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许尛传奇 » 第五十四章 看热闹看到自己身上

第五十四章 看热闹看到自己身上

    三天后,胡国内部新旧势力之间在各权力各职位的的分配中的进行了第一次交锋,双方都争取本方的利益,而许尛这些非高层的人只能是等待安排……

    许尛只知道结果就是:在军队方面,胡铮还是兵马大元帅战时总领兵权,旧部编为左军,凤阳郡部编为右军,双方抽调出来一部分编为中央军,领头的双方各有制衡……行政上文相和凤阳郡守夏郡守分别为左相与右相,其他的也差不多都是相互制衡……双方默契的形成了一种平衡机制……

    当天,胡国举行了大典,正式宣告胡国复国。

    大典从早上开始,全是一堆繁复的礼仪,从祭拜胡国宗庙到祭祀皇天后土,直到响午过后才结束。许尛补了个觉,到了黄昏时分和众人一起去参加封赏和国宴。

    到了封赏环节。

    只有一部分能享受在大殿上受封的礼遇,这一部分是最风光的了。

    而在众多能受大殿亲封的人当中,除了像胡铮和文相那些老功臣之外,在年青一辈中,胡战是最风光的一个了,正式被封为大将军之一,十八岁的少年将军,让众人惊羡。胡战和夏家一个中年男子一起负责中央军。

    在胡战之外,宁明也很风光,被胡王一排众议地让他承袭了他父亲的王位,被封为宁王,有开府建牙之权,并准许自行招募军队建立一军。

    接下来又是一波人上前受封,几乎都是凤阳郡世家豪族年青一辈的代表,直到最后才到许尛和大虎还有狗蛋三人。

    胡王旁边的总管手拿一块帛布大声宣读:“许尛、刘啸天、李大虎上前听听封。”

    许尛三人一直在大殿众官员中等候,直到腿都麻了才听到喊到自己的名字,学着前面受封人的动作,许尛三人从人群之中缓缓走出,走到胡王王座十来二十步的距离,单膝半跪,

    “许尛听封。”“刘啸天听封。”“李大虎听封。”

    看着前面的三人,胡王向总管点头示意,总管继续宣告:“传胡王令,许尛、刘啸天、李大虎三人自入胡国来屡立奇功,护宁王和莲公主归朝,随军出征亦有攻城拔寨之功,可谓少年英才,今特擢升三人为偏将,钦此。”

    “末将谢过大王。”“末将谢过大王。”“末将谢过大王。”

    三人退回群臣的队列中,相视而笑,虽然早在几天前就知道了受封偏将的事,但许尛不得不承认,当真有种建功立业了的喜悦心情。三人都在各自傻笑神游天外去了,直到胡王的场面话说完了,让大家移步参加晚宴……

    来到宴会,在内务官的引领下入坐,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整个宴席的座位分布自除了胡王座下的第一方块的那些核心官员的席位之外,剩下的那些席位尤其是年轻一辈的席位,可谓是泾渭分明……

    那些核心官员是按文武分座于左右,而剩下的是按胡国旧势力居左,凤阳势力居右分座。

    内场的席位不过四十座,许尛和大虎以及更名刘啸天的狗蛋三人一座(短桌)排在最末尾。前面的是宁明胡战为这边年轻一代之首,旁边是文佳和几个许尛不认识的人……

    许尛最讨厌就是这种宴会了,和电视里演的差不多,来到这个世界参加了几次宴会,千篇一律的都是歌舞表演,然后期间一群人相互聊天吹捧以及争锋相对。许尛实在是提不起什么兴趣来,一边自顾自地吃着一边等着看会不会有什么热闹可瞧,一般像电视里演的古代的宴会几乎都会有矛盾冲突发生,接着就会有热闹看,尤其是像这种胡国势力与新势力同同场的场合最容易发生口角了,就是不知道今天的主角会是谁,也不知道会是文斗相互骂街(辩论),还是武斗上演武打戏了。

    还好是在后座,前面有人挡着,同时许尛也尽量让自己不引人注意,希望没自己的戏……

    一如许尛期待的那样,果然宴会进行一段时间后,有热闹可瞧了,这次双方的主角是文佳和夏家的一个少年,不过起因还真不在他们两个身上,而是上边的大佬们相互交锋,火烧到文佳他们两个身上。

