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赤心之咒道绝颠 » 第26章尹祖讲《抡语》,折服黄舍利

第26章尹祖讲《抡语》,折服黄舍利

    “小国贱民,哪有挑拣的余地?”

    尹祖指了指满眼“幽怨”的姜望道:“但凡我有得选择,也不至于堕落到投入这厮的门下为客啊!”

    黄舍利一拍额头,“对,忘了你说你是武安侯府的长史。”

    “要不你来荆国怎么样?我保你在黄龙卫横行无忌。”

    “一上任就是校尉,三年内升裨将,十年内保准副将。”

    一想到尹祖加入黄龙卫,自己就能与他朝夕相处。

    黄舍利感觉哈喇子都快要流下来了!

    姜仙子是她所欲也,尹美人亦她所欲也。

    两者不可兼得,舍姜而取尹者也。

    说白了!姜望本身的颜值,充其量也就是平平无奇。

    只是在斗战中的风采,充满了美的韵律。

    所以才会让黄舍利欣赏,将其列入自己《新列国千骄》的名单当中。

    但是跟尹祖比起来,姜某人的颜值,只能说勉强算是个人。

    所以,黄舍利当面撬他墙角,也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至于尹祖是否有问题,会不会暗藏祸心,黄舍利却从未考虑过。

    一则她相信自己的眼光,二则她相信姜望的眼光。

    最重要的是:暗藏祸心的人,在黄龙卫大将军,她爹黄和尚面前,只能是自寻死路!

    尹祖笑着摇了摇头,“我觉得我们还是做朋友比较好。”

    “像黄兄这样的美人儿,我怎么好意思坑呢?”

    黄舍利的许诺,换作是其他人或者确实难以拒绝。

    在先军政策的荆国,黄舍利的许诺,就相当于许下了天潢贵胄的位置,堪称是一步登天。

    但是跟姜望这只绝世冤大头比起来,黄舍利还是差了几分意思。

    而且尹祖也深知自己的底细,在黄和尚面前肯定是瞒不过去的。

    黄舍利闻言撇了姜望一眼,忽然恍然笑道:“姜武安确实是个好主家,从来不会亏欠友人。”

    姜望却勃然大怒,“你们够了!我还在这听着呢!”

    这两人一唱一和,阴阳怪气,不就是说自己是天字第一号冤大头嘛!

    这是何等的欺人太甚?好歹也要背着人说啊!

    当面羞辱算是什么事?真当没有了重玄胖在身边,我就听不懂了吗?

    最让姜望羞愤欲绝的是:他刚刚才被尹祖坑过,坐实了绝世冤大头的名号,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

    你们当面羞辱我,我还要觉得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无可辩驳?

    懂不懂什么叫霸国王侯之贵、大齐天骄之威?

    对于姜望的“抗议”,两人却都默契地充耳不闻。

    继续谈笑风生,权当某人是透明的。

    “以你的姿色、咳咳,天赋,屈居于武安侯府,实在是太过暴殄天物了。”

    “尹兄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莫不是准备以姜武安为跳板入仕齐国?”

    “若是如此的话,他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毕竟他也是新齐人的代表,深得齐天子青睐的顶级天骄嘛。”

    “不过你若想在齐国朝堂上走得更高、更远,还是要有自己的人脉和靠山,姜武安可罩不住你。”

    黄舍利咽了咽口水,兴致勃勃地为尹祖出谋划策。

    就差没直白地说:来荆国吧,我绝对能罩得住你。

    尹祖笑了笑,“我对朝堂没什么兴趣,官道于我道途也没什么助益。”

    “接下来,应该会去勤苦书院潜修一段时间吧。”

    通过姜望取得明面上的身份,然后找个地方潜修,乃是尹祖早已制定好的计划。

    之所以选择勤苦书院,无非就是看重那里有张临川的一道命劫替身。

    可以让他深入地参与姜望逐杀张临川的计划。

    顺便捞取一波功劳和好处,勤苦书院和齐国、姜望三头通吃。

    黄舍利却对他的这个选择嗤之以鼻,“酸儒的东西,有什么好学的?”

    “你这套功法就已够惹人厌的了,再学了酸儒那套,我都没法想象。”

    尹祖也不在意,只是笑道:“没事,我学《抡语》的,断不会变成酸腐犬儒。”

    黄舍利好奇道:“《论语》?这是儒家的经典吗?哪位大儒所书?为何我从未听过?”

    尹祖笑道:“此为圣人所书,微言大义,妙不可言。”

    “昔有圣人,身高九尺,力可扛鼎,最擅以理服人。”

    “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虐乎,必先背刺其双肾,折断其四肢,寸裂其筋骨,再宣讲道理,无往而不利。”

    “又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知道去仇人家的路,晚上就去仇人家将他打死。”

    “再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

    “或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喜欢钱,所以拿走你的钱,这就是道理。”

    “斯言:子不语怪力乱神,夫子不想说话,施展怪力将人打得神志不清。”

    黄舍利闻言笑得英姿飒爽,树枝乱颤,弯腰锤地大笑道:“果真是儒家圣人,确实妙不可言。”

    “尹兄治《抡语》,以后定能名扬天下,以理服人。”

    尹祖口中的《抡语》,确实是非常合黄舍利的胃口。

    简直就说到了她的心坎里,让她恨不得引为知己。

    因为纯阳心咒而生出的些许怨念,早就已经烟消云散。

    见此情形。

    尹祖当即趁热打铁,向黄舍利好生宣扬了一番《抡语》的微言大义。

    比如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但凡打架,只要犹豫,对面便站起来了,不犹豫便能直接将对面打废。

    再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你父母在我手里,你跑不了的,就算你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件事的主谋,已经被我打得绝后。

    鬼神敬而远之。

    夫子一旦发威,连鬼神见了都得敬畏的远离他。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力量不如我的人,在道上就只能被我打废。

    不耻下问。

    看到我而不自愧者,你就去下面问问吧。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不改认我当父亲的习惯,可以算作孝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把人打到濒死,说话就好听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少知道,知道吗?

    有教无类。

    我在教你做事情,不管是是什么人。

    仁义,象形字也,没那么复杂。

    仁,字形为人、二,意思是把人砍成两半的技巧。

    义,就是把别人的头锤到胸腔里的力量。

    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想把谁砍成两半,就能把谁砍成两半。

    君子不器。

    真正的君子打人,从来不屑于用武器。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干架的时候不要废话直接动手

    巧言令色,鲜矣仁。

    用花言巧语去讨好别人,而不去强大自身的人,永远学不会“仁”的技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夫子站在河边说,找死的人就像这奔流而去的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来送死。

    言必信,行必果。

    我不管说什么你一定要信,不然我就用行动让你没有好果子吃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学诗经的那三百个人,我一句话就能镇住他们,没有一个人敢有异心

    不学礼,无以立。

    不好好学习礼仪来尊重我,我就会打到你站不起来。

    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我想要用这头牛的角,它居然不给我,于是我就用拔山举鼎的神力硬薅下来。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不教学生武艺战斗是不行的,那就等于是在放弃他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让你知道的你才知道,没让你知道的你就不能知道,懂了吗。

    吾未见刚者。

    我还没见过在我面前还嘴硬的人。

    尹祖说得兴高采烈,黄舍利听得手舞足蹈。

    可谓是相谈甚欢、相见恨晚,恨不得当场斩鸡头、烧黄纸。

    姜望却越听越不对劲:这里好像是我的地盘吧?

    三个人的场合,我却不配拥有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