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三百六十八章成亲(一)

第三百六十八章成亲(一)

    “卫大人不必道歉。同朝为官,同朝之臣。若换了王峥是卫大人。也一样,会如此。请不必介怀”。

    卫风一听王铮此话,顿时惊愣在当场。他摆足了架势来道歉。真心实意的道歉。是笃定了王铮一定会原谅他。

    毕竟两个人都是从年少微末之时而来。彼此刚认识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大官儿,而且都被人追杀。那样狼狈的相遇,日后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尽管卫风觉得自己对王铮虽然没有什么大恩大德。可是彼此之间应该已经到了无话不可谈的地步,怎么如今这样拱手的相互道歉?

    虽然被王铮放在了屋子里面。可是卫风的心情一点儿都没有好上多少。

    像是怎么也咽不下一口苦涩的水。吞下去是极度的不甘,吐出来又如噎在喉。

    可是在旁边悄悄偷听的靳督主就不一样了,靳督主自是微牵着嘴角。

    他们家的小姐自然有自己初世的风格,一旦踩了她的底线,便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

    其实王铮就是这样的人没有回头的余地。但凡在底线被碰触的那一刹那,你就会被她排除在外。

    是,日后再怎么想,汲汲营营的,回来也不可能。

    在王大人这里,从来都没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法。每个人都是一次性的买卖。

    你若是一次性抓不住机会。以后便再也没有回转的可能。

    靳望就是由于太过明白,所以每一次都小心翼翼,所以每一次都竭尽全力。

    所以每一次都思考的特别的完善,站在王铮的角度之上。从来都不敢略微的就顺了过去。就害怕王铮一次性的就把他也排出在外。

    自此,如果连阿远都能够成为外人的话。王铮的身边,就再也没有能够相信的人了,这样的日子过的该有多苦啊。

    他的小姐向来如众星捧月一般的存在。怎么可能会那般的辛苦那般的可怜,即便是如此,也没有好过到哪里去。

    可是依旧希望着,依旧希望着,希望着王铮能过得好。

    这种心情甚至比自己希望自己过得好,来的还要更强烈一些。小姐已经成了他心中的小姐。是靳望在怎么想躲开,也不能躲开的宿命般的存在。

    眼看着,眼前的卫风略有些苦涩的样子。一点儿都不像初识时卫大人那般恣意的少年,游走于山林之中,面对着如此多的高手,却从来都不曾胆怯。

    他们曾经,也曾隔阂于心。即便是住在一个屋檐底下。相互的也没有交过心。

    可是日子走的就是那么的坦然。慢慢的,他们就习惯的,彼此的成了好朋友。

    所以才有后来马车悄悄地接王铮回京,就在王铮,在众朝臣的眼中还是那个被陛下刻在柱子上的小人的时候。

    在卫风的眼里却一点儿意义都没有。卫风从来都没有把她当过柱子上的小人王铮。

    不管她是如何同的同陛下作对。卫大人从来都没有嫌弃过王峥,从来都没有疏远过王铮,甚至从来都没有同王铮做过戏。

    这般那般。其实都是朋友的情谊,王铮想想自己做的其实也不对。

    微末之时,同卫风是朋友,如今自己是朝堂的二品大员了在沿海一带甚至建立起了自己的水军。

    这出建立的权柄,远远比后来接过手的要大的很多。所以这也是陛下一直不肯建水军的原因,这么大的权势,整个海军都自己说了算。

    虽然。现在王铮建立水军的人数并不多,比起那些大权在握的将军们,简直都是小菜一碟,可是初始的功劳实在是太过的强大,所以王铮只把人数控制在1万,只把船体控制在三艘,不敢再多一个,不敢再多一只。

    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不光是没有钱,毕竟如果真的想要再建下去的话,王大人没有钱了,靳督主还有钱呢。

    靳督主的身家,不是王大人可以比的。可是后来就在相问的时候。要不要再多建一艘船,就在靳望想要把自己的身家,全都像王铮一样的捐出来,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的时候。

    王铮却死命地摇了摇头。这些足够了。足够让陛下看得见他们建水军的诚意,也足够让朝堂上下看见王铮的决心。

    如果彼时的王铮毫无顾忌地四下扩建水军的体制。恐怕到最后得到的不光光会是一封又一封说他狼子野心的奏折,到时候连陛下都不知道该怎么看他了。

    初建一个水军,你还敢上小几十万的人。就连陆乘风常年跟鞑靼作战,铺陈了整个边疆一带,都没有小几十万的兵力。

    陆乘风的兵向来一个顶十个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战斗,同鞑靼们打得不死不休,早就不是一般的兵种可以相比。

    可惜朝堂之中那些个朝臣们,并不知晓。看见陆乘风一步一步在边疆做大,甚至是起来要夺回陆乘风手中的兵权。

    陆乘风早已不是欢意楼里的陆乘风,早已不是可以任人拿捏的陆乘风。

    如今的陆乘风不仅仅不仅仅是边疆的将军,不仅仅是威名赫赫的镇北将军,早已经被陆尚书认回了族谱。

    整个朝堂上下都知晓了,谁要是在想动陆乘风,恐怕也要看一看陆尚书的脸色行事。

    而且很明显,陆尚书,活了这么大岁数了。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

    看他同王王铮的斗争就知道。同样都是不死不休,只不过是手段,没有别人那么厉害罢了。

    虽然输给了王铮,可是朝臣们谁不知晓,输给王铮根本就不是一件什么丢人的事情,这么多年,谁又在王铮的手里讨过一个好去。

    可是观陆尚书这么多年,在朝中从来就没有做过一件错事。也极少的被别人上折子。

    与王铮完全不一样的事,陆尚书在朝堂之上的人缘儿好的厉害。虽说是没有达到一呼百应的地步。可是比起小人王铮,那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

    诚然,鉴于现在这个情况,也没有人愿意从陆尚书交恶,也没有人愿意打一些不靠谱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