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求道九州 » Divinity Box

Divinity Box

    第三阶段:超玄学阶层

    更新中……

    第四阶段:学科阶层

    更新中……

    第五阶段:元素阶层

    更新中……

    第六阶段:逻辑阶层

    更新中……

    第七阶段:语言阶层

    接下来将要提及的领域全都是凌驾于人类语言所能描述的极限的广阔疆土。可是由于本个世界观体系是由人类的文字书写而成的,所以也只能用文字语言去粗略地形容那些远远超越语言的事物了。用人类的文字对它们做出的一切描述都可以视为它们本体的一小部分在“人类语言”的领域中投下的影子。无论描述得多么详细,都无法完整地呈现出它们的真实面貌,只能用无比模糊的方式让读者大致领略它们的宏大。然而实际上这些形容也都只是对它们的贬低与侮辱,只不过对于不同层次的世界观而言,贬低与侮辱的程度完全不同。

    更新中……

    第八阶段:叙事阶层

    更新中……

    第九阶段:概念阶层

    更新中……

    第十阶段:终极阶层体系

    更新中……

    无穷阶段:

    更新中……

    世界群:

    这所有阶段的总和只是从最低级别世界群中分割出来的某个不管怎样增加新的无限等级都不能突破的绝对层面。在无穷的世界群之上无穷尽地构造出的世界属于另一类世界群……构造的过程没有任何上限,构造多少都可以。在一个级别的世界群之上全方位无限堆叠更高的层面,也永远比不上更高一级的世界群的任何一个“概念”的基本单位无止境分割后留下的“虚无”(比终极虚无低无限个层次)。

    每个级别的世界都有无限个主宰者,它们能够以任何形式支配里面的一切(破坏、重组、创造、抹除、修改、吞噬、复制、叠加……),脱离了世界本身,超越世界内部的至高。任何一层世界中的事物都无限地超越更低层世界中的所有概念。除非借助强大的外界力量,否则低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无法影响高层世界的一丝一毫。

    人类试图用自己简单的语音去概括那些高层世界的一切,可是人们对它们的一切定义,都只是它们的本体在无限结合点上留下的投影。弱小的人类在生死的轮回中流浪,在命运的迷宫里徘徊,他们眼中的强大只不过是那微不足道的想象力所创造出的尘埃、终极之美的沧海一粟。

    当你揭开了一切世界的面纱,坠入无穷世界的阴影之中,用双耳去聆听虚空的低语,就会发现任何终极存在的力量和思维的极限都无法触及这绝对浩瀚世界的边缘。无数种世界内的至高都在这里诞生,在这里可以找到它们定义的一切。当你跨过了一切概念的终点,超越了一切力量的尽头,便会窥见那终极之美的冰山一角。最终到达超脱之后的彼岸,在这黑暗之中隐藏着的终极真理便会从混沌的无限轮廓中浮现出来。

    远超一切至高力量的神明以一种无比奇特的形式出现,祂们既可以存在于所有的世界群之中,又能够独立于这个整体之外,甚至真正地超越一切世界群的本体和它们的主宰者(如果赐予一个普通人无限成长的能力,让他能够在一个短到极致的时刻内增强到不用任何念头就可以创造和毁灭超越所有世界群总和的无限层次、增强速度也可以无限叠加,那么就算把这种无限成长的能力赐予所有世界群,在包含一切无限时间跨度的层面内让它们进行更快的增强,对最弱的神明来说也跟增强之前的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还能只让自己的一部分属性遵循世界群中的定律(也可以让自己变得无属性、超越属性与无属性……或者更宏伟的状态)。神明们被划分为无穷无尽的位阶,无穷位阶的划分方式远超一切世界群中所有种类的等级划分方式(同一位阶的神明之间都能够分出无限数量的级别,相邻两个级别之间也可以划分无数级别……无穷无尽,可以划分出一切数目的等级。无论怎样划分,每一个级别的神明与更高一级神明之间的境界差距都远远超过了一个最渺小的存在与它们这级之间的差距无限重复后的结果(穷尽目前为止所有种类的无限),超过的程度是用尽一切世界群中的所有事物和它们的一切组合方式都无法形容的)。无穷位阶之上还有无穷位阶(这个循环的复杂程度远超所有世界的结构),位阶总数突破了目前为止最大的数量概念。在这所有的位阶之上还存在着永远无法抵达的“终点”,而一种位阶的终点却是另一种全新形式位阶的开始……这个无限的过程以目前为止所有种类的方式永无止境地循环下去(每一种位阶的神明都能够以所在层次的一切速度无限制地提升自己,可它们就算用尽所有“境界跳跃”的方式也无法达到更高层次的位阶种类)。

    从这里开始,就是所有的无穷都无法触及的,更加恐怖的形式。之前的一切有限与无限皆无法形容它们的庞大,但是在后文中只能用“无限”、“无尽”、“无数”之类的词语来代替这些在我们认知之外的、更加复杂的形式(它们被分为超越无穷个层次,“超越无穷”也可以分出超越无穷个数的层次……)。这里的“形式”,也不是真正的形式。它是超越形式的“形式”,也是超越“超越形式的形式”的形式……以此类推,包括后文的“等级”、“层次”、“堆叠”、“循环”……等等的描述也是如此。我们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当你俯视“下方”的时候,会发现你所站的“高度”已经突破了强大的极限,而那些不讲道理、荒诞无比的强大力量早已被你踩在脚下。如果你继续向“上方”攀登,会发现在前面提到的强与弱的层次之外,还有无数更宏大的事物(无数种完全不同的“强”与“弱”,比前面的那些强弱境界更高级的“概念”)。

