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逍遥无崖子 » 第十六章 湖底炼体

第十六章 湖底炼体

    这时天将黎明,但见谷中静悄悄地,只有白蛟在那里呼呼大睡。魏无涯正在利用清晨的第一缕紫气修炼神识,这吸收紫气的法门正是来自于无量玉璧,名为【紫气东来】。

    收功后,白蛟也心有感应,睁开朦胧的双眼,来到魏无涯身边,之后又像前几次一样,带着魏无涯来到向着湖边而去。有了上两次的经历,魏无涯已经明白了这是又要带自己去好地方啊!魏无涯有时候想起来,也是哭笑不得。杨过有神雕,而自己有白蛟,他被人成为神雕大侠,自己不会被人称为白蛟大侠吧。我不要!

    来到湖边后,白蛟便不走了,一脸认真的望着魏无涯,仿佛在说你该下去了。

    “蛟兄,你不会让我下去吧?不会吧。”白蛟认真地点了点头,就直接把魏无涯推了下去。

    只是一刹那,极度的冰寒侵体,魏无涯狂运真气抵御,身体在极冷的温度下,做出了相应地对抗。想不到这里竟然有一处天然的寒湖,对于修炼之人,若是在寒湖中练功,生出真气抵抗寒冷,久而久之,会让自己的真气更加的凝练,而且长时间在冰水中与寒气抗衡,对于真气的增长也会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其效果比之神雕中小龙女让杨过睡得寒冰床还要强上十数倍。这里的确是闭关修炼的好去处。不过看来自己要利用这个寒湖的刺激,才能尽快地达成所望了。

    魏无涯感到自己的身体还能够抵抗这极度的寒冷,便向下方游去,越往下游去水的压力越大,温度越低,而水中也越来越明亮,到了十丈距离的时候,已经可以朦朦胧胧地看清楚水下的情景了,只见水底的寒玉发出微弱的光芒,给阴冷黑暗的水下带来了一丝丝温暖。此时魏无涯已经能够听到自己骨骼被压力压得咯咯作响了。

    到了极限了。

    在这里,魏无涯摆出【四象镇狱劲】的姿势,没错,这也是从无量玉璧所获得的功法,是从四神兽中领悟出来的,此功法是一门极致的外功,分四卷,每卷九重,共有三十六重,每一卷侧重方向完全不相同,青龙卷主恢复,白虎卷主攻击,朱雀卷主速度,玄武卷主防御,练至大成后具有四神兽之力。此功法唯一的缺点就是虽然这本功法的下限很低,修炼十分困难,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突破不了每卷的前两层。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全能,只能选择一卷来修行。

    魏无涯决定先修行玄武卷,补缺自己的短板。在这极压、极寒之下,魏无涯直接运起【四象镇狱劲】玄武卷第一重功法,细细地演练了一遍。

    只是这个演练,便让时间整整过去了半天。

    因为魏无涯发现,借助于寒湖的助力,能让自己的基础更为扎实,半天的时间就让自己的力量和防御有了显著的提高,这说明这本功法的潜力很高。

    所以,魏无涯果断放弃急于离开此地的想法,抛开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四象镇狱劲】的修炼当中。

    时间晃晃过去了一个月,魏无涯缓缓从湖中走出,终于离开了那处闭关之地,此时魏无涯已经成为了绝顶初期高手,这一年魏无涯才二十一岁。如果让外人知道了他这般修炼速度恐怕会瞠目结舌。

    而【四象镇狱劲】也有所成就,玄武卷和白虎卷练至第六重,双臂拥有六千斤巨力,而青龙卷和朱雀卷则进展缓慢,只练至第二重。

    在湖中修炼时,魏无涯又在其中发现了一大奇宝,寒湖白鱼,此鱼食之,能补气血,壮体魄,还能抵挡寒气的侵袭,是修炼外功的不二法宝。后来魏无涯正是依靠它武功才能不断突破。

    只是后来难得有如此顺利的进展,魏无涯才反倒不急着出去了。最终魏无涯轻松到达湖底,在湖底的玉壁上风骚地刻下龙飞凤舞地几个大字:“逍遥无崖子到此一游”。

    眼珠一转,魏无涯又把自己得到的【四象镇狱劲】白虎卷和玄武卷前六重功法,刻在了寒湖之底。

    刻完了功法,魏无涯心中想到,小子们,别说小爷心狠,想要有出息,不吃点苦是不行的……这功法就在此地,有本事的,自己来取。

    【四象镇狱劲】后天阶段的武学修炼到了极致,也到了湖中最深处,对身体的淬炼也到了极限,再修炼下去也难以提高。直到此时,魏无涯方才悻悻地离开了这一处极好的修炼之地。

    日后一定把师姐师妹们和弟子们全都关进去一回,让他们也体验体验,到不了那潭底,就别出来丢人现眼。

    最后在湖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琅嬛福地”。

    接下来就要寻找出去的方法了,他记得原著中段誉最终找到出口了。但是魏无涯找了好久,依然没有发现出口,连原著中石壁上的剑都没找到。

    晚上,魏无涯坐在湖边,思如走马,不觉时光之过,一瞥眼间,忽见身畔石壁上隐隐似有彩色流动,凝神瞧去,只见赫然有一把长剑的影子,顿时大喜,知道这把剑是出去的重要线索。只见剑影清晰异常,剑柄、护手、剑身、剑尖,无一不是似到十足,剑尖斜指向下,而剑影中更发出彩虹一般的晕光,闪烁流动,游走不定。

    魏无涯心下大奇:“怎地影子中会有彩色?而且那剑怎么会藏的这么隐秘呢?”抬头向月亮瞧去,却已见不到月亮,原来皓月西沉,已落到了西首峭壁之后,峭壁上有一洞孔,月光自洞孔彼端照射过来,洞孔中隐隐有光彩流动。登时省悟:“是了,原来这剑藏在峭壁之中,而且洞口上下都凸出来了,无怪乎自己找不到。那剑上镶嵌了诸色宝石,月光将剑影与宝石映到玉壁之上,难怪如此艳丽不可方物!

    又想:“须得凿空剑身,镶上宝石,月光方能透过宝石,映出这彩色影子。倘若剑刃上不凿出空洞,宝石便无法透光了。打造这柄怪剑,放在这里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眼见宝剑所在的洞孔距地高达数十丈,从下面望将上去,也只是隐约见到宝石微光,但照在石壁上的影子却奇幻极丽,观之神为之夺。

    魏无涯运起轻功,提气一纵,转眼间来到了悬剑之处,只见那剑1剑长两尺一寸,剑身玄铁而铸及薄,透着淡淡的寒光,剑柄铸造着一条金龙,显得无比威严,剑刃锋利无比,当是真正的刃如秋霜。想到这是出去的重要线索,并没有动这把剑。

    接着,魏无涯向里面瞧去那洞口只有一把剑大小,而且越往外面,洞口越小,到后面只有巴掌那么大的空间,显然是进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