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机器人十二定律 » 011 德位不配

011 德位不配

    有这么多同学死党和闺蜜,坚定不移的支持,水流兮非常感动,但也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感谢各位死党和闺蜜的支持,我家里确实出了一些事情,但我现在还能应付,实在是需要钱的时候,我再找你们每个人借一点。

    我有很强烈的直觉和感性冲动要退学,但我理性分析,实在是找不到退学的理由,等过完假期再做决定,到时是留下来?还是退学?顺其自然,看天意吧。”

    ...

    水流兮郁闷无比,有些疑惑地征求意见:“我觉得听证会的事情没有那么单纯,我有一种感觉,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操控整个事情一样。

    但我想不清楚,操控这事情的人有什么目的?而且操控这事情并不获利啊,结果获利最大的还不是我们,赢了三百万元。

    或许是我多想了,也许这只是一次纯粹的意外。

    枪打出头鸟啊,就参加一次这么一个小比赛,才弄了一万元奖金,就折腾出这么多事情。

    你们说,会不会有人故意针对我,故意搞我?”

    ...

    有同学死党说:“我觉得踢猫效应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两个人在吵架,一个人很生气,看到刚好有只猫过来,就一脚把猫踢飞。

    就算有大手在幕后操控,那也是老师和老师之间的摩擦,跟你水流兮没毛关系,你只是那只无意中踩过线,被一脚踢飞的无辜的猫。

    对被踢的猫来说:猫会问,你干嘛踢我?

    对踢猫的人来说:我踢你,跟你有何关系?

    被伤害,不一定需要有理由,伤害别人,也不一定需要有理由。实力差距过大,地位过于悬殊的伤害,什么理由也用不上。”

    ...

    有同学死党赞同:“目前,这个踢猫效应解释最合理,也最符合现实。

    水流兮,你之前那么低调,确实没有人搞你,你也不值得被人搞。

    但是,听证会之后,就不一样了。

    嫉妒眼红,人之常情,搞你是正常的,不搞你才是不正常的,你以后要小心一点。”

    ...

    同学死党和闺蜜们走了之后,水流兮陷入了苦思冥想,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便郁闷地问人马螳螂机器兽:“我现在面临的处境,是属于什么情况?”

    人马螳螂机器兽回应:“你现在面临的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这句话,来源于你们人类古代伟大的成功学导师:孔子。

    孔子一生,也经历过不少坎坷,他的思想核心就是成功学,社会伦理学只是他成功学的展开而已,孔子的成功学,在今天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你以前读的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和经验科学,成功学是你的短板,你这种情况,很容易夭折。”

    ...

    水流兮半信半疑,疑惑地问:“为什么?”

    人马螳螂机器兽:“与你同阶层的人会问,你出身比我还低,你干嘛比我优秀这么多?他们就想灭掉你,才能平衡心理的落差。

    比你高一阶层的人会问,你一个下一阶层的虫子,干嘛来我这上一阶层抢食?他们就要灭掉你这只下一阶层的虫子,来保持上一阶层的竞争秩序。

    你的存在,令到两个阶层的人,心里都很不爽。灭掉你之后,两个阶层的人,心理都舒坦了。

    所以,你影响到了两个社会阶层的竞争利益,他们不灭你,灭谁?”

    ...

    水流兮神色有些紧张:“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处理?”

    人马螳螂机器兽:“德不配位,在人类古代是比较普遍的,古人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避世隐藏。因为避世,不参与社会竞争,不与同阶层人类争夺社会利益,往往就能获得同阶层人类的认可,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灾难。

    你以前低调隐藏,就做得很好,所以,才能无灾无难地健康成长,活到了十六岁。但以后,恐怕就要灾难缠身了。

    第二种是自残。通过自残来投降和示弱,往往也能获得同阶层人类的谅解。剃度、吃素、终生不娶、断子绝孙...这些,就是行为自残。

    慧可雪中自我断臂后,达摩才觉得孺子可教,收之为徒,立为禅宗二祖。达摩或认为:禅宗要入世,智者断臂,才能获得愚者谅解,便于在愚者中传法。”

    ...