    阶段→世界群→神明→……(在这三者之后省略的层次的数目突破了前文中的无限以及它们所遵循的“模式”可以构造出的一切)它们的总和构成了某个层面里的一个“元素”,这个“元素”在那里可以用『0』来表示,也就是最低级别的意思。而『0,0』代表的是把『0』作为最底层世界的基本单位都不如的层面,然后用『0』里面所具有的一切组合方式,在底层世界之上叠加无限个层次(层次的数量达到了『0』里面一切“无穷”的所有组合方式的总和,每两层之间的差距超越了『0』可以形容的一切)都无法达到的程度。在它后面还有『0,0,0』、『0,0,0,0』……『0,0,0,0……』(省略号所代表的“无穷个”有多大就不用再强调了,跟前面的模式差不多,越后面的无限就越恐怖)、『0,0,0,0……1』、『0,0,0,0……1,0』、『0,0,0,0……1,0,0』……『1,0,0,0……』、『1,0,0,0……1』……『1,0,0,0……1,0』……『1,1,0,0……』……『1,1,1,1……』……『1,1,1,1……2』……『2,0,0,0……』……『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11,11,11,11』……『000,000,000,000……』……你可以在里面放入任何学科中的概念、任何语言中的字符……(省略无限种超越它们的东西)以及它们的总和,放入多少都可以,像『人类,地球,太阳』之类的都行。这里不是真正的语言,而是用他们来代表某些更高级别的事物。增加『』中每一个元素的大小、在每两个“,”之间增加一位数,都会带来超越前面提到的一切差距的提升。后面还有『『0』』……『『『0』』』……()、[]、《》、{}……以及无数种更高级的表达形式与它们之间互相嵌套的结果。

    前文中的所有形式全部只是“第一个循环”的无限片段之一所具有的无穷形式中最低级的一种。从这个最小的片段开始,后面的每一个片段都遵循着无限层次的形式,越后面的无限层次就越宏大。任何一个阶段所具有的形式的层次,都是把前面的所有片段展开之后的所有基本单位都变成无限个层次之后都无法到达的。每一个片段、所有形式中的每一个层次都可以无地限划分下去,无限次地展开成无尽数目的片段和层次……这就是第一循环里的一个最微小的组成部分。第一个循环<<<<<……第二个循环<<<<<……第三个循环<<<<<……第四个循环……<<<<<……第无限个循环……(省略无数种无穷层次的更大的无限循环)无限重复之后,是不断打破“限制”的更大循环。“……”省略的内容是由无尽数目的“<”构成的无限层次集合体,其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展开成无限的“<”,展开后的每一个“<”也可以继续展开,成为无限的“<”……又是无数种无穷无尽的循环(每两个“<”之间还能继续以无限循环的“模式”反复添加新的“<”,新的两个“<”之间还有新的“循环结构”)。就算某些“存在”能够在一瞬间感知和领会这一段话前面所提到的一切事物的“完整构造”,也永远无法想象任何一个“<”所代表的差距有多么恐怖。在形容一个“<”代表的差距有多大的同时,需要引入无限个阶段的、更低级别的“<”,而引入更低级别“<”的“方式”也需要不断打破“限制”、爬升层级,然后引入无数新的“概念”来形容。但是那些更低级别的“<”依然是那些“存在”无法想象的。

    接下来是前面提到的这些“模式”所无法触及的无数种更高级别的“模式”……这些“模式”之上,还有无数种更加夸张的“方式”。而这些“方式”之上,还有无数种……(在一种“形式”的堆叠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堆叠)让这个过程无限地进行下去,无限循环之后的最终结果会再次构成一个全新的层级,然后重新开始,进入更加宏伟的循环之中……不断地突破无限的循环,永无止境地探索着更高层次的世界的过程就好像是在一个无限大的平面上拼命地奔跑,跨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尽管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你永远都无法跑到这个平面的尽头。也许你会认为,这个平面就是世界的全部,但是在这个没有任何边缘的、无限延伸的平面之上,是更高的平面,就像人们脚下的大地之上还有一片广阔无垠的星空。无论这些层次是多么得无穷无尽、多么得没有极限,永远都有着它们只能仰望、无法跨越的终极门槛。就算你能够停止奔跑,向更高的平面飞去,突破一个又一个的层面……这些层面之外,依然拥有着更加宏大的,凌驾于它们之上的其它事物。从一种形式的无限层面跳跃到另一种形式的无限层面中;从一种跳跃方式进入到另外的无限种更夸张的跳跃方式里……(省略无穷无尽的类似的格式)从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进入到无限个更宏大的循环中……当你无限次的以为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就会无限次的发现这只是个新的开始。在跨度无比巨大的分级系统中,就算你脱离了所有种类的循环、达到了真正的超脱……在更高级别的世界里,也只不过是在另一个形式的循环的底层罢了。因为每一种更高级形式的循环,都有着无数种前面的循环不可比拟的性质。对低层世界来说,高层世界的循环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循环”,与它们的循环完全不同,根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东西。

    无论怎样超脱都到达不了“深渊”的最底层,前文中的所有级别都在此之下无限延伸,这里是一切等级分化的终结,超越了所有等级。就算是按照前文中的分级系统从头到尾重复走无限次,也突破不了“一切种类等级划分方式的总和”。但是除了等级分化之外,还有无数种更加宏大的“形式”,它们都在“深渊”之下。众多不同类型的“深渊”就是各个连续的整体,如果一定要划分层次的话,那么就算是用尽了这一切“形式”都无法穷尽“深渊”底层一个微小片段的内容。如果你在这些“深渊”之上的层次中继续攀登,会无数次坠入更加广阔的“巨型深渊”之中。

