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们的花季时代 » 第十五章 老城根,不说再见

第十五章 老城根,不说再见

    被龙胜折腾得一宿没睡好,第二天早读课上,室友们集体迷失。

    眼见118宿舍集体不在状态,一直把林向东当舍长看的陈黎,趁着课间休息,把他叫到了走廊上。

    “我说陈大班长,你怎么比吴老师管得还宽啊?”

    “好,我不管,那我去通知吴老师。”

    “哎!!!别别别,呵呵!刚才读了会书,精神振奋了许多,我保证,一会上正课,绝不耽误功课。”

    林向东言出必行,接下来的数学课,向阳老师花了足足三十分钟,写了满满一黑板的题,被林向东十分钟解出。

    “好,不错!解题速度比我写得还快!下课,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林向东!”

    林向东原本只想向陈黎证明自己不再打盹,却不料,向老师这句半玩笑话,让林向东身边围上来不少勤学分子。

    “向老师,我发誓,以后您的课我绝不再举手上台解题啦!”

    玩笑归玩笑,身为尖子生,林向东始终受到包括马继田老师和向阳老师在内的绝大多数老师的喜爱,当然,期末考试的成绩,也强有力地证明了林向东受到老师团宠,并非浪得虚名。

    除化学考到年级第十七名之外,林向东创纪录地所有科目全部排名第一。

    总分第一,自然不在话下。

    接下来的三好学生评选,林向东当然毫无悬念地蝉联。

    虽未经查证,但是几乎可以肯定。他是高二年级绝少有的非班干部三好生。

    林向东不太清楚这样的成绩和王瑶相比,是否能够获胜,虽然他创造了不少记录,但至少在优秀班干部这个选项里,他是没份的,至于体育项目的比较,也没办法有结果,联赛要下个学期才开始,而且听说一中的校排球队好像也没有选入新人王瑶。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因为林伯军在考试结束当天就下发了家庭通知,今年的寒假在天津过,而且由于厂子效益不好,放假时间延长,返校后的第三天,林向东就和父母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临行前,他特意嘱咐阿根抽时间去一趟五零四厂,把无法见面的消息带给王瑶。

    “好像阿根也要回上海来着,再说了,从暑假的情形来看,王瑶也不一定把这个当回事,也许人家只是以此作为学习的动力呢!管他呢,反正已经上车了,反正已经联系不上了......”

    自我安慰了一番后,他在列车的卧铺上听着《红蜻蜓》睡去。

    林向东奶奶家住在天津卫老城墙根底下的四合院里,当年因为唐山大地震容留难民的原因,本就不大的四合院里挤进了四户人家,一直居住至今。

    知道大哥要回家,伯伯们都聚在奶奶那不大的中堂里,刚进门,林向东就听见满屋的欢笑声。

    “呵!瞧瞧咱家这状元小子,都长这么高啦!”

    “大哥大嫂,你们坐着,我把这点子鳎目鱼和虾仁洗喽,今晚让你们好好尝尝海鲜。”

    “老四,我那鲅鱼你给冻起来啊,赶明给大东包饺子。”

    “哎呦呦!我的大孙子诶!在那山旮旯里受罪了吧,来来来,让奶奶抱抱,到家了,可好好享几天福啊!”

    林向东的奶奶从没去过南方,在她心目中,那就是个穷山恶水,吃顿肉都费劲的地方。

    “大哥,你那厂子要死不活的,赶紧办回来吧!你知道上海的PDX区吧,那发展多快!现在,咱天津也要搞特区啦!”

    “我倒是在新闻里看见了,等等吧,等大东子考上大学的!也不差这一两年。”

    “说好了啊,我在塘沽有个同学管事的,我都提前跟他打招呼了,办回来费点事,不过以后发展好啊!孩子也方便。”

    “你当我不想回家吗?老三当知青早都回来了,唯独我这支援三线,国家也没有政策,咱还真不太好回,我再看两年吧!就这孩子上大学,我也再准备准备!”

    二伯和林伯军岁数相仿,老哥俩很快聊到一堆。

    张莉则和妯娌们嬉笑成一团。

    “大嫂子,你这皮肤咋就这么白呢?人家南方人就是细哈!”

    “大嫂子这身衣服真好看!咱这五大三粗的体格穿不出效果啊!”