    水流兮疑问:“我是要避世?还是要自残?没有第三条路可选吗?”

    人马螳螂机器兽:“你老爸玐岐,很可能就是一种自残式心理行为,他时而暴富,时而贫穷,时而聪明,时而愚蠢。

    你无意之中,就被八岐带着进行避世和自残修炼了,你们经常大起大落,时富时贫,视转学如吃便饭,在乡里山沟和贵族学校之间颠沛流离。

    你经历了足够的自残和避世,现在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就是快速获得跨阶层的身份和地位,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很难,但对你来说,可能就很容易。

    危机里面往往就隐藏着机会,你被跨阶层灭杀的同时,也可能会迎来跨阶层的搭救。

    你究竟是被灭杀掉?还是被搭救了?你好像还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你只能被动地等待,这就是弱者被动的宿命。”

    ...

    水流兮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老爸玐岐,绝对是一个奇葩,种种行为充满了矛盾和奇特,处处与众不同。

    玐岐上学的时候喜欢刺激,在乡里当少年渔民,经常出海打鱼,大学毕业后,就学人家出来经商。

    不像大多数商人那样有稳定的事业,玐岐作生意也喜欢刺激,从事打游击生意,东跑跑,西跑跑,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

    玐岐经商收入长期不稳定,生活状态也随之起伏不定,有时候富得流油,有时候穷的咣咣响。

    富得流油的时候,玐岐带着年幼无知的水流兮去享受奢侈的生活,天天去久贡城里的高档酒店花天酒地,品尝着各式各样的美食,喝着各种好酒。

    水流兮从小陪玐岐喝酒,五岁就成为了资深酒鬼,经常喝的晕呼呼大醉,让玐岐扛在肩膀抬回家。

    。。

    附录,本章概念设定:

    (提示:可跳过附录看下一章,附录不影响情节,只是将概念设定的来龙去脉解释更加清楚。)

    1,踢猫效应(KickCatEffect):心理学术语,用来描述一种不良的心理传递效应。当一个人在面对挫败时,会选择比自己弱小的对象发泄,以减轻情绪负担。这种效应类比为“踢猫”,即某人受挫时,会向无辜的“猫”发泄怒气。

    在社会学中,踢猫效应可能会跨阶层蔓延,某个阶层面对内部矛盾时,可能会将压力转移到更弱小的阶层上,踢猫效应不仅不能解决阶层内部矛盾,反而可能导致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

    2,德不配位(WisdomTranscendsIdentity):指自身智慧超越了出身阶层。不具备与自身智慧相配的阶层身份和社会地位,往往会带来社会关系危机,甚至是生命危险。提示:本书解读与《易经》“德不配位(Wisdomdoesnotmatchstatus)”的原意不同。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周易·系辞下》和《朱子治家格言》。《周易·系辞下》中,孔子注解为“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意思是:一个人的德行浅薄却占据高位,智慧有限却要自作聪明地谋划大事,能力有限却要不自量力地承担重任,这三种情况很少有不会招来灾祸的。

    《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意思是:如果违反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社会秩序将立即瓦解,而如果德行无法配得上地位,也一定会遭受灾难。强调智慧与身份的匹配,智力与地位的平衡。

    3,慧可断臂(ZenHuikeSelf-harm):提示,本书从成功学和心理学上解读,或与禅宗传说有所差异。慧可,禅宗二祖,原名神光法师,禅宗一祖达摩的弟子。

    神光法师下决心追随达摩,经历了重重困难,达摩在山洞面壁坐禅,神光合十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离。达摩对神光并不予理睬,但神光并没有气馁,反而对达摩更加恭敬和虔诚。

    寒冬大雪时节,达摩在洞内面壁坐禅,神光依旧站立在洞外雪中,合十以待。神光为了表明决心,雪中自断其臂,最终达摩收之为徒,赐名慧可,传之衣钵,立为禅宗二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