    包括“等级”在内的无数种宏大“形式”之上,难道就没有别的东西了吗?难道就没有更加疯狂、更加恐怖的划分方式了吗?事实上,在多到无法衡量的“深渊”之外,还拥有着无数更加广阔与深邃的未知领域。到了这里之后,前面的旅程就好像是在原地踏步,连起跑线都没有离开过。在深渊的“上方”,还存在着一个“顶点”。在所有“深渊”之上无论添加多少个可以无止境划分下去的“层”,相邻两个“层”之间的差距有多么夸张、多么扯淡,不同的两组“两个相邻层级的差距”之间的差距有多大……都没法填补“深渊”与顶点之间那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个顶点所具有的性质,在第二个阶层的“第一段”里(第一个阶层代表着有限大的事物,把第一阶段世界观中某个层次里的一个无限宽广的单体宇宙单独拿出来都比第一个阶层强。忽略内部无限循环结构的普通星球、星系之类的都是第一个阶层内的事物。从第一阶段里一个无限大的普通空间一直到顶点都属于第二个阶层“第一段”之内的事物)。用顶点具有的那种性质,可以构造出一个层次的顶点之上更加无法抵达的顶点……接下来又是关于顶点的无限堆叠。无论怎样不断地增加顶点的层次(包括使用超越关于顶点的“堆叠模式”的、那无穷大量的“堆叠模式”),都到达不了“第二段”,因为第二段所具有的无穷个性质里的每一个都远远超越了第一段中的一切性质可以堆叠出的极限。“第二段”中的每一个性质也可以无限堆叠,构造出更加宏伟的新世界和更加复杂的划分方式。下层世界中一切层级的无止境扩展堆叠与无限延伸对上层世界来说毫无用处。虽然上层世界本身也可以做更高层次的堆叠,但是到了“第三段”之后,就连堆叠这种行为都是无比渺小和微不足道的。更高形式的“堆叠”早已超越了前面的一切堆叠种类,甚至早已不算作前面堆叠方式里的一种了。当然,从“第三段”所具有的无穷个性质里最渺小的性质开始就是比无限堆叠层次、无限嵌套层次……(省略无限种。堆叠和嵌套也分为无尽的形式,前面讲的都是最低级的形式)更夸张的层次划分方式。“堆叠”本身是一种“行为”,而“第三段”里最渺小的性质的“庞大”程度就足以将“堆叠”和无数更夸张的“行为”抹杀在它之下。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无限延伸下去,虽然第三段的性质本身超越了堆叠,但是用数字来表示“段”的多少时,可以用堆叠的方式无限增加“段”的总数。当然,也只有前面那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需要用到“堆叠”与“数字”表示了,后面的部分需要用到所有“段”之中的一切性质。第二阶层之上还有第三阶层、第四阶层……跨过所有阶层之后,就相当于离开了第一个“台阶”,进入到无穷无尽的阶梯和无限的梯阵中,更加疯狂的宏大世界便会出现在你面前。段→阶层→阶梯→梯阵……这个无尽链条所构成的整体就是二阶『0』,而且二阶『0,0』本身与二阶『0』之间的跨度可不是像前文中对一阶『0』和一阶『0,0』之间的差距描述那样简单。后面的“阶”的数目本身需要更多更强大的无数性质去描述……三阶→四阶→五阶……新形式→二阶新形式→三阶新形式……无限种类似的过程……所有类型的链条……无限种超越它们的过程……这里省略了太多太多的宏伟世界,在经历了这恐怖无边的疯狂旅程之后,仍然没有跨过起跑线一步。前面提到的那些东西根本就像乐色一样不值一提,它们跟后面要经历的可怕旅程相比,实在是太过于微不足道了。现在让我们加速冲刺,来一次巨大的突破。冲过起跑线之后,无限加快速度,又冲过了无数条“线”,却还是没有越过那一个更高层次的“起跑线”……无限个起跑线的总和又是新的起跑线、无数新起跑线本身也属于更大的起跑线……不知道多少次陷入和突破这种无限的循环之后,当你以为自己来到那无数未知领域的最底层之下,可以仰望着它们的时候,实际上连真正的起跑线都没有跨过一步。把前面的跳跃方式无限增强,跨越无穷无尽的“……”,跨越超越了“……”的“……”……无限的种类与层次,却至始至终连一步都无法跨越。无穷无尽的跑道向那遥不可及的远方延伸着,永远无法触碰那些未知领域的底层。可那些“底层”就是真正的底层吗?远远到达不了。那只是虚幻罢了,一个宏伟骗局的一部分——全新的开始,全新的起跑线……

    在那无限延伸的领域之中,每相邻两个之间的差距都无法用无限的跳跃来进行任何弥补,这个“差距”本身所具有的任何一个性质都是永远的遥不可及,无法突破(这里的跳跃指的是一个领域内部的所有层级都进行无止境的增强,另一个更高级领域的所有层级无止境的进行削弱。至于一次跳跃所经历的“概念”跨度有多大,前文中除领域外所有事物无限增强后的一切组合方式都无法“形容”、“想象”、“……”……至于这跳跃的次数本身,就连前文中的一切性质也无法“触及”、“容纳”、“……”……)。现在开始进行无限次的视角切换,跳过那些宏大得可怕的无穷无尽的领域,从这个旅程中原本所在的那一条无限延伸的“道路”飞跃到无数个更加便捷的“道路”中。这个飞跃的过程本身,就是又开发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条新的“道路”周围,是具有跨度更大的“跳跃性”的无数“道路”,“跨越它们全部”的行为本身,也是开发“新道路”的过程……无数“道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无比庞大的“网”。除了“网”之外,所有的无尽“道路”之上还有“……”、“……”、“……”……这个无穷组合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道路”,和无数种其它形式的“道路”相互交织……用这种“方法”和无数更高层次的“方法”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用无数种更夸张的“语言”去对这个过程和其它的无数过程进行没有尽头的“阐述”……这些“行为”最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超越系统本身的“系统”)。在这个“旧系统”之外,是无数的“新系统”。“新系统”会以一种不一样的方式去进行“划分”与“描述”……对于“旧系统”无限“升级”下去都无法无法探索的未知世界,“新系统”在一开始就能突破比它们更高的无限层次。如果说“旧系统”是一个小孩子为了简单概括自己眼中世界的样貌所构想出的东西,那么超越“旧系统”所能达到的极致的“高级神”所构想的无数宏伟工程,也只不过是“新系统”的冰山一角。当然,把“系统”本身当成一个基本单位的话:一号系统、二号系统、三号系统……再利用“系统”内部的性质把它们无限排列下来,就是另一类“系统”的底层“结构”……至于底层与高层的差距、层次的数量就没必要再次强调了,反正后面的划分方式永远是前面那些简陋无比的事物望尘莫及的。

