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赘婿之绝品帝君 » 第五十三章 各怀鬼胎

第五十三章 各怀鬼胎

    深夜时分,北郊荒宅。

    郑千寻在破屋里换好衣服后,才拉着君昊辰到外面去透透气,旦见皓月当空,繁星点点,微风习习,寂静怡人,萤火虫飞舞在篱笆外的花丛里,仿佛连空气也变得格外清香。

    “此地好美。”郑千寻张开双臂,静静地享受着这片宁静祥和的夜色,“若是能与喜欢的人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一生,那该有多好,君大哥,你说呢?”

    君昊辰却脸色苍白,面无血色地惨然一笑,牵着郑千寻的手也顿时失去了力量,还未及出声,便突然“哇”地吐了口血,直直晕倒在了地上!

    “君大哥!”

    这一变故顿时吓得郑千寻花容失色,连忙蹲下去,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君昊辰架了起来,她这时才发现,半支残箭竟直勾勾地插在他胸膛上!

    “君大哥,你醒醒!莫要吓我!”

    郑千寻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她细细回想,在安庆守军射箭的那一刹那,君昊辰确实有勒转马头,用他的身体挡在了自己前面。

    只是夜色漆黑,加上他中箭后也一声不吭,自己竟然现在才发现。

    想到他甘心挺身相护,想到他折段这利箭时有多痛苦,郑千寻就更加泪流不止。

    但伤心归伤心,当务之急是赶紧给他止血处理伤口,郑千寻赶忙擦干眼泪,搀扶着君昊辰往屋里去!

    翌日响午,沉睡一天的君昊辰终于苏醒过来,这一觉可谓是酣睡如泥,一直以来都疲于奔命,朝不保夕,还真要感谢这突如其来的一箭。

    “君大哥,你醒了!”郑千寻连忙放下手中的汤药,欣喜若狂地对屋外的人喊道“赵将军,徐将军,君哥哥醒过来了!”

    君昊辰低头一看,胸膛上的断箭已被拔出,伤口也被清理扎好,虽然仍然有些刺痛难忍,做不了大幅度的动作,但气色已渐渐好转,身子也有劲多了。

    “傻丫头,哭什么?”

    君昊辰轻轻擦拭去她眼角的泪珠,止不住有些心疼地说道。

    这一动作虽然对君昊辰来说再正常不过,但郑千寻却怦然心动,俏脸晕红地把脸别过一边,那娇羞可人的模样,把君昊辰的心思都勾了起来,身体极不诚实地靠了过去,却不小心触碰到伤口,疼得他一阵龇牙咧嘴。

    “咳咳!”

    徐虎跟赵寻常刚进屋就看到这副场景,极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

    “你们先谈正事,我去看看外面的鱼汤怎么样了。”

    郑千寻捋了捋秀发,低着头,脸色通红地跑了出去。

    “啧啧啧,大哥,没想到满腹才华的郑大小姐还挺会照顾人的嘛。”

    徐虎一屁股坐到了床板边上,坏笑地对君昊辰说道。

    “别闹,说正事。”

    君昊辰在赵寻常的搀扶下,才艰难地靠在了墙壁上,正襟危坐地说“你们昨晚是如何脱险的?”

    提到昨晚的英雄事迹,徐虎就更加来劲了“昨天我跟赵兄弟带着兄弟们去打北门,这当头一棒还真把他们揍得七荤八素!”

    “神机营的战斗力我算是见识了,好家伙,二三百人就把城门都攻破了,最解气的,是把慕容博文那个王八蛋都打伤落马,要是人手再多一两千,一鼓作气拿下安庆简直易如反掌!”

    提到神机营,赵寻常也是极为自豪,脸上满是骄傲之色“我这帮兄弟个个是宝,哪个不是百里挑一的好手,还再多一两千,徐兄弟不是我说,你能给我再凑三百人,哥哥可以让这安庆城即刻完璧归赵。”

    但顿了一下后,却有些泄气地说,“只是眼下弹药不足,只能够再支撑一波攻击潮了。君将军,郑小姐救出来后你有何打算!”

    这个问题君昊辰早就想过,只是对眼下的危局却没有解决之法。“安庆失陷,便相当于打开了汉京的门户,眼下都城已是无险可守,援军却迟迟未到,恐怕朝廷内部真起内讧了。”

    “东军没有一鼓作气进攻汉京,主要是被退守霍山的谢良残军牵制着,害怕遭到我军的前后夹击,但谢良大军缺兵少粮,只怕也撑不了多久。”

    “想解除汉京的危机,最根本的办法,只有突袭黄得功大军,将其一举击败!”

    “道理谁都明白。”徐虎急得一拍大腿,“只是咱们一没兵二没粮,朝廷和左庆山又靠不住,总不能靠兄弟们这两三百杆枪杀退东军吧!”

    说到这点,赵寻常也沉重地点点头,兵力悬殊,天时地利人和样样没有,十万比两百,这偷袭的成功概率太低了。

    “如今火烧眉毛势如骑虎,不能指望朝廷调兵遣将了,想拯救大宣只能靠在座诸公,不过有一股力量,或许能帮到我们。”

    君昊辰眉头微皱,喃喃自语地说道。

    “谁?”

    徐虎和赵寻常都是一愣,他们想破脑袋也不知道有谁能打败这十万大军,除非左庆山带着人从汉京飞过来。

    君昊辰却并未回答他们的问题,毅然道“赵兄,劳烦你派几个兄弟去霍山摸摸情况,尽量把敌方的兵力布防搞清楚,我好制定作战计划!”

    随着东宣的偷袭以及安庆的沦陷,汉京内部也是乱做一团。各派大臣或战或和,或守或逃,长治帝一直摇摆不定。

    这已是第七次召开朝会了,至今没有制定好应对方案。

    “而今安庆失守,不出三日,伪军水陆大军便要直抵汉京城下!据宜州的探子来报,西边的秦霜帝国正在调集大军,随时有侵犯之虞,北边的西陵军更不消多说,据报已在新阳屯兵十五万,只待伪军杀到汉京便出兵南下!直此国家危难之际,众爱卿可有何良策?”

    本想迁都汉京后,可以延长大宣朝的寿命,哪曾想到还没够一个月,就有覆灭之忧,长治心里自然百念具灰苦不堪言。

    “皇上,汉京地势平坦,无河川拱卫,无众山环绕,汉水更给予敌军水路进攻之便,实乃四战之地!”

    上奏的是汉京指挥使曹东海,是负责京城防卫的一把手,更是兵部尚书左庆山的心腹。

    “而随州府居省会之冲要,控宜湘之上游,进可攻退可守,良田万顷,粮草充足,可作为我大宣新都之用!”

    曹东海刚说完,文班中的一位大臣便站了出来躬身道“而今四面楚歌、三方告急,社稷面临累卵之危!臣附议即刻迁都随州,以延续我大宣国运!”

    此人是都御使华连筠吏部尚书郭世勋的心腹。武官派系主张迁都,是想要挟天子自重,彻底摆脱汉京地方官僚的掣肘,而文官派主张迁都,却是希望长治帝、左庆山走得越远越好,以便独霸汉阳省迎接新皇。

    但无论双方如何各怀鬼胎,却都一致主张迁都,抛下安庆,放弃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