    文人之间阴起人来防不胜防的,话里话外都有陷阱等着对方跳,处心积虑想要对方出丑……

    这不,文相和夏相(原先的夏郡守)两人看着歌舞你一言我一语的谈着,谈着谈着就说起白天的盛典和今晚的宴会,也不知胡王是不是有意为之,说此乃胡国盛事,提议在场文人即兴赋诗助兴。

    夏相和文相两人作为文官之首,原本是相互谦让的,让着让着就让到了年轻一代,夏相还特意恭维文相之孙文佳,文相也是老狐狸了,知道夏相别有用意,于是就提议让年轻一代的人相互比拼一下,首当其冲就是文佳和夏家的那一个少年。

    文佳倒是显得很从容,准备一番后走到场中缓缓念着:

    今夜同醉庆新朝,诚望龙颜笑著诗。

    置酒宏开千万态,玳筵今秋想灵符。

    锦衣朝回传千首,休诉初开似驯鸥。

    满堂文武才气中,国宴重开似瑶池。

    文佳念完,场中众人也不知是看文相的面子,还是真的觉得好,都纷纷叫好。

    “不愧是文公子,这首诗辞藻华丽,让人叹服……”

    “这瑶池二字可谓讲究啊……”

    ……

    就连夏相也说:“传神华丽,佳作。”

    文相更是老脸笑开了花地说:“各位过奖了,我们还是期待夏家公子的佳作吧。”

    听到文相这么说,夏相对着下方说:“迥秀,你也为各位大人吟诗助兴吧。”

    夏相话罢,一个少年从席位上站起走出,自信地说:“各位大人且看小子这一首诗如何:

    星夜开宴乐年丰。星唤朝欢谒圣颜。

    满地杰星伴紫薇,凤阳歌声赋胡都。

    昔日阑珊心胆破,华池草草尽贤臣。

    四海八荒何故乐?重启胡宴济万民。”

    当夏迥秀念完时,场中的人感觉就和文佳念完时不一样,一些人更是直接激动得自发评论起来了:

    “夏公子这首诗从景记事,既有今日盛况又有昔日阑珊光景,可谓面面俱到。”

    “不仅如此,从圣颜到贤臣再到万民,紫薇星下万民乐,更是对我胡国未来的展望。”

    “不错当为上上之佳作……”

    众人热闹的讨论着,期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有人喊着这是一首上上之佳作,这话一出明摆着夏迥秀要强过刚才被评为佳作的文佳。

    听到那番评论,场中一下子都安静下来了,都明白这话里的捧一杀一之意,文相顿时没了笑容。

    而这时,眼看场中无声,夏迥秀刻意说:“敢问各位大人,不知小子这首诗比之文佳公子如何?”

    夏相听到夏迥秀的话嘴角微微上扬,却是不说话地看着。

    而在夏迥秀发问后,场中各方都不敢说话了,文相这边的人自然不敢得罪文相,而夏相那边的人都心知肚明等着看文相这边如何回答,等着看文佳丢脸看文相吃瘪。

    看到大家都不敢评论,文相说:“佳儿从小就缠着我教他读书识字,每每有所得便洋洋得意,自以为地小看天下人,今日夏公子算是让他有了教训。”

    文相算是给夏迥秀一个答案:他赢了。文相的话让夏相阵营的人都暗中高兴得不得了。更有人看似是安慰文佳说:“文公子不必太在意,毕竟夏公子可算不得一般人,自小便是文采过人,更是多次被东山书院路过的先生在考校后邀请去东山书院学习。”

    “是啊,文公子放在凤阳年轻一辈已是数一数二的了。”

    ……

    这几位看似安慰文佳,实则却在捧夏迥秀,话里话外更是好像在说凤阳人才比过他们一样。文相及胡国旧势力这边的人都冷着脸,但又不知如何是好……

    许尛在座位上一直在偷笑,毕竟之前两人有过矛盾,如今看到文佳丢脸真是让人开心……

    就当许尛看着热闹偷偷笑着的时候,却不知胡铮将目光放在了他身上,看到许尛如此开心,胡铮和众人说:“各位既然有如此雅兴,又有文公子和夏公子珠玉在前,本帅也让小徒为大家吟诗助兴……”

    原本还在看热闹的许尛没想到胡铮既然会坑自己一把,这热闹看得看到了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