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二百二十四章嘴硬(一)

第二百二十四章嘴硬(一)

    被石兰这样捅在众人的面前,好像不还回去,自己就跟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错一样,诚然,在巫苗众人的心中,这个王大人也忒不是人了。

    “还请王大人,归还我娘骸骨。王翦,在此叩首了”。

    扑通一声,王翦,就跪在了地上砰砰的磕了两个响头,甚至连他的妻子儿女,就顺着王翦的到铺就好的道路,往上狂奔而来。

    直接跪到了王峥的面前。“还望王大人怜悯。”

    到底拿这死人的骸骨说事,也确实是有违天伦。

    苗疆的人在怎么不通教化。可是这种事情,还是大忌的。

    一点儿也不像刚才王翦,倚着椅背儿,翘起二郎腿,那般不在乎的模样。

    在大明的时候,向来都是王铮演戏,在别人的前头。

    让别人他们下不来台面,落得了脸面。

    可是,谁知如今,世事翻转的如此厉害,这才几年的时间啊,就被人将军将,到了自己的眼前。

    看着眼前的老管家。陪伴了自己小几年,自己曾经全心全意相信的老管家。

    王铮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咽下了所有心思的翻涌。手指甲用力的掐了掐手心。甚至连银针都颤颤巍巍地递到了靳望那里。

    紧接着眼泪就扑簌簌地往下掉,直掉的不能自已。“我万万没有想到,你们竟是这般看我的,我虽是朝廷二品大员,可到底,也不能事事顺心,如我所愿啊。撅人坟墓,也要有点儿由头啊。通常是犯了十恶不赦之大罪,陛下才会开棺撅墓鞭尸。也不知道。先生您的娘亲,究竟是犯了大什么大忌,让您会认为我们会撅了,您娘亲的坟墓。我如今拿着这根银针,你们看看这上面儿粘的是什么呀。这一点儿点儿的白色粉末,不过是,我拿着银针在干枯的树干之上,使劲儿的碾了一下而已。我也不知道怎么到巫女你的口里,就会变成了这样的蛊虫。真是听起来叫人闻风丧胆,如今你们王氏一家跪在我的眼前,逼着我交出你们母亲的骸骨,我到底上哪儿去弄啊,请问,老先生您可曾告诉过我,您母亲究竟埋骨在何处。不过,倘若因为我的身份,你想要让我帮忙将你母亲的骸骨,带回这巫苗也是未尝不可。只要是说在我的面前。我顺风顺水的送来一程,又何乐而不为,到何至于在众人面前如此逼迫与我,埋怨与我,甚至诬陷于我”。

    颠倒是非黑白,谁不会编瞎话,谁不会。

    王铮前些年游走于市井之中,摸爬滚打什么样的事情,没有见过。

    抹了抹一把眼泪,那人鬼不放的不分的脸庞上,叫人看起来十分的凄凉,

    “我刚才同阿远不过是跟你们开玩笑而已。依着你们苗疆的巫蛊之术十分神秘,想让他见识见识,毕竟他也初来乍到,可是谁知道你当真给我们上了一堂好课呀,老先生。你还是赶紧的起来吧,我可当不得您这一拜呀,您在巫苗地位这么崇高。与巫女又是家里人。倘若您想将您母亲的骸骨运回家乡,这样吧,您现在就告诉我,你母亲的坟墓究竟藏于何处。我这就叫人回去把你母亲的骸骨运回来。这来来回回撑死了,也就一个月的时间。您看这样可好。”

    王氏一家跪在原地抬头,眼巴巴的看着王铮,这当着众人的面儿,三番两次的打自己的脸,前脚说,后脚就忘,哪怕是过了一个时辰,或者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到底还有些可以翻嘴的余地,可是前脚说后脚打,这算是怎么回事。

    巫苗的人围在原地。看着这位朝廷来的二品大员,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全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好半天,地上的老先生才脸色青一阵紫一阵。咬着后槽牙到“你诈我”。

    一直见王铮甩着袖子,抹干了所有的眼泪。就着他们跪下的身子,就蹲了起来,尽量的与他平时。眼神晶亮的对着老先生说道。

    “原尚书府,有一个小女儿叫王筝。风筝的筝,名字真好听。带着一个小孩儿抱着月亮的长命锁。是因为从树上磕了一跤,锁磕坏了,后来金镶玉,安好了。在后来尚书府惨遭劫难。小姐的尸身未曾找到,也不知道是死了,还是,就此隐姓埋名,远走他乡,活命去了。实在是没有想到,我来这巫苗之后,竟然还能看见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我呀,受人所托。想查问个一二,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如今栽在了老管家您的手里”

    一声老管家再次而出,叫老管家,顿时就变了脸色。呐呐道

    “小,小姐?”。

    彼时见王铮扯了扯嘴角。

    “老管家叫谁小姐呢,莫不是老眼昏花,真的分不清楚了。我是堂堂朝廷二品礼部尚书王铮。男儿身,你可看清楚了。若不是心中有愧的话,为何会因为老管家三个字,就会。失了体面”。

    说完之后,从原地站了起来。对着面色不渝的巫女继续说道。

    “刚才巫女信誓旦旦的说,这银针之上扎的是巫蛊。端是石青自己一个人能做出来,别人都休要肖想。我也不知道巫女,你是怎么能把这些树脂粉末,看成蛊虫的,到底是年龄大了,不适合再做巫女之位。还是真的有别的什么心思”。

    朝廷上下整整查了那么十几20几年,也没有查出原吏部尚书家,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被灭了满门。万万没有想到如今在这巫苗倒是牵出了苗头。

    “你们谁能给我讲讲。原礼部尚书,王大人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比一个藏的还深。若今日我不能在这里得到答案的话。回去免不了要在陛下眼前耳语一番。到时候。陛下一怒之下,夷平了你们苗疆,可就不要怪我不讲脸面了”。

    这众巫苗之人,哪里知道原吏部尚书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连老先生来,当时也是因为石兰力排众议将他留了下来。

    这些年在巫苗,以不平凡的见,识征服了大家,所以才相处的越来越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