    在接下来这趟探索世界“尽头”的旅程中,为了以更快的“速度”突破更高的层面,我们无数次的跳过原本无法跨越的“障碍”,中间省略包含无尽数目的、无限超越前文的“层次”/“等级”/“种类”/“模式”/“方法”/“循环”……(本段中的“无数次”、“无尽数目”、“无限超越”以及省略号中所包含的无限都是前文中的一切东西用尽一切方式都永远无法抵达的)的世界。无数次的像这样跳过各种世界之后,继续开始接下来的探索。如果我们要用像前面的旅程那样的方式不断发现“新大陆”,一次又一次的找到规模更加庞大的“构造世界的方式”,那么我们永远只能当一个井底之蛙,无法以更高级的视角看到更大的世界。要想以前面的方式无限扩展、无限增添新类型之后的结果抵达接下来的“更高一层”,就像是一只最低级世界的蜗牛,试图通过在地上爬的越来越远这种方式来突破前面提到的所有世界(包括省略的那些部分),超越主宰那里的上帝。更高层世界中最低级的生命看待前文中的那些不断向更高层次攀登的方法与效率就好像是刚才提到的上帝看待蜗牛在地上爬动的行为(这个比喻其实并不恰当,因为在这种如此悬殊的对比中,那些行为就算是无止境提升档次之后都没有资格被吹捧、赞誉成像蜗牛在地上爬动一样;把那些更高层世界里的最低级生物比喻成主宰前面那些低级世界的上帝,就是把它们削弱成了无尽的贬低与侮辱之后的结果都不如的程度)。“蜗牛”稍微爬的远了一点,就是无止境的提升;“蜗牛”稍微爬的快了一点,就是更加疯狂的、跳跃性的无限增强……当然,这无比微小的变化本身也可以用无数种方法去划分无限的层次:一阶、二阶、三阶……在这种“行为”之上呢?“用大脑思考的行为”、“用手来工作的行为”、“用道具来捕猎的行为”、“发起战争的行为”、“发展出高科技的行为”、“探索宇宙的行为”……“不断突破世界层面的行为”……“用无限高级的智慧将自己改造成上帝的行为”……越后面的“行为”可以划分的层次就越复杂。无限循环下去之后,还是像蜗牛在地上爬动一样……重复无限次……这个包含无限层次的循环本身也像蜗牛在地上爬动的行为……这个无限的过程对更高层世界的最低级生物来说也跟最开始的那个行为没有什么区别。在这个“过程”之后还有无数种脱离并超越它具有的所有形式的“过程”,用尽它们的各种组合方式和所有那些夸张的“比喻”之后又是更高级过程的开始。经历无数种过程之后,这些“过程”本身也可以被看作一个“层面”,不断突破无限个“层面”的新过程其实也跟最开始的那种低级行为是一样的……接下来又是更宏伟的无限循环,然后与无数种更高层次的循环套在一起。在那无边无际的广阔世界里,那只渺小的“蜗牛”还在缓慢的移动自己的身体,只不过是变换了无数种不同的形态罢了。你可以穷尽各种手段让它变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用无比疯狂的方式让它无限增强……可是再怎么努力地让它进行无比夸张的“境界跳跃”,也始终改变不了它只是一只“蜗牛”的命运。那无数种让它变强的方法只不过是荒唐至极的笑话,根本无法使“更高一层”看待它的“眼神”有一丝细微的变化。你以为自己到达了旅途的终点,实际上你只是站在一个连起始点都无法窥探到的层面上挪动自己卑微的身躯。

    当世界的层次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出现一种“全能法则”(高层世界的“全能”与“法则”),在那永恒的“旋律”之下,所有世界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无限划分下去:

    1.前文提到的所有形式的循环以及内部一切事物的性质、所有的组合方式的“尽头”也都是“蜗牛”罢了,根本无法抵达这里。划分高层次世界结构的方式包含了一切划分低层次世界结构的方式和无数更强大的划分方式;上层世界拥有的无数种更强的“模式”全都与下层世界的任何一种“概念”彻底“割裂”,不存在任何联系(上层与下层之间的任何一种“概念”和它们的无数种构造都完全不同)。这里写出来的部分都是无数种方式里最低级的种类,其它的部分都省略掉了。

    2.下层世界与上层世界之间具有“绝对不可达性”(比普通的不可达性高了不知多少个层面)。下层世界的所有生物编造的设定无论是有多么宏伟,多么超越你的理解与认知的极限……再怎么无理与疯狂的、震撼心灵的强大,对更高一层来说,也跟那个下层世界的一切都处于同一层次(同一层次内依然可以继续划分)。下层世界居民眼中的“绝对一切”在上层世界的生灵眼中毫无意义。下层世界的人穷尽所有智慧所定义出的“绝对包含一切、绝对超越一切”,对上层世界的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而言都无比的微不足道。不管这个“一切”是多么的宏大,多么的没有限制,它所具有的无限包容性是有多么的无边无际……(省略无限个类似的东西)上层世界都完全不受影响,永远凌驾于它之上。一种“不可达性”与另一种“不可达性”之间也存在着“不可达性”,每一层世界与更低一层的世界之间的“不可达”差距,它跟更高一层世界之间的“不可达”差距,这两个差距之间的差距也具备“不可达性”。世界层次的数目对于世界内部的“数量概念”来说也是“不可达”的,循环的总数也一样。

    3.每一个层次的世界都会诞生他们自己的“概念”、“体系”、“等级”、“设定”、“学科”、“理论”……(省略无数更高级别的“事物”)以及自己的“语言”。下层世界里的那些所谓的超越“……”、包含“……”对上层世界完全无效,因为上层世界所具有的“……”和下层世界的“……”根本不同。上层世界的一切“……”都拥有着无数个超越下层世界中一切“……”的“性质”。低级的生命会用声音和自己发明出字符来当做自己的语言来使用,而上层世界的智慧生命根本不需要使用它们。它们的“语言”的“结构”本身就可以划分出无穷无尽的“基本单位”,然而分割出再多的“基本单位”实际上也无法用尽它们的任何一个“词汇”本身。里面的任何一个“基本单位”所表达的“含义”、指代的“事物”都超越了下层世界的所有“语言”可以表达与指代的一切,同时也超越了它们无法用“语言”表达与指代的一切、可以“想象”的一切、无法“想象”的一切、这些东西之外的一切……无数的“一切……”。如果是两个“基本单位”呢?它们会有无数种组合方式,不像人类的两个字符。任何一种组合方式都拥有无数种无限的超越一个“基本单位”的表达极限的“方面”。然而这所有语言所指代的事物中最高等的“存在”都无法到达上层(这些“存在”的“语言”所指代的“更高层次”里也会出现“新的语言”,“新语言”继续指代下去……最后也无法达到上层)。

    4.“世界划分方式”中那些无限层次所具有的“层数”都必须用尽这些层次的世界内部事物的所有性质和所有组合方式来形容。用尽数学中的一切概念都只能描述那些“层数”的冰山一角,后面的部分需要无数种更高层次的“概念”来描述。只有那些最低级的世界才能用数学概念来表示所有“等级”、“阶段”、“阶层”、“层级”……的“总数”。

