督主一天也不杀了多少。一天五个还有四天。哦不对,算错啦。是加上今天一共四天,来来来,你们先推选出四个人。一并凑上五个。”

    石匠们纷纷的往后退,用腿支撑着的屁股往后挪。谁也不想凑在前面儿。

    督主大人的刀还在那儿淌着写呢。

    相较于卫大人之前在院子里给人片片儿的时候。靳督主的风格还是略微的温和了些。

    死才是最不可怕的,对于死仕来说。

    王铮觉得没有用。于是默默的握住靳督主的手腕儿,将他的刀放了下来。

    东厂与锦衣卫果不然都是一个调性出来的。怪不得诏狱里那么多死也不肯开口的。

    还口口声声的说能把诏狱做成整个大明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监狱。王筝想要是有一天自己进去了的话。恐怕也不会开口。

    打蛇打七寸。捏人捏弱点。

    而这些人的弱点是什么。他们现在还不知道。

    哪怕是靳督主说控制人家的家人。人家除了磕头跪地求饶,王铮观他们的眼神中也没有多大的惊恐。

    要么就是不在意,要么就是没有家人。

    靳督主被她握的手腕儿发烫,沉默地站在了王铮的身后。

    这时候的王铮悄悄地蹲了下来,跟他们平视。

    “各位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刺杀陛下刺杀一众朝臣眼睛都不肯眨一下。可同是我大明子民。死了一个老朱家的皇帝。就能轮到你们头上了吗。这个天下谁当皇帝还不一样,跟你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唐宋元不会数吗。哪一个朝代更迭是老百姓能做得了主的。盛世你们多吃两口米。末世你们少喝两口汤。夹缝生存的都是你们。不好好的生长。给别人当什么尖刀。今日若不是荣亲王提前将你们捆在府里,出门儿的时候。恐怕你们都有了必死的决心吧。可不可笑,为他人做嫁衣裳,为了心中的理想吗,什么理想,来讲给本大人听听。是想有一个清明盛世。还是替谁报仇。这么大岁数了都,不会还这么天真吧。哪个皇帝能给你们清明盛世。唐玄宗吗,可即便是有了唐玄宗,咱们这里有魏征嘛。或者说是秦始皇一统六国。秦二世而亡。懂不懂点儿历史你们。”

    工匠们让他说的两眼发懵。看来是没怎么念过书,王铮默默地了然,这就是被人洗脑了。不是为了什么太平盛世。恐怕是谁给他们灌输了一个了不起的梦想。

    回头问了问靳督主。“让人去查查他们家中有没有给了买命的钱。都接触过什么人。该抓的都抓了吧。行刺陛下,这可不是小事。诛九族也都不为过。哦,对了,知道方孝孺吗,方孝孺,可是被诛过十足的呢。”

    方孝孺之事近在眼前。不知道的可能都是傻子。

    “我们没有刺杀陛下。从来也没想过颠覆大明朝廷,我们也是大明的子民哪”

    “别在这儿给我唱高调了。你们就在这儿被捆着吧。本大人今日着实心情不好。你们这个同伴也放在这里了。可不要被拖走了。让你们看看你们的同伴。到底是被信仰接走了,还是在这里腐烂成灰。等到鲜肉变成了枯骨,等到枯骨被捻成了粉末,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就像王铮偷偷敛起过的尸骨一样。

    王铮大人送完之后转身就走。靳督主在背后默默地跟着,临到门口儿的时候,王王铮还记得回过头来对着王府的下人们说道。

    “把这个昆仑奴带到另一个房间里去吧”。

    王府的下人们应着是,拖着高大的昆仑奴就走了。

    王筝这才和靳望再次回到了王爷的卧室。荣亲王到现在也没下床和如意两个。

    见俩人进了门儿,还嘀咕道“有没有查出来呀,小王可听说过王铮出手,一个顶俩,王大人。盛名之下可不要让人失望呀”。

    王铮轻哼了一口气“盛名。什么盛名,小人王铮。我可没有什么盛明。”

    复又看像如意。“你从荣亲王的床上,给本官下来。”

    如意坚定地摇了摇头。

    “滚下来”

    如意再次坚定地摇了摇头。

    “你下不下来”。

    如意认真地摇了摇头。

    王铮气的没有办法。脱了脚下的靴子,朝床上扔去。

    一只一只的全都打在了如意的身上。

    “有点儿出息,滚下来”。

    可是如意并没有出息。甚至还把鞋扔回在了王铮的脚底下。

    “王大人还是穿上鞋吧。省得出了门儿之后,让石子硌了脚。”

    旁边的卫风拍了拍王铮的肩膀,一再地示意让他把鞋穿上,王大人从来都没有如此的憋屈过。一把拿过靳督主手里还淌着血的剑。这样好好的一双靴子抽了好几个窟窿。

    边戳还边骂。“把你当人看,你非得自己要往驴堆里钻。拉都拉不出来了,是不是”。

    当然,即便是这般的生气。还未忘记抬头问向荣亲王

    “你们府里的昆仑奴是从哪里来的”。

    “外面买的呀。昆仑奴不都从外面买的吗。本王还能从哪里,弄要不你们去西市口儿看看。那里有的是卖昆仑奴的,很便宜的。好一点的,几百金,差一点的。也就几十两银子吧。端看你会不会挑人了”。

    “这昆仑奴来你府上就是哑巴吗,什么时候来的你府上”。

    荣亲王仔细的想了想。“我年幼的时候就在。大概~大概是我父王买回来的吧。年岁跟本王应该差不多大。算是也在我们府上20多年了。来的时候还会说话呢。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哑巴了。什么时候哑巴的本王也记不清楚了。你可以问问府上的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