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失落原声 » 原声三部曲总自序

原声三部曲总自序

    原声:我真诚地呼喊

    ——原声三部曲总自序

    *每日一更!

    *本文并非以网文模式为写作方向,喜爽文者慎入!巴尔扎克式慢热开头……

    直径巨大的燃料喷气口闪出耀眼的橙光,伴着急速向四周冲散的高温蒸汽,一并映入那成千上万、等候多时的镜头之中。这是声源,这是文化符号,它载着一块贵金属唱盘,试图划破寂静的天宇,带出地球上一个原生物种的呐喊。

    这里是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在遥远的公元1977年,它为整个地球代言,向着银心发出自己的声音。铜制镀金磁盘和金刚石留声机针,似乎是那个年代最豪华的配置之一,它们可以让地球的这份情谊悉心珍存,直至数十亿次潮涨潮落之后、直至无数次覆灭与重生之后。

    第一位旅行者默默上路,即使到达下个恒星系就需要海枯石烂的七万地球年,但它仍马不停蹄。虽不知归宿,但明晰了启程。

    没人能寻觅到这颗星尘。

    无论桑田沧海,苍狗白云,还是仇恨也好,祝愿也罢,它都载着最真挚的地球原声,行于苍穹之外。

    自发出这么一道原始之声伊始,这个文明就开始向无限的世界呼喊,进而开启一个近乎无限的时代。对文明自身的探讨,历来是科幻界的一大热点,我们可以体会到阿西莫夫精心推导的机器人三定律之玄妙,一览于大刘那深邃惊骇而又引人深思的黑暗森林,饱眼以卡德神奇而深入人性的上帝回归视角,浸没在priest的残次品那刻骨铭心的人类屠戮之中。精彩纷呈的各大虚拟宇宙,既相互组构成为科幻文坛的主要框架,又荟萃以独到的文明见解。

    可谓一花一世界。

    窃以为,每一位躬耕于想象之地的作者,都在通过自己才华挥洒又凝聚而成的作品,对这个广袤的世界发出“真诚的呼喊”,唤起诸位对自身过往的思考,引出对未来的熟虑。尽管这也许并未被纳入写作目的,但此般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若诸位仅是囫囵吞枣式地浏览而尽,很可能体会不到作品背后的深意。

    我在诸多“文字宇宙”中徜徉些许后,产生的感悟一簸箕都盛不下,只好一并倾泻出来,混合自身十成的文学功底、九成的想象、八成的耐心与汗水,试图在这“后三体时代”中,也发出自己真诚的呼喊,愿世界能听之闻之。故取用国漫《我的三体之罗辑传》片尾曲的一段词,以引申出符合我此处之意的表达:

    我真诚地呼喊:我在这里!这空荡的宇宙,谁能睁眼看见我?

    大众读者对于科幻有些比较偏颇的刻板印象,我亲身便耳闻过一些,大致分为两类:“凡科幻必晦涩于其学识之繁杂”和“凡有未来科技感者皆科幻”。前者使太多本应有的读者白白流失,回避于可能的费脑;后者使太多的“掺水文”乘虚而入,包装起科幻的糖衣,里面实则索然无味。这便是众所周知的“后三体时代之浮躁”。

    作家海波曾讲过,自己写书不是因为有何图利——或是谋生安身,或是沽名钓誉。动笔,仅仅是因为昔日在某地摊随意购得一本不薄的小说,读完之后却十分诧异:这等玩意儿凭啥能够出版?自觉胡乱挥笔也可胜其三尺九寸,便径直踏上文学之路。我不敢妄言拥有他一半的天赋,但相同的是,我自信比那些所谓“后三体时代”中的“浮躁之作”要更胜一筹。

    我便诚挚地希望,诸位能够用心体会各类作品,若是浮光掠影似的一晃而过,很遗憾,有太多的感动与共鸣就这么流逝而去,一切都与商业化的“小白文”并无两样,各大虚拟宇宙也便悲惨地坍缩成一枚毫无特征的奇点。

    事实上,科幻也能是种美若言情,奇若玄幻,疑若侦探,壮若武侠的题材,关键就在于诸位所选择的虚拟宇宙有何特点。《星球大战》系列便是最能诠释这一点的佳作之一,想必诸位也能同意。

    谨以奉上的“原声三部曲”,将会以全新的视角、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作为三部作品,展开对“又一个新虚拟宇宙”的探索与思考,并将咱的传统文化与理念尽力融入其中,使其充满亲切的“中国味”,而赋予科幻以新颖的表达形式。

    我不强求自己必须做到什么地步、做出什么名堂,但这毕竟是我的一个诚挚梦想,我就肯定会全力以赴。

    “失落原声(Vocalfall)”是第一部,贯穿情节以人类个体、社会群体以及旅行者(1号)三个不同的视角,从太阳段纪元初期的柯伊伯带起始,纵观文明异化进程,逐渐深入至思考文明本质;第二部“噬灵幻曲(Mingling)”将会尝试探索相异生命形态的文明交织,呈现智慧与历史相撞的火花;诸位将在第三部“时空层析(Timewars)”里,进入超宏观结构的世界层面,一窥这个虚拟宇宙的真实相貌。

    说实话,难度确实足够大,所以创作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科幻的正在崛起,让国人看到了民族软实力提升的冰山一角,实则振奋人心,能够浸没在这个时代,实属荣幸。美中不足便是,我们还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规模宏大的、内容多元的科幻文化产业链。大刘凭借《三体》几乎快做到这一点,其他不少作家也纷沓而至。

    我渴望能够参与其中,为民族科幻事业贡献绵薄之力,发出自己最真诚的呼喊而不须求何等的回应。而当下的文字,便是行动与实践。

    沐堇

    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