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一杯极光 » 九、礼物

九、礼物

    下课铃声响了,芦秋斜挎着书包从教室里走出来。这几天,他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练球。

    柳盈盈满面愁容地迎了过来,把一份报纸甩给芦秋:“看看吧,你都不知道人家有多担心你。”

    芦秋没有直视她的眼睛,面无表情地展开报纸,赫然见到一个醒目的标题:《正义市长勇斗不法歹徒,热血少年怒砍颓惰之风》。草草浏览一遍,编者对金万标父子大赞其词,把金龙斗殴的事件描述成了“有志青年对不学无术分子的刚正教育”,芦秋看罢哭笑不得,心想这些媒体人真会歪曲事实。

    “我昨天就猜到金龙把你也带去了。要不是我报了警,你有个三长两短可咋办!”柳盈盈一副对他十分关心的样子。

    “你怎么知道我们的时间和地点?”芦秋冷冷地质问道。

    “我......我关心你,当然了解你的一举一动!”柳盈盈的目光开始游移。

    芦秋心中暗想:明明就是王猛那个家伙告诉你的。

    “我还有事,你去上课吧,别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芦秋不顾柳盈盈楚楚动人的目光,径自离去。

    “西京大学”的人乘飞机于期末考试前的第三天抵达了辽北市。学校举办了热烈的庆祝活动,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学校的校长发表了热烈的讲话。金校长身为副职,没能取得发言的机会,坐在主席台上一味地微笑。

    学生会主席带着西京大学的人参观了校园和博物馆后,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展开了学生间的自由交流。

    芦秋这学期在辩论队里学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知识,加上跟史密斯小姐不断地学习英语,已经能够同九岛国来的人顺畅地交谈。

    芦秋仔细打量了一下这群九岛国来的学生:他们其中有些人个子很高,有些则很矮;待人接物时总是彬彬有礼,不时地就哈腰表示感谢,使芦秋等习惯站直了身体握手的人十分不习惯;他们说话的声音也很轻,累的学生会主席等人也要压低了嗓门说话;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穿的衣服很薄,腰杆都拔的笔直,坐在椅子上时整整齐齐,就像玩具店里陈列的木偶。

    “这是送给您的礼物,请收下!”说话的是一个叫“谏山文太”的年轻人。谏山文太弯着腰双手递上了一个精致的盒子。盒子上印着九岛国的文字,芦秋从英文注释上读到这是个磁带播放机。

    芦秋也连忙弯下腰,伸出双掌接过礼物。转身从学生会准备好的礼物盒里拿出一个微缩的长城模型,送给文太。

    芦秋四下看去,发现西京大学的人带来的礼物各不相同:有送漫画书的,有送游戏机的,有送新型剃须刀的,也有送趣味图书的,还有个人送了一本附有著名作家签名的书籍。而辽北学生会这边准备的纪念品则只有长城模型。

    谏山文太很健谈,他似乎对Z国文化十分好奇,喋喋不休地向芦秋问各种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连芦秋这个Z国人都不清楚。考虑到不能丢了国人的面子,芦秋也有意无意地胡编乱造一些答案。比如文太问芦秋除了京剧之外还有哪些传统戏曲时,芦秋随口说了个“二人转”。文太显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戏剧,忙拿起一个手掌大的记事本记了起来,还客气地问芦秋能否带他去欣赏一下“二人转”。

    芦秋深知身边一部分人对九岛国的不友好态度。想到日后跟这个谏山文太几乎没机会再见面,索性坦率地用英语问道:“贵国对待我们Z国的态度怎样?”

    谏山文创认真地听着,然后回答道:“我身边的人对Z国还是很喜欢的。Z国文化博大精深,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很多九岛国的人都想飘过海洋来看看。可是一些右翼分子则宣传Z国不好的方面。当然也有积极地一面——最近我们国家内部,有一个对Z国很亲近的党派打算参与下届国会成员的选举,我还很希望他们会被选中呢。”

    芦秋对政治知之甚少。不过听上去就是:九岛国内部有两部分人,一部分人喜欢Z国,一部分不喜欢。芦秋总是喜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可能是男人共有的习性。

    篮球赛在辽北工业大学队获胜的呐喊声中落下帷幕。胜利本在意料之内,但是双方的比赛分数差距十分微小,这使得芦秋猜想西京大学的队伍里是不是也掺杂了专业运动员。

    当黑漆漆的摄像机对准芦秋时,芦秋浑身再度泛起了久违的紧张感。照常理来讲,芦秋已经在学校辩论队历练了很久,在过去参加的两场辩论比赛上也没有畏首畏尾。可当他看到摄像机和记者的脸时,他再度不安了起来。

    “几亿人都会在今晚的电视机上看到我?”芦秋心中更加不安了,本已背得滚瓜烂熟的文稿又变得十分模糊。

    记者笑着对芦秋说:“不用紧张,咱们这个是录播,并不是直播,说错了也没关系,咱们可以多录几遍。”

    当晚,谏山文太客客气气地来找芦秋,含蓄地表达了想欣赏Z国著名戏曲“二人转”的意愿。

    芦秋是个说话算话的人,愉快地答应了。

    实际上二人转只是地方戏。除了辽北以及相邻的省市,多数人对这种曲目并不是十分了解。

    传统的二人转短而精致,一男一女连说带唱、连蹦带跳地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这故事可以是神话传说,也可以是名著选段,更多的是家长里短,因为后者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最近几年,年轻人也突然对二人转发起了兴趣。不过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喜欢的不是那种传统的叙事型二人转,而是一男一女打情骂俏的那种。其间夹着一些不荤不素的段子,门票价格竟比传统二人转高出许多。

