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贵和堂 » 第三十一章 风波

第三十一章 风波

    今天是上梁的大日子,选好的吉时,耽搁不得。

    吴先生早早就起来,已是在前院忙活儿开了。

    董善政来到前面院子,找到吴先生,带有几分歉意着说道:“昨儿个酒喝得多些,今早起得有些迟。”

    吴先生笑着说道:“昨晚见你回来时,歪歪斜斜,想必是喝的不少。”

    “还不是赵老四那点破事儿,他倒是顺顺当当的回了家,可那哥仨把我给喝得,这会儿还难受着哩!”

    知道赵四已回家与他爹和解,吴先生同样很是欣慰;

    “不管咋说,总算是了却这桩心事,赵老爷子的脾气虽说爆了点,却也没个不痛儿子的道理。”

    “五哥你是没见到,昨儿个那老爷子,揍得赵四可不轻,身上都打出了血印子,我也是头回见那老爷子,发这么大的火儿。”

    董善政叹息着说道。

    “看来呀,老四那小子,能老实几天了。”

    吴先生笑着调侃了一句,接着说道:“咱这就过去瞧瞧,上梁准备得咋样了。”

    说话之间,两人来到工地现场,工匠们已是忙完了,最后的准备工作。

    备好的那架主梁之上,大红色的线绳系着一串,当百的铜值钱,闪烁着金属光泽,添着喜庆。

    新梁上贴着醒目的红纸,上书“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几个大字。

    准备燃放的鞭炮,已挂上红纸包裹着的长竹竿,上供用的桌子,也已是摆放停当,香烛祭品一应俱全。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之后,女人们便很识趣地离开了现场,万事俱备只等吉时一到,即可进行上梁大典的仪式,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大家都知道,今儿个是大喜日子。

    但谁也未曾料到,这样特殊的日子,竟然有人来找董家的麻烦。

    先是来了位打板唱曲儿,讨要喜钱的喜郎。

    喜郎走到建房现场,先是打着花板,吸引了现场众人的注意,随后便是唱念有词,说唱起家喻户晓的上梁喜歌:

    进得门来看四方,

    四个金砖垫主脚,

    四个主脚架金樑。

    这架木真好木,

    这架樑真好樑,

    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树根扎在东洋岱海,

    树梢遮了空中太阳。

    牛车一辆马车一双,

    都送来在这庄上……

    董善政知道这是赶红白喜事的喜郎,哪里有店铺开业,建房开工,婚丧嫁娶等喜事,就有这样的喜郎,唱曲儿讨喜钱。

    混这碗饭的都是口齿伶俐,能说会道,打着竹板连说带唱,还能现场编词。

    主家打点的喜钱多,就给唱点好听又吉利的喜话儿。

    喜钱打点得少了,他们就满嘴胡咧咧,说些不太吉利的唱词。

    知道主家在办喜事儿,不能拿他怎么着儿,能混这碗饭的也是难缠的主儿。

    不管谁家办喜事,总要图个吉利,打点的喜钱自然也不会少,很少听到喜郎唱不吉利的唱词。

    吴先生似乎早有准备,从怀里摸出几个当百的制钱,打赏了喜郎。

    喜郎见董家打赏如此丰厚,立刻眉开眼笑,点头哈腰的道着谢,掖起大钱,收了竹板就要离开。

    泥瓦工匠们常年做这营生,这样的喜郎见得多了,哪里肯轻易放他离开,有人起哄让喜郎多唱几段;

    “东家打赏了那么的多喜钱,够你赶好几天场子的了,今儿个别走了,就在这唱到俺们上完梁为止。”

    喜郎也不含糊,打起竹板,张嘴就来。

    一张桌子四角方,

    酒壶菜碗都摆上,

    东西成对又成双。

    兴许仙人看,

    也许凡人望。

    这把壶儿打得强,

    烧黄二酒里面藏。

    东家不敢吃,

    凡人不敢尝,

    但等鲁班师傅来上樑。

    空案一张摆在当阳,

    一对金蜡插在两旁,

    齐墨斗齐墨斗,

    齐下墨斗圣人留。

    南方修下观音阁,

    北方修下五凤楼。

    楼上插金花,

    富贵荣华头一家。

    工匠们围着打板的,听着他的说唱,齐声叫着好。

    正此时,远处走过来一伙儿人,带头之人是李福,身后拖拖拉拉,跟着有十几个人,看样子像是附近几个村庄的教民。

    李福听说董家扒了他家老宅的院墙,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对于顺子那些人,李福是不敢招惹的,知道那些人都不是善茬儿,也压根儿就没把洋人放在眼里。

    但是对于贵和堂董家,自打扯上洋人的虎皮后,就没这么多的顾忌了。

    都说穷不跟富斗,民不与官争。

    李福却是偏偏就喜欢,跟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对着干。

    他觉得有钱的大户人家,顾虑反而多些。

    再一个原因,这些大户对于一些小钱小利,人家也不放在眼里,反而更容易捞到些好处。

    像李福这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混混儿,那些大户人家也都礼让三分。

    况且,还有洋大人给他撑腰儿。

    正因如此,李福更加肆无忌惮。

    他早已暗中打听清楚,知道贵和堂今日上梁,便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去找董家的麻烦。

    李福先是找到教区的洋教士,想请他出面诉讼,帮自己夺回宅院。

    洋教士很多时候,都是以诉讼的方式,帮助那些教众们打官司,以此来拉拢民众入教。

    这样的事情做得多了,洋鬼子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知道有些事情,可以出面诉讼,而有些很不在理儿的事情,却也不好强出头。

    精明的洋教士,先是让李福诉说一遍,事情的详细经过。

    李福知道教会的规矩,不允许赌博。

    因此,他巧妙的绕过了,赌博输掉宅院这一节,而只是着重强调,董家扒了他家的后院墙,扩建贵和堂宅院……

    听了李福的这番诉说,那位洋教士思量片刻,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像贵和堂董家那样,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怎么可能不知法度,随便扒掉别人家的院墙。

    由此猜测,李福是有所隐瞒,但洋教士却也没有点破,而是让他去找,本教区的助理教士,请他出面协调解决。

    助理教士是中国人,李福谎称是洋教士让他出面的,助理教士不好拒绝。

    加上平日里,也没少收了李福的好处,便答应了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