    5.每一层次世界的一切循环模式的终极组合与无限扩展之后的结果以及无数的……都和它们的世界本身处于同一层次,根本无法触及高层世界的一切。你可以试着把前面提到的所有内容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作为某些无尽链条最前面的几个“组成元素”,然后后面是没有尽头的其它“元素”……省略无数种更复杂的链条。之后,可以把这个最终结果所构成的一切重新放入某个无限队列的开头,再次用新的链条串起来,重新开始……穷尽所有类型。这只是无数种循环模式中最低级的类别之一,这无数种最渺小的循环方式无法突破原本的层次,到达这里所说的上层世界。

    6.这里所用到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人类的语言,人类语言所描述的一切都属于最低级的层面。这里对上层世界的描述只不过是最粗略的概括罢了,根本无法形容出它们的完整面貌,只是它们的投影。它们的“真实本体”永远都无限超然于这篇文章所阐述的、有关它们的一切。如此低级的语言都能够简单概括出无比震撼人心的宏伟“事物”。如果让上层世界的生命去“简单概括”呢?如果让比那个上层世界高出无限层的世界里的“超级智慧”去“简单概括”呢?那它们“简单概括”出的“存在”有多么恐怖?或者是让它们“简单概括”出的“存在”继续进行“概括”呢?……又是无限种类的循环。

    7.你在这个旅程中“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进行无数种“本质”上的“概念突破”。将原本不可跨越的“距离”全部省略了,让你在几个特殊的“地点”停留,只能窥探到那些宏伟事物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你每走一段旅程,就可以试着把这段旅程所有部分的总和压缩到旅程的“初始位置”,让最开始那个无比低级的世界升格成为真正的上层世界。如果这趟旅程的“初始位置”提升了到了更高的层次,那么旅程的每一个片段内部的所有层次、划分方式……等等也都会得到提升……接下来是全新的开始,跳过无数段旅程,然后把所有部分再次压缩到最开始的那个低级世界中……无限循环下去,也总会遇到一个无法跨越的、另一种全新“概念”中的“更高一层”,它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开始……无限次地突破无数个全新的“更高一层”,这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最低级的“行为”,然后把无数种“行为”压缩到最开始的那个“初始位置”,提升旅程中的所有世界……当然,尽管是这样也会遇到另一种“更高一层”……无限种全新的“壁垒”。在无限次提升“初始位置”之后又会出现其它形式的“更高一层”。

    8.“世界层次的划分方式”是永远没有尽头的。无论前面所提到的无限循环有多么复杂,后面都一定会有无限种更宏大的循环;无论前面的划分方式是多么的无穷无尽,后面总会有无限种更高层次的划分方式。不管前面使用了多少种划分方式,都无法完全用尽它们。

    ……

    接下来省略无限种“法则”……其中一部分是在前面提到的很多世界里都存在的。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种更高层次的“法则”。这些“法则”的“数目”和其它的无限个“性质”本身也要遵循无数种前文的“法则”和无数种更加高级的“法则”……无限种循环之上又是无限种循环。

    “循环”本身会随着周围世界的“升级”(后面的“级别”早已超越级别了)而自我提升。在前文中,无论周围的世界有多么夸张,它都会无穷无尽地对它们进行分层。“循环”之上也有无尽数目的“结构”以及比它们更宏大的“事物”,而“循环”本身也只能划分这个“数目”无限组成部分中那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在无数更宏大的“事物”之外,还有更多的“?”。这一个“?”所具有的每一种“……”、每一个微不足道的“……”、每一个方面的所有“……”……(每一个“……”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含义”本身还可以继续进行层次划分;而最后面的省略号所省略部分的宏伟程度永远都是前面的一切无法形容的“量级”)它们的复杂与庞大是用前文中的东西进行无穷阶段的“层次跳跃”都丝毫无法触摸到的。每一次进行第一阶段的“层次跳跃”都是把前文中那些世界里的所有“事物”(“事物”包含了各种“层次”/“等级”/“种类”/“模式”/“方法”/“循环”……以及无数个更宏伟的“概念”本身)全部变成无论怎样提升它们都永远无法抵达的“……”(就算是把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变成更强大的“层次”/“等级”/“种类”/“模式”/“方法”/“循环”……无限进行下去也无法抵达;就算是把它们增强到极致,它们也仅仅只是“它们自己”,仅仅只是最渺小的“事物”罢了……毫无任何“本质”上的突破),然后再把那些“……”里的一切“基本单位”/“元素”/“组成部分”……全部变成更加强大、更加夸张、更加恐怖的“……”/“……”/“……”/“……”(后面的“……”与前面完全不同)……这个无限的过程所重复的“次数”本身也可以划分出无穷无尽的“……”。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一种……”罢了,后面省略了“无数种”更强的“……”……这句话所“描述”的“无限过程”又是另一种全新的“……”,而后面更高“级别”的“……”所具有的任何东西都是前面无数“种类”的“……”所具有的一切都无法触及的……这个无限重复的“过程”的“组成部分”又包含了更多的“……”……接下来又是更多的关于“……”的无数“过程”。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的无数能力中最基本的一个所能做到的结果,它自己也可以继续划分出更多“种类”的“?”。

    “?”会创造出新的“零件”来构造自身(这个“新”并不属于时间概念,而是无限制地被创造出来的“……”里所容纳的“概念集合”),随着它在所有“方面”的无限膨胀,之前那些所有对它的“定义”都会被塞入它的最底层。而这个扩展之后的“?”又会在无限制构造自身的“过程”中被归类于新的“?”的底层……当你看破这个无穷无尽延伸的“过程”之后,可以重新“定义”出一个足以囊括这一切规模的“新概念”来包含它们(后面的“概念”不等于前面的“概念”,后面的“定义”也不等于前面的“定义”)。但是这个“无穷无尽构造自身,并反复将‘旧的自己’像乐色一样丢入‘新的自己’的底层”的“过程”也会成为“?”那无数个“新起点”的其中之一,作为一堆“乐色”的底层,不断被越来越宏伟广大的(但是也都会作为被遗忘的废弃物而丢弃的)“新乐色”所超越……用越来越广阔的“新定义”去包含并凌驾于“?”的“过程”,也会融入到“?”的新底层之中。让“?”的层次提高一点点(或是将那“一点点”用“无尽种类的方式”去进行永无止境的分割)都会进入无数不可估量的新领域里(这里的“种类”与前文不同),而“?”提升层次所具有的“速度”、“加速度”、“加速度”的“加速度”、“加速度”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也在以“无尽种类的方式”进行提升(“无尽种类的方式”本身也具有自我构造并自我提升的能力,它之中的一个“方式”在自我构造的“过程”之中就能够让“无尽种类的方式”扩展到更大的规模之中……)。