    芦秋当然不能带谏山文太去看后者那种。每人花了三块钱去了辽北市最著名的“韩老根大剧场”。从名字就可得知,这家戏院又是韩六根名下的产物。韩六根在本市经营的业务实在太广了。大多数人已经不称韩六根为“黑社会”,而改口为“韩老板”、“企业家”、或者“六爷”。

    史密斯小姐也跟来了。第一高楼项目已经开始复工。为了防止朗真教的人图谋不轨,索性安置了一台警车在场地附近。一切安置妥当后,她就要跟古优回香港了,希望能在回去之前多见芦秋几面。

    三个人并肩坐在戏院的观众席上,芦秋被夹在了中间。

    台上首先出场的是一个衣着光鲜的男人,讲了一段嬉皮笑脸的开场白后,便拿起唢呐,用鼻孔吹了一首曲子。场务人员又抬上来一面铝制的大“锅盖”,这个男人举重若轻般地让锅盖在指尖上转了起来,引起史密斯小姐连声叫好。

    附近的观众闻听史密斯小姐独特的叫好声,纷纷侧目而视。

    芦秋本以为史密斯小姐会就此安静。哪知她竟兴奋地站起来,脱下身上的大衣挥舞着,嘴里不停地给台上的演员加油助威。

    台上那位演员眼见台下站起来一个“洋妞”,索性顺水推舟,把史密斯小姐邀请到了台上,说不定能吸引更多的人气。

    “这位外国来的美女,请问你叫什么名字?”那个演员拿着麦克风问道。

    “你们可以叫我史密斯!”史密斯小姐边说话边像台下飞吻。观众们高兴地吹起了口哨。

    “喜欢我们Z国吗?”

    “非常喜欢!”

    “你是来这边旅游的吗?”

    “what?”史密斯小姐显然听不懂“旅游”二字的含义,于是举起麦克风向台下的芦秋“呼救”。

    芦秋在台下羞得脸都红了,听到史密斯小姐在招呼他,忙垂下头担心被人看到自己。然而为时已晚,在演员和观众的吆喝生中,芦秋被无数双手稀里糊涂地推到了台上。

    聚光灯打在芦秋的脸上,使他发觉台下是黑漆漆的一片。若不是台下雷动的声响,他都不会发觉台下有人。这也使得他稍微放松了一点。

    “帅哥,请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朋友吧,是你对象不?”演员用玩闹的口吻问道。台下传来阵阵笑声。

    “不是的,史密斯小姐是我的......是我的英语老师,我跟她学英文。”

    “原来是老师呀!欢迎欢迎,您既然都上台了,那就给大家表演个才艺吧!”

    史密斯小姐显然听不懂演员的这番话,朝芦秋吐了吐舌头。

    芦秋刚想给史密斯小姐翻译,哪知这位演员十分“前卫”,开口说道:“秀一个!秀、秀、秀、秀......”台下的观众也跟着喊“秀、秀、秀......”

    史密斯小姐这回听明白了。没等芦秋反应过来,只听史密斯小姐一声暴喝,右脚踢到至顶,继而呈一字马坠向地面。平地上来了个“大回旋”,紧接着翻身跃起,施展了一套刚柔并济的拳法。最后一招更是凌厉至极,收招后抱腕当胸,向台下致意。

    台下一时间鸦雀无声,包括芦秋在内,都被这个“洋妞”打的Z国拳法震惊了。

    过了良久,那位演员才惊醒过来带头鼓掌。

    “您刚刚打的是什么拳法?”

    “截-拳-道!”史密斯小姐用半生不熟的汉语一字一顿地答道。

    台下的观众纷纷起立,用拍红了的双手表达了对史密斯小姐,或是对这套拳法的敬意。

    演员觉得也该让芦秋表演点什么,哪怕唱首歌也行。可芦秋唱起歌来是出了名的五音不全,连忙推诿。

    史密斯小姐眼见芦秋当众为难,于是再度举起麦克风喊到:“文太先生,Comeon!”

    谏山文太似乎早就准备好了。他彬彬有礼地从观众席上站起,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舞台。他没有从台阶上走上来,而是双腿一跃,直直跳了上去。

    这位二人转演员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谏山文太,热情地说到:“俗话说真人不露相,您也给露两手吧!”

    谏山文太听不懂汉语,示意让芦秋翻译。

    芦秋于是用英文表达了演员的意愿。

    文太听后,示意他想演奏一段吉他。

    演员笑着说乐队里很少用到吉他。有一个吉他被放置很久了,需要调一下音才能用。

    这时台下有人高声问到:“这位朋友是哪里人?”

    “是九岛国来的。”芦秋想都没想地答道。他的话音未落,就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某种错误。

    这种直觉是对的。台下的观众里开始有人带头谩骂,继而很多人纷纷站起来高喊让文太“滚出去”,更前排则三三两两地飞起来果皮和爆米花。芦秋见势不好,拉着文太和史密斯小姐急忙跳下舞台,朝剧场的侧门夺路而逃。

    在送文太回招待所的路上,芦秋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不停地做着解释。文太反而显得没什么,他用鼻音很重的英文说道:“我知道那段历史,我的国人犯下了不可原谅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