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三百九十四章当官(三)

第三百九十四章当官(三)

    彼时众将士毫不犹豫地对着王大人,高呼了一声名字,

    “张勉,是张勉”

    看来是众望所归人,群之中的张勉,身边一个人头也没有,站得笔直,没有了京中贵公子清朗的模样,脸上都是这些日子以来训练出沟壑苍老的痕迹。

    短短海边一段的时光,就能将人沧桑至此,王铮也不由不佩服这海边的风浪,改变人外貌的本事。

    可是却也磨练出了张勉那沧桑的气质,再也不像京城贵公子那般柔弱的样子,倒是担着一身的落拓磊落,听众人高呼着自己的名字,只拱手出列到

    “张勉,不敢当众将士所呼,不不过是曾被人教导的好而已”

    从没有在众人面前说过自己从王铮府中而出,从来也不敢说,也不敢这样的说,就怕别人因为这样而对自己另眼相看,毕竟王大人在军中的威望,张勉这一程而来是十分的清楚。

    张勉是靳督主,从京城之中无数的高手,不停地锤炼出来,是王大人亲自教授的,所以怎么可能独自居功?

    他比这些个水军们唯一能够胜出的是,教导他的人实在的太多,如果在这些人中,他还不能胜出的话,那么这些教导岂不是白白的浪费了?

    所以他被众人欢呼出名字,本是应该,如果他不呗欢呼出名字,那才怪了,一点也不敢居功,只敢说是因人教导。

    可是这话听在王铮的耳朵里就会变成另一层意思,只因为他可能不太喜欢这里,所以才不敢居功,早就说过的,论功行赏在张勉这里,一点用处都没有。

    如果王铮自己是张勉的话,都觉得自己也会这样的选择,在京城之中,甚至都可以当上天子的近臣

    每次去跟陛下荣银两的时候,见到了陛下的面,陛下从来都是和颜悦色,这是一个普通朝臣们都得不到的殊荣,

    所以宫中甚至有很多人都开始巴结起张勉,张勉在京城之中,什么都不缺。

    所谓的加官进爵,在水军之中,即便是再高的爵位,还能高得了他二品大员去。

    而且靠在王铮的身边,靠在靳督主的身边,靠在陛下的身边,在小的京官也比地方官大,况且等了那么多年的柳笙还在京城中。

    如果张勉真的要在此地为官,恐怕也要把柳笙牵扯到此。

    柳笙,这辈子吃的苦已经够多了,不同往常的深闺女子可以娇小柔弱,一直都在外面抛头露面。

    其实只有生活无以为继的妇人,才会这般的作,刚开始的时候也十分的被人看不起,只是后来银钱多了,地位长了,大家知道她身后的人是谁?这才慢慢地另眼相看,熬成了这般的模样,也着实的不易。

    如果如今要一承抛掉,再跟张勉回到浙江沿海一代,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且不说他们京城之中的生,意全部都要丢下,只说这沿海一带的海风,着实的伤人肌肤。

    柳笙的年岁也不小了,比不得十五六的小姑娘,青葱水嫩。

    外部的保养条件再好,即便是张勉调出来的药膏再好用,可是终究不能与天然的相比。

    种种结果加在一起,如果王铮自己是张勉的话,也会选择回到京城当中。

    王铮一点都不怪张勉会如此的选择,正常人的抉择都会是这样的,谁都不是圣人,谁都不会为与自己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事情而豁出自己的下半辈子。

    即便是王铮自己,也不会这样做。

    所以,这时候又听见王大人开了口“除,张勉之外,不知道还有谁能在被众将士推举”

    众将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王大人,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一个个甚至都望向了张勉,说不定张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罪了王大人,让王大人在众人面前都要开始食言。

    这时候却见张勉,拱双手抱拳出列高声地对着王大人说到,

    “请王大人兑现承诺,虽然我承蒙众人教导,才站在了众人的前面,可是王大人说过要论计谋加官进爵,张勉认为自己现在有足够的实力,成为水军中的领导者,还望王大人不要食言”

    清朗而又明亮的声音传荡在校场,叫王铮听了眼眶都发红,鼻尖都发酸

    张勉坦坦荡荡的,要着自己的官职,不瑟缩不卑微,也不居功自傲,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该说什么话就说什么话。

    可是事情到王铮这里不是这样论的呀,他还答应着回到京城之后给柳笙还有张勉举办婚礼呢。

    京城之中那么贵的宅子,论着他们选,在点将台上看着他们的时候,王铮还想着,即便是自己同靳督主借点钱,背上一身的债务,也要给他俩选一个好一点的房子。

    举债什么的一点都不可怕,钱慢慢还就行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万万没有想到,张勉非得站出来说这样的话,叫王铮心里难受的很

    可是又不能当着众将士的面说些张勉什么,众人都抻着脖子的,等着王大人给张勉封赏呢。

    可是王大人的嘴巴张了好几次,到底也是封不出来什么官位

    他不想把张勉留在这里,不想的表现得很清楚,立场站的十分的明确,可是张勉却站在原地直愣愣的,像一根刺一般扎在了王铮的心里。

    旁边的靳督主与卫镇抚使,是看的最清楚不过了,甚至还听到卫镇抚使是悄悄的,在王大人身边,劝着

    “张勉在这里当官也挺好,是你一个可以信任的手下,总比朝廷派别的人,到时候来,接管水军要来的好得多了吧?”

    是啊,是个人就会这样想,难道王铮心里不这样想的吗?

    王铮心里也曾这样想着,张年在这里接管水军,是最好不过的了,可是官职是最好不过的,人呢?人该怎么办?

    在王铮的心中,人,其实才是最重要的,答应过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而且这又不是什么千辛万苦?又不是什么历尽艰辛,才能做到的事情,只不过是一句话而已,可却到底开不了口,开不了口。

    不可以把张勉留在这里,张勉的后半辈子,怎么可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