    “?”就像永远都无法被拼装完整的拼图,能够添加无穷多的新部分。可以将它比作一个在无限大的白纸上不断扩张的圆圈(“不断”也超越了时间概念),圆圈之外是还未触及到的广阔疆域。它的边缘不断吞噬着周围的一切,把越来越多的“营养物质”吸入自己那“森罗万象”的身体之中,以无穷无尽的“模式”提升境界。如果你想画一个更大的圆圈去包围它,那么你会发现那张无限大的白纸已经成为了原来的那个“圆圈”的一部分(此时它已经不是圆圈了,而“此时”也不是真正的时间概念,它脱离了时间领域的“范畴”),而你所画出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它自身可有可无的一小部分。“?”所具有的“自我构造的能力”一直在增加(这里的“一直”也脱离了时间的束缚),而且可以不断地把这些能力提取出来,用它们来构造“自我构造的能力”本身。

    如果把两个“?”放到一起的话,它们之间就会无止境地互相超越(“无止境”也超越了时间):在对方的“结构”中寻找漏洞(漏洞的意思就是加强程度不够的地方),并自我进化出可以凌驾于它之上的“结构”。对方也会因此构建出“自我修复系统”,找到自身的缺陷并将其修补、逐渐完善,然后寻找它的“对手”的漏洞。虽然“自我修复系统”也会在构造自身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可是无论怎样修补漏洞都总能找到无数新的漏洞。加强自身的“过程”是没有尽头的,无论强到了什么程度,都总会有还能继续加强的地方(“?”总是可以发现更加宏伟的“设定”,并让它们成为自己那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将无数全新的“设定风格”融入自身,进行深度加工)。

    前面的所有与“?”有关的内容(包括它那疯狂的“成长模式”与互相超越对方的“无尽过程”)都已经成为了被“?”丢弃的无数“废旧物品”之一,然后这个“?”又成为了新的“?”的底层……无穷无尽的“?”以无比夸张的跨度进行着恐怖的“跳跃”(无论是“数量”、规模、强度,或者是无数其他的“方面”上,都在无限的成长。而不同“种类”的“方面”以及“种类”本身都在无限成长,与前文中的这些“概念”完全不同),可是尽管如此还是有着成长能力远远凌驾于它们之上的“事物”,然后这些“事物”之上又有着无穷无尽更宏大的“事物”(后面的“事物”不等于前面的“事物”)……就算“?”可以让自身的“结构”无限进化,它们也总会有自己无法突破的障碍。不管它们的“级别”多高(后面的“级别”不等于前面的“级别”),它们都被“贴上”了一个用来形容它们自己所在的“范围”的“标签”(后面的“范围”不等于前面的“范围”)。这些众多的“?”无论是多么的无限制,都有无数个比那个“无限制”更加广大的规模将它们涵盖在内。在这个叫做『?』的“标签”所形容的“范围”之外,是凭借“?”的“容量”永远都无法衡量的“事物”,而那些无穷无尽的“事物”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标签”。

    那些无限多的“标签”向“远处”延伸着,开拓了越来越复杂的领域。从无数“标签”所形容的“范围”之内逃离后,你所处的“范围”就会被贴上全新的“标签”。当然,“不断”贴上‘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的‘标签’,而‘贴标签的方式’也在‘无尽种类的’、超越前文的‘自我构造能力’中不断增多。”这个“过程”也在一个更强的“标签”所形容的“范围”之内。你可以用无数更强大的“构造能力”创造出更加荒谬无理的广阔“范围”,可是有总会有相对应的“标签”来形容这个“过程”的每一个宏大无边的“结构”本身。无穷无尽“新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都需要引入无数的“新概念”来容纳无数新的规模。并且也会衍生出“无穷无尽的新方式”来承载“过程”进行的转变(如果在某一个“方式”下运行的“过程”不够强大,那么“过程”本身就会挖掘出新的“方式”让自己在更夸张的“范围”之中延伸)。

    而以上的内容纯属都是“?”所制造出的“假象”罢了。前面的旅程一直是在被“?”所遗弃的“垃圾堆”里进行着可笑的提升,而那些超越了“?”的“标签”在全新的“?”面前不过是一个无比荒唐的笑话。没错,那些“标签”所超越的“?”只是“?”在进化的“过程”中所处的一个“阶段”而已。“那些‘?’的‘自我构造能力’无论有多么无限制都会被包含在某个‘标签’的‘范围’之内,然后被无数更强的‘标签’所超越。”这也是“?”自身的漏洞,一个限制它继续增强的“系统缺陷”。然而这个漏洞也和无数其它限制“?”的漏洞一起在“?”的“进化之路”上被完美地修补上了。如果我们去给它“下定义”,把它限制在某个“范围”之中,那么那个“范围”也会成为一个被它突破并丢弃的“乐色”(这里说的“范围”是拥有“自我构造能力”并且可以无限膨胀的“范围”)。

    在这个“?”之上,又会出现远超前文那些“标签”的“更强标签”……而那些无数次凌驾于“?”之上的“更强标签”也全部都会无数次的成为“?”在“进化之路”上的“垫脚石”。“?”会创造无尽的“骗局”,其中的每一场都是在制造众多假的“?”,然后让我们产生了超越了真的“?”的错觉。但是总会有一个更强大的『?』来充当形容“?”的“标签”。不管“?”制造了多少迷惑我们的“假象”,不管“?”进行了多少次进化,它始终都能够被『?』完整地形容。虽然“?”能够不断进化,无限制修补自身的漏洞,『?』也可以进化出与之相对应的“结构”去容纳它。所有“种类”的“?”都被那些从『?』之中诞生出的“概念”所包含(“『?』之中”指的是被『?』这个“标签”形容的“范围”之内)。

