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0小人物 » 第531章 动画人的无奈

第531章 动画人的无奈

    当内地的整个电影圈,因为林平的大手笔投资乱成一团的时候。

    林平却忙着让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疯狂的运算。

    对于这种AI式的计算,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有全新的结果。

    可是对于整个内地的电影圈来说,即便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

    这场纷纷扰扰的闹剧还没有最终确定名额。

    除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独立制作25部影片之外。

    三家院校各有各的打算,而且如此大笔的资金预算,自然是搅动的所有人都想分得一杯羹。

    与此同时对于上级领导而言,看着35家电影制片厂,就像看着35个儿女一样。

    除了八一电影制片厂不用操心,其他各家电影制片厂都争取分配到一部电影的拍摄。

    甚至就连儿童电影制片厂都分配到了两部电影的制作权限。

    因为林平没有限制电影的类型据本,上级领导特别交代,必须保证有两部儿童电影面向所有观众。

    毕竟对于整个100部电影来说,有98部主要是以大人的角度进行演绎。

    而儿童电影制片厂拿到两部影片,相对于98部大人的电影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数字。

    “刘部长,我们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希望参与进来。

    当初林先生投资100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说不允许动画电影出现。

    林先生只是表述两年之内要完成上映,虽然一部动画电影两年的制作时间有些紧张。

    但我们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足够的信心,保证一定按时上映,并且承诺无论是质量还是剧情,绝对不会打一丝的折扣。”相比儿童电影制片厂有特殊照顾之外,美术电影制片厂却没有受到特别的关照。

    这让厂长十分的无奈,只能来到部长的办公室,表示自己这个被遗忘的电影制片厂有多委屈。

    刘部长听到这话,突然之间这才惊醒过来,国内唯一一家美术电影制片厂居然没有分配到任务。

    对于军艺来说,他们直接对接八一电影制片厂。

    自然是不会考虑制作一部美术类的。

    而对于另外三家院校而言,他们自然是倾向于真人出境的电影,而不是耗时耗力去制作所谓的美术电影。

    无论是导演,编剧,摄影,还是男女演员,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想制作美术类电影。

    毕竟这与他们的利益有本质上的冲突。

    对于演员来说,他们希望自己的面容出现在电影荧幕上,能够被全国的观众看到并且喜欢。

    就算是美术电影制作完毕之后进行后期的配音,那谁有关心动漫的角色,到底是谁负责配音。

    除了演员之外,导演跟摄影同样不喜欢美术类电影。

    虽然大家都称呼导演,可是真人电影的导演跟美术类的导演有天差地别的感受。

    一个常年拍摄真人类电影的导演,第一次指导美术类电影的时候,恐怕连往日的5成功力都发挥不出来。

    而摄影更加不乐意,真人电影开机之后是流畅的表演。

    而美术类电影则是一帧一帧拍摄的定格画面。

    耗时耗力不说,几乎是完全不同的拍摄体验。

    美术类电影的摄影,就是一个照相师傅而已。

    更多的时候是那些绘画人员,在创作的时候就完成了镜头的调用。

    这个时候导演编剧摄影师,三个不同的工种彷佛都变成了摄影师,在指导所有的绘画人员如何创作。

    这对于从来没有拍摄过美术类电影的摄影师来说,这是一个极为糟糕的体验。

    对于美术类电影来说,没有画到纸上的东西全靠大脑的想象。

    每天无休止的开会,才可以确定最终的拍摄内容跟镜头的应用。

    而不像真人类电影,当演员就位,当灯光就位之后,就会很直观的感受出镜头的拍摄内容是什么?

    而美术类电影,对于摄影师,编剧,导演,有着很高的想象力要求。

    并且三个人大脑中想象的内容要通过无休止的开会,才可能做到越来越统一,最终呈现在画稿之上。

    三家院校彷佛集体失明,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不只是三家院校,就连上级部门都没有第一时间通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直到大多数的电影都分配到相应的制片厂之后,直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员工们都开始忙碌的时候。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才突然间发现,整个电影圈子彷佛发生了大事情。

    一番打听询问之下,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100部电影,这可是整整100部的电影。

    居然没有给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留一个位置。

    1%的存在感都不被容许,这对于美术电影制片厂来说是莫大的耻辱。

    上到厂区领导下到每一名员工,大家都不接受这样的结局。

    凭什么大家都是电影制片厂,就因为他们是搞美术的,就被这种区别对待。

    以前上级领导没钱,有些说词勉强还能说得过去。

    谁都知道,30万人民币可以拍摄一部电影。

    但是30万人民币却拍不了一部美术制片的电影。

    别说是一部电影,就是一部小小的动漫都不够。

    知名的动画片葫芦兄弟,一共13集的戏份。

    当初为了省钱,所有的葫芦娃长得一模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头上顶的葫芦的颜色,还有身上衣服的颜色。

    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主要的演员长相都无法进行区分,这种偷工减料省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xiaoshuting.info

    不是工作人员们不想制作个性鲜明的角色,而是实在是没有经费。

    如果有经费的话,也不会仅仅只制作13集。

    而这大名鼎鼎的葫芦兄弟就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作品,只不过这部作品现在还没有问世,还要等上几年。

    葫芦兄弟的问世已经是改革开放走了很多年才诞生的产品。

    那个时候,随着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大,各行各业都有了一定的积累。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济上稍微宽裕了一些,这才咬着牙拍摄了这部葫芦兄弟。

    而在当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完全可以说是穷的叮当响。

    根本拿不出资金去拍摄自己想要拍摄的项目。

    每一年都向上级领导申请各种各样的经费,可是想要拍摄美术电影的经费,总是一拖再拖。

    虽然每一年大家都在忙碌,每年也都有10几部的小剧集诞生,可是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满时长的电影长片作品。

    有着享誉全国的《大闹天宫》可那已经是20年前的作品了。

    而最近的电影长片,还是79年的《哪吒闹海》!

