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赘婿之绝品帝君 » 第二百零章 华夏帝国

第二百零章 华夏帝国

    汉京周边沃野千里一马平川,多次遭受战火荼毒就是因为无险可守,倘若要继续以汉京为都,就必须把豫南拿下,建立战略缓冲地带。

    谢良曾是左庆山手下的得力干将,也是能征善战的勇猛之将。在乌纳错的十万大军被歼灭之后,豫南只有不到八千人的守备军,在谢良强劲的攻势下毫无还手之力。

    短短七日时间,谢良就收复了豫南七个州府,把战略纵深推进到黄江一线,超过豫南省一半的面积!

    完成这一切之后,谢良并没有贪功冒进,而是遵从君昊辰的命令,率大军驻扎在洛州一带,凭借黄江天险严防金兵反扑。

    期间,远在东海省的丁离想浑水摸鱼,他兴兵十万想趁机攻占岭南,却被李卫龙带大军击败,最后带着三万残军败将坐船远逃至扶洋帝国。

    大军北征期间,汉京城里也没闲着,全城军民都在紧锣密鼓筹备君昊辰的登基大典,京城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改往日的颓靡,所有人都发自内心的喜悦,这位众望所归的天命之子终于要继位登基。

    武历一六二八年八月初一,在所有主要军中将领和地方官员都到齐后,君昊辰称帝大典正式开始!

    经过将近半个月的修葺,皇宫已经焕然一新,乾阳宫更是全部恢复原貌,甚至比之前还气派宏伟。

    在文武百官的簇拥欢呼下,君昊辰身穿龙袍头戴冕旒,携带沈初雪接受所有臣民膜拜。

    君昊辰就此昭告天下,改国号为华夏帝国,改汉京为帝都,使用御天为年号,封沈初雪为灵曦皇后,封郑千寻为昭宁贵妃,封楚言为景云贵妃,封萧千陌为淑贤贵妃。

    君昊辰称帝后,当即颁布系列新政举措,号称御天新政。

    其一,改革政体。宣布在帝国中央设置总理六部制,将原来的议事阁改为总理府,任命宋俊玉为总理大臣,从一品,负责主持总理府日常工作。

    下辖各部尚书。其中李晚为吏部尚书,刘武东为户部尚书,杜正岩为兵部尚书,姚邵明为礼部尚书,戴梓为工部尚书,陈宗君为刑部尚书。品秩均为正二品。

    所有奏章文书,都交由总理府集体商议处理,经总理大臣提出拟办意见后,呈皇帝御览签批,再交回总理府具体承办。

    地方实施军政分离制度,总督只负责管理一省政务民生,不得违规干预军务。品秩均为从二品。

    任命范子铭为汉阳总督,田得胜为黔州总督,梁浩轩为桂州总督,唐天龙为武宣总督,姚圣波为徽州总督,余豪为溪湖总督,堂金星为岭南总督,闵文为西江总督,文悦为东海总督,丁昭为福云总督,罗显为豫南总督。

    其二,推行新政,根据徽州经验做法,由总理府负责归纳总结,结合各省实际情况,全面施行官绅一体纳税粮等新政举措,在户部下新设经贸府,专职负责推动各省经贸发展和商业交流。

    大力培植各省工商业发展,优先重点发展帝都、安庆、桂郡、洛州、阳州五座城池,以点带面带动区域建设。

    同时全面解除海禁,以东海省、武宣省为基点,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促进华夏帝国和海外各国交流发展。

    其三,整顿吏治。严格推行考核制度,每年开展考核评定,根据新政施行情况、当地经济发展、廉洁用权情形、司法运行情形等综合打分,排名靠前优先晋升,排名靠后约谈提醒,连续三年排名靠后则降级留用。

    在总理六部之外,独立设置监察院,任命冷玄为监察院提督,品秩为正二品。专职负责查纠所有官员施政为官情况,专职负责派出巡察队伍,查办官吏贪腐问题,连总理大臣也在监察巡视范围内。

    广开言路,在帝国中央、省、府、县四级开设检举机构,专职负责听取审理百姓“民告官”事宜,进一步畅通官府和百姓之间的监督渠道。

    明确科举取仕制度,每年十二月份在各省统一举行,除皇帝特批职位和各省文学堂定向招录人员外,所有官职都需要经过科举考试择优录取,严禁买官卖官行为。

    为保证官吏工作积极性和晋升空间,规定科举选拔主要补充七品以下官员,七品以上空缺的主要从现有官员选用。

    其四,发展教育。在每个省份各创建一所文学堂和一所武学堂,郑千寻负责管理全国文学堂,萧千陌负责管理全国武学堂,除科举考试外,文学堂是底层官吏的主要补充途径,武学堂则是军队基层指挥官的主要来源。

    此外,还大力兴建各类中小学堂,尽可能普及贫弱地区的婴幼孩童,对于特困地区,还建立特困学堂,让贫苦百姓的子女也有受教育机会。

    其五,改革军队。重新调整帝国军队架构,所有军队由皇帝直接调派,无旨意军队不得擅自离开驻地,如遇紧急情况可一边调动一边上报请旨。兵部根据皇帝旨意调兵而不掌兵,各级将领掌兵而不调兵,确保军队绝对安全可靠。

    实行都督府、军、卫、营、旗、哨、队、伍八个层级,对应领导职务分别为大都督、大将军、上将军、少将军、旗长、哨长、队长、伍长。

    平时不设大元帅一职,战时由皇帝临时钦点任命。全国六十万大军划分九大都督府,品秩皆为正二品。

    分别是镇东都督府,下辖十万军队,姜宁任大都督,驻地为武宣省,主要提防东部十个相邻的海洋岛国,同时协助镇北都督府应对金国的威胁。

    镇西都督府,下辖十万军队,于瀚文任大都督,驻地为汉阳省,主要提防秦霜帝国和吐蕃王国的威胁。

    镇南都督府,下辖十万军队,李卫龙任大都督,驻地为桂州省,主要提防扶洋帝国和南部毗邻的三个陆地国家。

    镇北都督府城,下辖十万军队,秦伯琼任大都督,驻地为豫南省,主要提防金国的威胁。

    羽林都督府,下辖十万军队,徐虎任大都督,驻地为帝都,主要负责京城的防卫。

    龙威都督府,下辖两万五千军队,谢良任大都督,驻地为黔州省,战时根据皇帝旨意驰援各都督府。

    虎贲都督府,下辖两万五千军队,郑亨任大都督,驻地为徽州省,战时根据皇帝旨意驰援各都督府。

    锦衣都督府,下辖两万五千军队,楚言任大都督,驻地为皇城,主要负责刺探情报、执行斩首任务和保卫皇宫防卫安全。

    神机都督府,下辖两万五千军队,赵寻常任大都督,驻地为帝都,主要负责配合各都督府作战,提供火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