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过来让我解析一下 » 第三章 寻书访籍

第三章 寻书访籍

    一摞古籍被张伯小心翼翼的铺在白辰面前。

    “少爷,这几本书都是各教的经典之作,您看行吗?”

    “我试试吧……”

    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果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和伟大存在接触过的也是极少数,也怪不得自己十几年也才解析到一次了。

    这些天把那些疑似与神秘相关的先贤古籍解读了个遍,神秘半点没接触到不说,倒是发现了不少隐藏在所谓先贤盛名之下的肮脏事。

    现在身体恶化也越来越严重,但白辰又舍不得愿力,只能寄希望于各教圣贤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希望。

    抬手第一部便是——《道德经》!

    白辰眼角不自觉地抽了抽,好家伙,这玩意道教藏着跟命根子似的,居然还能把原本“借”到自己这来?!

    犹豫一下,白辰心中便涌起无比的激动,老子啊,这种神话人物,要是真留下了什么的话解决自己目前的难题那绝对轻轻松松。

    心神下沉,附在面前古铜色的《道德经》上,白辰意识恍惚间仿佛飘到了一条巨大的河流之上。

    说是河流却是不太恰当,面前的大河广阔无边,向前望去寻不到来源,向后眺望不知去处。

    河流中荡起无数浪花,每朵浪花倒映出不同的场景。

    有的出现平凡的夫妻两依偎在坐凳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有的出现皇帝登高望远,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有的出现无数的将士在战场上浴血厮杀,累累尸骨堆积成山,暗红的血液染红了大地……

    尽管见过许多次,但白辰还是再度陷入时间长河的壮美中,浩浩荡荡的人族史毫无保留的出现在你面前,任由你观览,这对于一个充满无尽探知欲的人来说是多么强烈的诱惑?

    但白辰还是想起了自己本次来的目的,终究艰难的御驶包裹着自己的微光向上游飞去,哪里正是《道德经》为自己指引的方向。

    浩浩荡荡的时间长河奔流不息,每一段流域都各不相同,却诡异的说不出不同点,被微光裹挟着飞了不知多久,随后一个俯冲进入了一朵泛着紫光的浪花。

    ……

    满天繁星下,一位中年人在观星楼上遥望夜空,手里时不时拿个阵盘比比划划,嘴里时不时念叨着什么。

    白辰好奇的看了看附近的摆饰,判断出时间大致是春秋时期,回想脑海中关于道德经的典故,明晰了面前中年人的身份。

    JYG,关令尹喜!道教中便是此人邀老子创出《道德经》,之后辞官研究这本道教巨作,然后还作《文始真经》,道教中也是顶级的大人物。

    “嘶!这浩浩荡荡的紫气,这是要来圣人啊!”

    尹喜擵揶着胡子的手猛的一激灵,扯断了几根胡须。

    看着尹喜急匆匆推门而出,白辰大致猜到他去干嘛了,无非明天带人去迎接老子呗,然后想求老子收徒,收徒不成就求人家留下著作。

    来都来了,白辰反而不急着见到老子,在尹喜的房间里逛了起来,因为是微光裹挟着意识来此,所以白辰根本无法对当前现实造成影响,甚至根本没人能看见自己。

    星、凶、吉、月……半生不熟的字配上八卦图,这就是尹喜用来占卜的东西吗?

    下意识用手去翻动这本古籍,却想起自己根本没法对现世的物品造成任何影响,不由的苦笑两声。

    未等白辰收手,门口突然传来声音。

    “哎?这书怎么在发光?”

    尹喜快步冲到书桌前,仔细检查自己的卜书有什么异样,却发现古籍还是原来自己离开时的模样。

    “难道是我看错了?还是说有圣人过关太激动了?”

    尹喜放下疑惑,这古籍跟自己几十年了,从小看到大也未曾发现什么异样,大概是灯火闪烁自己看花眼了吧。

    白辰呆立在一旁,就在刚才尹喜推门而入的一瞬,自己刚刚触摸过的古籍便射出一道微不可查的白光命中自己,而自己脑海中却出现一本悬浮的古籍,和尹喜桌上那本一模一样的古籍,而白辰甚至突然理解了古籍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观星卜》!

    而古籍上所携带的莫名气息,是属于一位陌生的伟大存在!

    怪不得自己触碰到会有反应,原来是伟大存在遗留下的产物吗?

    与白辰一样心绪难平的还有尹喜,抱着《观星卜》在房间内来回走动,激动的难以自抑。

    “不行,现在关内太杂乱,许多事宜也未安排妥当,可不能怠慢了圣人!”

    躺在床上的尹喜突然翻身而起,在一旁细细体悟着《观星卜》一书的白辰被吓了一跳。

    这玩意,大半夜的还以为睡了呢,结果还隔着纠结?

    尹喜看不到白辰,也不知道房间里有人正在暗暗腹诽自己。自顾自的起身穿衣,在桌前打理自身的仪容仪表,随后迅速又出门,白辰倒也好奇老子的尊容仪态,也亦步亦趋跟着尹喜离开。

    “你们都知道,有圣人来此,出于尊重,大家辛苦点,今夜就不休息了,一同去关外守候圣人到来吧。”

    出门之后尹喜径直找到管理关内士卒的将领,安排道。

    将领们并无怨言,尹喜在管理JYG的时间内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才能,所以各将领都是对尹喜服气的,都回到军营开始召集士卒。

    白辰也跟着到处逛了逛,只能说不愧是春秋时期,虽然周天子的威仪不复,但与后期礼乐崩坏的战国有不小的差距。

    道路平旷整洁,并没有想象中的脏乱,屋舍修建的井井有条,路边上没有看到无处可归的流浪儿,时不时能看到巡街的士卒,手持兵刃自有威严。

    当然,这也可能只是尹喜治理的比较好,并不能代表当下所有的城池。

    “大半夜的,又要起来干嘛……”

    “老子才睡,谁叫我起来的?信不信老子……原来是张老大你啊,那没事了!”

    “喂!你别踩着我脚了!”

    “兄台,你内衫露出来了,还是红色的,真是好雅兴。”

    “老子本命年怎么了?喜庆!”

    ……

    士卒们推推嚷嚷来到校场立正,人群有些喧闹,直到各将领吼了两声才安静下来。

    “那就走吧。”

    尹喜看人差不多到齐了,也不多说,便准备带着人去关外迎接老子的到来。

    “叫他们多带点衣物吧,晚上阴气重,染了风寒就不好了。”

    给身旁的将领嘱咐了一些事宜,尹喜犹豫了一下,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