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的邻居是歌星 » 第三十四章 这叫中规中矩?

第三十四章 这叫中规中矩?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张宣两眼圆瞪,口中喃喃:“好悲凉的景色。”

    其他三位评委更是咋舌不已:“这四诗句,代入感很强啊。”

    弹幕更是表现了观众们对赵铮的高山仰止。

    “我靠!光这四句,前面那些人写的诗加在一起都不够看啊。”

    “果然是中规中矩的七律,说得真好,下次不要再说了。”

    再往下看,罗桐脸色都白了。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好凄凉啊。”

    “看得我都要哭了,没想到我居然被一首诗整emo了,而且还没写完。”

    “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首诗,恐怕又要被选入教材,选入考纲了。”

    在现场一片肃穆中,赵铮写完了最后一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现场沉寂了,包括弹幕,都停止了。

    众人都在回味这首诗,在心中重新朗读这首诗。

    罗桐将目光定在赵铮身上,感觉一阵头晕目眩。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会是这样一首诗!

    赵铮的眼神,从评委席,扫到选手席,最后看向台下的观众,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随后微微一笑,说道:“还请各位老师斧正。”

    神尼玛斧正!我斧正个鬼啊!大家心底里骂了一句,不去理他,继续欣赏着这首诗。

    面对如此诗作,主持人下意识地将这首诗抑扬顿挫地大声念了出来: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随着主持人将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念完,方砚再也控制不住,匆匆来到长桌上,准备好了笔墨纸砚,深吸一口气,静了下来。

    众人此刻都不敢喧哗,甚至不敢大声呼吸,唯恐扰了这位书法大家。

    终于,方砚开始奋笔疾书,以最好的状态,将这首诗记录了下来。

    当见到方砚写完整首诗,并题上了自己的名字,甚至掏出了自己的印泥,在纸上印下,张达仁下意识地叹道:“这幅字,恐怕得拍出天价吧?”

    对此,赵煜文嗤之以鼻,“这幅字,要么老方自己收藏,要么就送给赵小子,怎么可能拿出去卖!市侩!”

    “你!”张达仁刚要反驳,马上又重重叹了一口气,“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老方会把这幅字送给我?”

    张宣和赵煜文不约而同地看向他,眼神中充满了疑问,你从哪里来的自信?为何敢有这样的想法?

    方砚欣赏着自己写下的这幅字,越看越满意,随后,对着赵铮说道:“赵小子,这幅字,送你了!”

    惊呼声一片,张宣和赵煜文再次看向张达仁,眼神中充满着玩味。

    张达仁眼观鼻,鼻观口,假装没有看见。

    杨采薇愤愤然,“这渣男居然能得到方大师的作品,真是好运气。”

    虽是这么说,但她脸上的骄傲和崇拜之色怎么都掩盖不了。

    小插曲之后,主持人看向了评委席,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首诗了,便干脆说道:“请评委老师们点评。”

    四人尴尬地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开这个口。

    弹幕上笑声一片。

    “评委老师们都尬住了,他们的表情太搞笑了。”

    “这首诗,谁踏马敢点评啊?”

    “最搞笑的是妙手刚才还说了句请斧正,笑死我了!”

    现场就这么僵住了,可大家还都觉得很正常。

    最后,张宣坐不住了,毕竟这个大会是他一手牵头策划的。

    他幽怨地看了赵铮一眼,一本正经地说道:“既然几位老师不敢开这个口,那我就把我这张老脸豁出去了。”

    台下哄笑一片。

    “如赵小子所说,这首诗,的确是中规中矩,格律工整,不过我想,他可能对中规中矩这个成语有点误会,这叫中规中矩?”

    台下再次哄笑一片,看向赵铮的眼神,满是崇敬。

    张宣继续说道:“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借登高所见,倾诉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说到这里,张宣再次复杂地看了一眼赵铮,这小子二十出头,就能有这种阅历?就能有这种功底?这首诗,真是他所写的?

    “我们细看这首诗,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我张宣熟读唐诗宋词,可却从未见过如此旷世之作,我愿称之为古今第一七律,七律之冠!”

    张宣心中感慨,这诗若不是赵小子所作,谁又能抵得住这样的诱惑,把这样一首诗送给别人?

    此言一出,现场并没有什么惊叹声。

    能来现场的,都是在诗词之道上浸淫多年的,粗看之下还觉得对仗略有瑕疵,可再一深思,却发现正如张宣所说,句句皆律,字字皆律,不得不心悦诚服。

    张宣对这首诗如此推崇,他们非常理解,因为他们,也是如此。

    而弹幕可就闲不住了。

    “我没听错?古今第一七律?这名头也太大了吧?这是要捧杀吗?”

    “你懂个屁!这首诗值得这个评价。”

    “我早就说了,妙手生错了年代。”

    “非常好,恭喜九年制义务教育再添一首佳作,请全诗背诵哦!”

    张宣评价完,主持人便请四位评委打分。

    不用思考,四人纷纷给出了100的满分,都七律之冠了,还不能满分?这首诗就算扔到古代,也是满分!

    主持人非常的激动,居然见到了一首满分的诗作,“恭喜赵铮,他这首《登高》的得分是,100分!”

    掌声雷同。

    然而弹幕却觉得可惜。

    “可惜了,罗桐老师得95分是因为那首诗的确有95分,但妙手得100分,却是因为满分只有100分。”

    瞬间,这句话在屏幕上如蝗虫过境,把直播画面遮得严严实实。

    “下面,将进行第二轮比赛,首先,请四位老师出题。”

    张宣四人自然是早就知道了比赛规则,题目早已想好,开始在题板上写下自己事先想好的题目。

    “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题目,应该不会太难吧?”

    “张宣老爷子对妙手一直青睐有加,会不会提前告知题目啊?”

    “呵呵,你能写出一首《登高》吗?”

    四人停笔,主持人见状说道:“好了,评委老师的题目已经写好,下面,让我们一一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