    之所以能够拍成这部片子,还是顶着国家成立30年的献礼片才要到的经费。

    除此之外,很难再有动画长片的机会。

    即便最近全国知名的作品,例如《猴子捞月》《南郭先生》。

    也不过是10到15分钟的小短片而已。

    片子短小不说,拍摄手法也无法跟《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相媲美。

    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制作的精良度,都是肉眼可见的差距。

    此时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想要拍摄动画长篇只能依靠上级领导的资金批复。

    如今好不容易等来了一次不需要上级领导批复资金的机会,然而却没有人通知他们。

    眼睁睁的看着那块大蛋糕,被一群饿狼一样的同行分食的差不多之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姗姗来迟。

    “这美术电影...”刘部长很是为难。

    首先美术电影进入电影院能不能挣回票房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第二,美术电影的制作周期相当的漫长,刘部长担心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本无法在两年内完成任务。

    第三,林平想要的显然是短时间内的密集上映,只要这次合作一切顺利之后,一定还有后续的合作。

    如果有后续的合作,再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争取机会也为时不晚。

    现在要做的是顾全大局,保住绝大多数人的饭碗,远比给所有人公平公正更重要。

    因为只有保全住这次的合作机会,才会有将来的可能性。

    在有些时候,作为领导必须要果断,必须要顶住压力,让一些人受委屈。

    “这次合作非常的突然,林平也没有说明,他想要一部美术电影。

    两年之期之后,如果双方还有合作的话我以部长的身份去承诺给你。

    只要有后续的合作,我一定肯求林平先生让你们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两部动画长片。”作为直接上司,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然是十分不易。

    可是对于厂长来说,全国35家电影制片厂,就自己一家美术电影制片厂。

    所有人都有肉吃,自己连个喝汤的机会都没有。

    甚至八一电影制片厂一家就能拿到25部电影的制片权。

    自己不但连汤都没得喝,甚至只能干巴巴的站在一边,连委屈都发作不得。

    这种事情回到厂区怎么跟员工们交代?

    说到底,这种事只能怪自己无能。

    为什么所有人都在争抢蛋糕的时候,自己却跟个傻子一样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林平的确没有说想要一部美术长篇。

    可是他也没有明确的说不想要一部美术长篇。

    没有说不要,那就有模湖的地带。

    这个时候争取不下来就只能说是厂长无能。

    可是领导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现在又能怎么办呢?

    领导用自己的位置给出了承诺,难道作为下属这个时候选择怀疑吗?

    厂长无精打采的,走出办公楼之后,一脸茫然的看着外面的行人。

    突然,厂长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决定。

    既然找领导不好使,那就去找林平碰碰运气。

    如果林平能够亲口答应让自己拍摄一部美术长篇,那么自己回到厂区之后,也能给所有翘首以盼的职工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此时不仅仅是厂里的员工,关乎自己这位厂长的脸面。

    35家电影制片厂,就自己没有肉吃。

    这要是真的全程眼巴巴的看着。

    姑且不说,从这以后多少年里,将受尽人们的嘲讽。

    这里面有同行,有厂区职工。

    即便抛开这些脸面问题不提,如果放弃这次的机会,估计自己将来退休之后也会是一块心病。

    眼看着年龄一天天变大,离退休的日子一点点靠近。

    不希望将来每天活在懊悔之中。

    厂长很快一路打听,来到了林家所在的胡同。

    此时此刻的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林家胡同所在何处。

    原本这处胡同并不叫这个名字。

    可谁叫这里出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电子厂的林老爷子。

    现在掌管着接近10万人的超级大厂,而且每天还在疯狂的新建厂房,似乎将来突破20万人也不是难事。

    而另外一个就是林老爷子的孙子林平,全国最大的资本家。

    每天想要进入这条胡同的外地人多如牛毛,有想要进入电子厂找工作的人,也有想要捞偏门求发财机会的人。

    不过更多的是,跟电子厂有合作的各方供货商,来到此地前来拜会的。

    而像厂长这样的文化人,每天也是络绎不绝,不过更多的是那些想要采访记者编辑们。

    甚至经常能看到电视台扛着摄像机跑来跑去。

    厂长想要进入林家拜会林平,可是却发现在自己面前还有上百个人在排队。

    一个百姓家里前来拜访的人,居然比刚才在部长那的人都多。

    无奈,厂长只能坚守等待。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

    这一等就是四五个小时,一直到林老爷子的吉普车开回到胡同。

    也就在此时,排队的人乱了阵型。

    每个人都想冲到车前,跟林老爷子打声招呼混个脸熟。

    似乎对于眼前的一幕林老爷子早已习惯。

    还不等他下车,两名壮硕的青年已经提前下车,掩护着林老爷子返回到林家。

    看到这荒诞的一幕,厂长虽然内心无奈,可依旧坚守。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想要进入林家的人只剩下了厂长一人。

    此时,当他上前敲门的时候,一个年轻的面孔很有礼貌的说道:“这位先生,时间已经不早了。家里人都已经睡下,有什么事情明天再来吧!

    或者直接去电子厂,拿着介绍信公事公办,那边反而更有效率一些。”

    “小同志,是这样的。我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厂长,这是我的介绍信。

    是林平先生约我来林家见个面,商讨一下电影相关的事情。”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眼看着一切将化为无用功,厂长无奈之下只好撒起了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