    “秀娟,嫂子带辣椒了,一会炖鱼的时候,单给你们烧一锅辣的!”

    “嘿!嫂子,秀娟早就馋你们那口辣了!”

    “嗯嗯,天津的辣椒不是那味。干辣,一点都不香!”

    今天算是亲戚们给林伯军一家的接风,并不是算正式过年聚会,所以除了和林向东只差一岁的林向南外,太小的堂兄弟们都没来。

    大人们聊的内容,小孩可不感兴趣,向南递过去一个眼色,林向东会意,没人看管的小哥俩悄摸溜出屋去。

    “南南,咱还地铁站?”

    老天津只有一趟地铁,平时也不对外开放,每次路过站门口常常看到铁将军把门,搞得很神秘的样子!

    不过旁边有个八角亭改制的报刊亭,各种杂志、动漫......应有尽有,这里是小哥俩最常光顾的去处。

    “不去不去!咱俩还串胡同吧!”

    “那有嘛劲?”

    “老城根快要拆了,再转转留个念想!估计下次你再回天津,就看不到这些胡同喽!而且,胡同那头卖炸糕的还记得吗?”

    “嗯呐!也拆了?”

    “没有没有!旁边架了好些个羊肉串摊,在贵州没得吃吧,我带你解解馋!走!”

    天津卫的LC区在如今的三条石附近,围绕着东、南、西、北四条马路的高大城墙,因其周围密布小四合院,而早已看不出当年那雄伟的模样。

    历史的老城根,早已成为孩子们嬉戏的天堂。向东和向南小哥俩打小就喜欢在七扭八拐的胡同里穿行。

    有的时候明明大马路可以直通过去,两人却偏要在胡同里多拐几下,按照向南的说法,这是在躲避鬼子的追击。不时再点燃捏在手里的散鞭炮,回头扔两下,俨然一副英雄儿女孤军战倭寇的景象。

    两人边玩边走,直到扑鼻的异香传来,不用向南带路,那香味引诱着林向东趋步直行。

    烤羊肉串,这种起源于XJ的吃法,不知何时火遍中国北方地区,大冬天的,穿上军大衣,蹲在烤肉摊边上的雪地里,左手抓上几串刚烤得的肉串,右手则一串一串地取了来撸,那场景,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

    两毛五一串带肥,小哥俩一人整了五串,开心地就着雪景边吃边继续往胡同里扎。

    “呸!肥肉真腻!”

    “哥,可就这肥的香呢!别浪费啊,你要不吃给我!”

    长居南方的林向东,对北方美食缺乏认知,寒冷的冬天,吃上点外焦里嫩的羊肥,那可是滋补得很呐!

    “你们俩可真行,满世界找不着人,偷着上这过瘾来啦?”

    两个埋头猛撸串的小家伙,顾不上穿街过巷,被一路寻来的老伯碰了个正着。

    “赶紧跟我回家,收拾收拾,一会咱们要去看大姑爷爷呢!”

    “哇!太好咯!老伯,来一串!”

    林向东将手里仅剩的肉串递给老伯,拉着向南欢天喜地地朝奶奶家跑去。

    大姑爷爷的父亲曾经参加过义和团,因为使得一手好钺,成为著名领袖张德福手下的得力猛将,参加过多次和八国联军的交战,廊坊阻击和老龙头攻防战都曾留下过他老人家的足迹,身上大大小小十几处伤疤,见证了当年天津人民抗击外族侵略的历史。

    大姑爷爷虽因年幼并未参战,但也习得一身好功夫,抗战时期义不容辞地参了军,小鬼子却是砍过不少的。

    他的家里虽然并不富裕,但一整面墙货真价实的古兵器,却是孩子们的最爱。

    当年大姑爷爷因为受伤不能生育,林向东的爷爷奶奶经过商量,将林伯军过继给他当儿子。这么一来,林向东简直成了老人家的掌上明珠,每年的压岁钱都要比别的孩子多给一份。

    在大姑爷爷家玩,成为林向东每年探亲最期待做的事情之一。

    “大东大南,来来来,姑爷爷发压岁钱啦!”

    老人家特别喜欢孩子,一看见两个小家伙,就亲热得不行。

    “姑爷爷,向东哥一年才来一次,您还不赶紧教我们玩上两手绝活?”