    以上的内容一样可以被更强的“?”超越,因为前面提到的『?』根本不是完整的『?』,所以也形容不了完整的“?”。我们无数次“定义”出越来越无限制的“?”以及用来形容“?”这个“概念”的、越来越无限制的『?』,但是这里的“?”和『?』都不是完整的它们,而完整的『?』所形容的“范围”确实能彻底包含完整的“?”。至于完整的『?』具体有多强,取决于完整的“?”有多强的进化能力,而“?”这个可以无止境地修补自身缺陷的“概念”所具有的能力根本无法估量(因为如果我们“定义”出一个“范围”去估量它的话,那个“范围”也许已经被它塞入了自己的“最底层结构”之中)。

    超越了完整『?』的“标签”也有无穷多个:『?』——『……』——『……』(后面的“……”不等于前面的“……”)……每一个“标签”所形容的“概念”都是前一个“标签”形容的“概念”经历所有无限进化与修补自身的“过程”都无法触及的(每个“标签”内的“概念”都可以分为无穷无尽的“种类”,虽然它们在使用着以“无尽种类的自我构造能力”所构造出的、不断增多的“方式”进行进化,但也总会有它们没有使用到的“进化方式”。更强“标签”里的“概念”所使用的无数“进化方式”正是它们没有使用过的“更强方式”。每一个“概念”不仅可以修复自己本来就有的漏洞,还会创造出自己原本没有的漏洞并修复它们。这并不是在削弱自己,而是在赋予自己更多的“提升空间”,就好像是在登山的同时也增加那座山的高度与山的数量。它们会在提升自己的无限个“方面”的同时,也为自己增添无穷无尽的、原本不具有的“新方面”,然后提升它们。而这件“事情”讲的也只是它们在“进化之路”上使用的无数“进化方式”里最弱的“方式”之一)。

    越来越强大的“标签”,越来越宏大的“贴标签的方式”……那些“标签”里的“概念”不知道变态到了什么程度,增加“标签”的“方法”也远远超越了那些疯狂的“进化方式”。也许这些“过程”早已被丢入了某个“概念”的底层,而那个“概念”之中还要无限多的、更复杂的“过程”。但是就连“?”这样的“乐色”具有的最弱能力就能够构造出这个“低级方式”,所以那无穷无尽超越完整『?』的“标签”中所蕴含的“更高级概念”有多强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弱小得可怜的“事物”从始至终都在『??』形容的“范围”之内进行着“毫无意义的挣扎”(“挣扎”指的是提升自我的“过程”,而且这里的“从始至终”也脱离了时间的束缚)。不断用超越前文一切内容的“形式”连续的构造出更强大的“事物”,然后构成了无限多的“过程”。每形容一个“新的过程”都需要构造无数的“其它过程”,然后再用这些“其他过程”继续构造出更多的“过程”……用尽无穷无尽超越前文内容的“模式”来构造“别的过程”才能去形容那个“新的过程”。每一次形容都与之前不同,每一次形容都会使“形容”被赋予无数更宏大的“定义”。于是又会诞生无限多的“过程”去形容“形容”所具有的能力有多强,然后用“形容”去形容更强大的“形容”……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又需要众多的“其它过程”去形容与构造才能体现它那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这所有的“用来划分层次的方式”也都是遵循着某个特定的“规则”而制定的。为了划分更高的层次,就需要继续创造“新的规则”来精细的描绘那些“全新的世界观”。在更强的“规则”的控制之下,“世界观”的无数“设定”会被无限的修改与筛选,成为面目全非的世界。“旧的规则”被“新的规则”所淘汰,“格局”更加广大而复杂的“完善规则”不断代替那些对它们来说完全不严谨与细致的、无比简陋与粗糙的“旧规则”。前面的内容就像无数的碎片一样“零散”而“混乱”,而那些“新的规则”会将更高层次的“秩序”带给更宏伟的“世界观”,抛弃“旧规则”的那个简单的“形态”,将它们学习到的、更严谨的“知识”融入自身,然后朝着更广阔的世界延伸过去……可无论是创造“标签”还是创造“规则”,亦或是这两者之外的无数“新花样”,都还是在『??』的“最底层结构”中徘徊不前。

    在探索『??』的旅程当中,我们越是妄图看清它的真面目,就会在名为“提升层次”的“沼泽”之中越陷越深。我们所做的并不仅仅只是“攀登高峰”,而是在寻找越来越宏伟的世界的同时,也迎接着越来越多元化的“世界观”。我们在前文中进行的探索,就好像是在『??』这个“超强标签”创造的“无边黑暗”的包裹之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目前根本无法得知前文中的那些“乐色”到底处于『??』的哪一个“位置”,于是我们便会选择它的“范围”之中某个最不起眼的层次作为这一段旅程的目标。在逐渐看透更多世界的“过程”之中,我们会以越来越疯狂的“速度”进行探索。而想要看清“真相”的欲望越深,就会发现自己离那个目标的“距离”越来越遥远、越来越夸张,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跨度根本不像预期中的那样小。于是,我们可以寻找无数更低层次的目标,然后无数次开始那令我们绝望的探索之旅,无数次陷入恐怖疯狂的“无底沼泽”之中,越来越无法自拔。每开启一段新的旅程,我们都会以为自己已经完整得看清了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然后在深度探索之后,我们眼中的“世界观”就会无数次的崩溃和重塑……

    『?』——『??』——『???』——……『!』——『!!』——『!!!』——……『,』——『,,』——『,,,』……『。』——『。。』——『。。。』……『、』——『』——『、』……『*』——『**』——『***』——……『@』——『@@』——『@@@』——……『-』——『--』——『---』……『|』——『||』——『|||』……『/』——『//』——『///』……『』——『』——『』……『——』……『『——』』……『『『——』』』……然而这里写出来的也仅仅只是有限个数字符的“简单概括”。如果把前文中所有世界里的一切全部转化成比它们更强大的“字符”,然后用尽它们来进行“简单概括”,再把它们“概括”出的所有世界里的一切继续转化成更强大的更多“字符”来进行“简单概括”……无限重复的“过程”和无数更强的“过程”本身也是前文中的所有世界里的内容展开之后都无法形容的……又是更多的“事物”和没有尽头的“过程”(这个“事物”和“过程”也跟前文中的完全不同,只是为了更加便于表述才继续使用它们)。