    “哈哈哈!好,来来来,到院里来!”

    老头兴奋不已,扔下一帮大人不管,径直拖着一杆大枪,带着俩孩子来到院里。俨然成了个老小孩一般。

    “唰!”

    大枪一摆,老头瞬间精神矍铄。

    只见他先将枪头向左前方虚刺,接着摆向右前方再一招虚刺,复将长枪拖回,快速地左右晃动几下后,狠狠向正前方猛地一捅!

    “这招叫百鸟朝凤,来来来,俩孩子轮流试试。”

    林向东接过长枪,抚摸着那光滑的枪身,爱不释手!

    “姑爷爷,这枪上过战场吗?木头杆子的不会砍断吗?”

    向南家离姑爷爷这很近,由于常来的缘故,他很清楚姑爷爷的看家本事是一对钺。他不顾林向东的提问,起着哄要看这平日里极少见到的兵器。

    “去去去!俩孩子自己玩去,那钺是你姑爷爷的看家绝技,哪是你们这帮小屁孩想看就能看的!”

    老伯出来,给姑爷爷解了困。要不然,老爷子还真应付不了孩子们这么多的疑问。

    大人们进屋说话,俩个孩子自在院子里耍起枪来,没几下,林向东就把那招百鸟朝凤使得像模像样。

    “大哥,你真行,这枪是兵器之王,我看啊,以后姑爷爷这杆枪一准传给你!”

    “你是不是一心惦记着那对钺呢?”

    “哥,我倒不是惦记着,就是一直没见过钺长个啥样!哎!我听我爸爸说,那对钺见过血,砍过小鬼子,所以轻易不让咱看!”

    向南越说越神秘,倒也引起了林向东的好奇心。

    “哪天咱不跟着大人,自己过来,非得看看姑爷爷这神秘的好玩意。”

    “你们俩啊,别做梦啦!大姑爷爷那对钺,多少年都没拿出来过啦!难道你们还指望八十多岁的老爷子给你们翻箱倒柜的找宝贝?”

    回家的路上,二伯给俩孩子好好教育了一番。

    “二伯,这钺真见过血?”

    “当年,你大姑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那个时候缺枪少炮的,你们说呢!”

    “对,那会在战场上肉搏,这种近身武器最吃香。”

    “没错,小鬼子估计见都没见过,吓都吓死他们!”

    两个孩子异想天开,七嘴八舌地边猜测着大姑爷爷英勇战斗的画面,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

    “当年,就是因为这对钺,你大姑爷爷立了不少功,后来,为了不被国民党带走,这才隐姓埋名,从格子集搬到三条石,直到现在,他也轻易不愿意露自己的绝活,明白了吗?两个小东西,不许你们去为难姑爷爷了啊!”

    夜晚,伯伯们各自回家后,林向东独自睡在奶奶家客厅的沙发上,屋里,父母和奶奶聊得热闹,他全然不入耳,盯着窗外的落雪,久久不能入眠,脑海里不停浮现着大姑爷爷在战场上冲杀的场景,继而又是大姑爷爷乔装打扮,躲避国民党军搜捕的画面......

    这一宿,林向东在自己脑袋里,上演了一场抗战大戏。

    “哈哈,原来自己家就有抗日英雄!”

    林向东兴奋地一整晚都睡不着。

    春节期间,热闹非凡的东北角文化街、北大关估衣街、大胡同......历史与现代文化地融合,营造出充满年味的环境。为孩子们打开了快乐的源泉。

    老城根、三条石,则在它们即将消弭于历史长河之前,尽力绽放着最后的华彩,努力将完美的自己,永久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半个多月的假期转瞬即逝,坐在南下的列车上,林向东依依不舍地回望那渐渐远去的城市。这个充满特殊意义的寒假,让他感触良多。

    “行啦!还看不够啊?等你考上天津大学,天天住在这里,快过来吃点水果。”

    张莉刚把行李都收拾完,就麻利地切出一盘水果,摆在列车的小茶几上,两夜一天的行程在她看来,补水是最重要的。

    林向东收回远眺地眼神,接过妈妈递过来的苹果片,倚靠在座位上,喃喃自语:

    “老城根,咱们不说再见!两年之后,我再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