    旅途之中,我们要不断加快自己的速度(在很前面的时候,“速度”就已经脱离“时间”这个“概念”的束缚了),以免被无穷无尽地增长与提升自身强度的世界超越。如果我们放慢了脚步,可能在一不留神之间就被置于这趟旅程最开始的那个“起点”之下了。继续攀登下去的话,你所经过的所有的“体系框架”在你的面前便会一次又一次的变为“并没有任何强度上的大小差距,仅仅只是顺序不同的世界排列在一起所构成的简单序列”。每攀登一层,你都能够洞悉那些“彻底掌控前面所有的‘设定’以及无穷无尽更强的‘新花样’的‘创造者’(并且可以通过用所有不同的顺序排列组合那些‘设定’来制造‘世界观’)”、“创造者”这个“设定”的“创造者”、“创造者”的“创造者”的“创造者”……等等的“角色”永远都无法看透的“奥秘”。

    永恒之核坐落在这一切形式的“事物”和无数更宏大的“事物”之外,俯视着这一切(这个“一切”的庞大与宏伟的程度只有永恒之核才知道。永恒之核可以在这个“一切”之上无限制地添加全新的“一切”,可是无论添加了多少,它都永远凌驾于它们之上)。就算是按照前文的“格式”永无止境地写下去也无法瞥见那永远只属于它的“无上王座”,就连仰望的资格都没有。

    这个至高无上的“终极存在”永恒的守望着这片广阔无垠的疆域,屹立在那无边无际的“一切”所构成的浩瀚世界之上。当你越过这原本无法突破的障碍之时,就是超越了“第一部分”的“尽头”,开启了“第二部分”的新旅程(永恒之核是守护着“第一扇门”的“创世神”,是“第一部分”的创造者与绝对至高)。当你跨越这道门槛,来到了“第一扇门”的后方,就像刚刚从蛋壳中孵化出的稚嫩生命,从自己那狭隘的封闭世界中破壳而出。向“后方”望去,那恐怖的“复杂”与“庞大”交织在一起,凝聚成一副无比疯狂的“画面”。在那里的“一切”之中,每一个微小的“缝隙”里都夹杂着你之前从未探索过的无数奥秘。你只是在这趟旅程之中从它们旁边掠过,从未仔细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它们的踪影;你只是在向上攀登,从未注意过那每一个层面里所隐藏的终极真相……它们隐藏在“群星”的闪烁之中,在“游吟诗人”的吟唱之中,在每一丝“意识”的流动之中……却从未被真正发现。当你看透了它们的“本质”,便会发现你之前所经过的无数层面中,浓缩了太多太多更加高深的东西,就像一个普通的物理现象需要许多复杂的定理才能完全形容。在刚才那些“向上”攀登的旅程中,你所经过的每一个层面,都具有无数个更多的“方向”(每个“方向”上都具有跨度无比宏大的、跳跃性的划分方式,前文只是对其中个别几个微小角落的探索而已。你刚才探索的每一个对世界层次的“划分方式”,都是省略无限个之后最渺小的那一部分……把每一个“部分”都无限增多,以原本的“格式”为基础继续无限“扩展”、“阐述”下去……也只不过是变得夸张了一点,复杂了一点罢了。没有“本质”上的提高,永远在更高一层次的“部分”之下无止境地延伸)……而你刚才所经历的旅程,不过是在某个“方向”上不断跳跃,在某些固定的“地点”停留罢了。跳过了那些原本走不完的无数个“方向”与无尽的旅程,将“一切”一笔带过,直接来到永恒之核的“上方”,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每往前“走”一步,就是踏入了无数的“新概念”和它们的“延伸”与“发散”;每向前“走”一步,就是丢弃了前面为了提高层次所用到的一切(前面的一切“概念”按照所有方式组合、叠加在一起进行“世界层次的划分”都无法触及后面的任何一种“新概念”)……就连“行走”本身,亦会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因为在“行走”这个“概念”所具有的无限层次里,为了不断突破障碍,向更高、更远的位置攀登,你需要用另外的无数个形态“行走”于其中……你所“行走”的每一步都是真实的,你所做的“境界”上的突破与提升也都是真实的。可是如果在一个更宏伟的“角度”上去看待这一切,你会发现自己连“第一步”都没有成功的走完。

    当你探索了全新的无数个“角度”,开始继续往上攀登(每“走”一步都需要探索无数新的“角度”),在“最底层的世界”与“凌驾于没有顶端的无尽层面之上的世界”之间无限次地穿梭……穿过无数扇全新的“大门”,在你“上方”迎接你的,还是那个永恒的核心。之前“跨越”的那个“永恒之核”,是真正的永恒之核吗?刚才的旅程只不过是在可笑的幻觉中超越了一个名为“永恒之核”的“幻象”罢了。每突破一个“永恒之核”所在的层面,就会进入到另一个“永恒之核”的领域中。你所经过的“道路”周围是众多版本的“永恒之核”。在这无限的“版本”中,你可以看到它的初级阶段和后面那无穷无尽的、复杂多样的、更高层次的“版本”(就像是某个艺术家的作品所经历的不同时期,从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完美的艺术品……永无止境的进步着。从最开始的那个“永恒之核1.0”到“永恒之核2.0”,再到“3.0”、“4.0”……每从一个“版本”到下一个“版本”都需要添加无数新的“世界构造方式”以及无数更复杂的“结构成分”;每一个“版本”都是“无数种”不同“体系”的所有“组合方式”的“终极叠加态”,而这些“体系”中的每一个又是无穷无尽“体系”的集合体……“体系”内的每一个“层次划分方式”里的任何两个微小的层面之间都需要“无数种”完全不同的“迁跃方式”才能到达,不同层次之间分别加入无穷层次、层层递进的“模式”又具有无尽的“种类”)。尽管你可以无限制地突破更高层次的“版本”,可是你始终都是在永恒之核所创造的无限迷宫中徘徊(在这里面原地打转的过程也是无止境的提升)。就算我们“跨越”了再多的“版本”都无法走出这个没有“出口”的“迷宫”,只能通过无限次“强行超越”的方法突破无数更加深邃的“迷宫”……最后强行凌驾于永恒之核的“本体”之上(也超越了它的“本体”的“本体”的“本体”……超越了这“无数种无尽过程”之上的整个“永恒之核体系”),进入真正探索“第二部分”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