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夺舍扶苏开始 » 第146章 薛定谔的韩国

第146章 薛定谔的韩国

    秦嘉知道齐王田儋诛杀了公孙庆的消息之后,大怒,打算带兵北上,攻打齐国。

    不得不说,新楚国和新齐国这才刚刚成立,就继承了老楚国和老齐国相爱相杀的传统。

    这难道就是冥冥之中的传承吗?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出征齐国,项梁就带着人马打上了门。

    这一下,他再也没有机会去找田儋报仇了。

    ......

    话说范增离开下邳之后,日夜兼程,终于在一个小山村,找到了传说中的楚王后裔。

    他叫熊心,是楚国第37位国君怀王熊槐的孙子。

    当年,楚怀王与秦昭襄王在武关会盟,被秦王带回到咸阳扣押了起来。

    他在咸阳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秦王让他割让巫、黔中等郡,行蕃臣之礼。

    楚怀王大怒,宁死不从。

    后来,楚国因为怀王被秦国扣押,选择了另立楚怀王的儿子为新君。

    秦昭王知道后居然大怒,发兵出武关攻楚,斩将夺城大败楚军。

    战国流氓,名不虚传。

    被困在秦国的楚怀王也曾逃跑。

    比如,他曾经逃到赵国求救,但赵王畏惧秦国,不敢收留他。

    无奈,楚怀王又想去魏国求助,还未到达,在路上就被秦人追上,只能跟随秦使返回了咸阳。

    回到咸阳之后,他就病了,第二年死在了咸阳。

    他死后,秦人将他的尸骸送回了楚国。

    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对于楚怀王,楚国百姓还是很有感情的。

    如今,范增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他觉得这是一张好牌。

    如果使用得当的话,一定可能获得楚地百姓的认同。

    ......

    范增带着熊心返回下邳之后,项梁十分的高兴。

    秦嘉已然拥立新的楚王了,如果他再不行动的话,红利就要被别人吃光了。

    项梁初见熊心,只见此人身材消瘦,肤色黝黑,眼神中满是胆怯。

    他十分满意,在他看来熊心长期过着卑贱的生活,性格柔弱,没有什么见识,应该十分容易控制。

    可他却忽略了熊心胆怯的眼神之后,藏着的熊熊烈火。

    这个人,绝对不想他所表现的那么简单。

    他的祖先是楚国的王,曾经主宰了大半个天下,他又怎么会是甘于受人摆布呢?

    如今的表现,不过是初次见到项梁的伪装罢了。

    项梁提议,事不宜迟,明日就让熊心即位称楚王。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如今陈胜已亡,楚国无主,谁能率先扛起楚王的大旗,谁就能继承陈胜的政治遗产。

    要知道,陈胜败亡之后,各地的散兵游勇,仍旧不在少数。

    张楚政权逃亡的文臣武将,全都急切的寻找着下一个辅佐对象。

    范增提议说,让熊心仍称楚怀王。

    一者,他是楚怀王之孙,继位楚王名声言顺。

    二者,楚王对楚怀王很有感情,用他的名号,能够很好的激起楚人对秦人的仇恨。

    他的这个建议很好,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认同。

    就这样,楚怀王熊心仓促上线了。

    都城设在了盱台县,这里处于项梁掌控土地的中心位置,远离前线,十分的安全。

    之前归顺项梁的陈婴,他早期的入股投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被项梁任命为了楚国的上柱国,给了他五个县的封地。

    ......

    项梁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楚王的名义,向外发布了诏书。

    申明楚怀王才是楚国唯一的主人,让大家赶紧前来投奔。

    不论是献城的还是带兵前来的,全都重重封赏。

    封赏高到令人窒息。

    在做完这件事之后,他率领着全体大军,向西出发了。

    他们之前的驻地在下邳,这里距离项氏家族的老巢下相很近。

    族中许多人都赶来相助,如项声、项它等,项梁对军队的掌控力大大加强。军队的士气也更加旺盛。

    这是军队,名义上楚军,实际上无异于项氏家族的私军。

    秦嘉原来一直在东海郡内游荡,后来和景驹联合,占据了彭城。

    彭城是东方重要的军事据点,正是因为占据了这里,景驹才有底气称王。

    一山不容二虎,一个楚国绝容不下两个楚王。

    在项梁看来,攻打秦嘉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比攻打秦军还要重要。

    只有灭亡秦嘉手里的这个楚王,自己手里的楚王才能值钱,才能获得政权的绝对合法性。

    这些反贼,是真的喜欢内斗。

    ......

    不得不说,项梁现在手下猛将如云,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

    大军到达之后,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打败了秦嘉的军队。

    双方的段位相差太大,项梁还没用力呢,秦嘉就已经倒下了。

    绝对的势力碾压。

    秦嘉和景驹狼狈逃窜,在胡陵这个地方收拢败兵,打算再战。

    这次,他们只坚持了半天,又大败,两个人双双被擒,随即被项梁以“逆无道”的罪名诛杀了。

    楚地豪杰看到了秦嘉和景驹的下场,全都不寒而栗。

    从此,再无人敢于项梁争锋,熊心也坐稳了楚王的宝座。

    项梁夺得了彭城之后,便楚怀王迁来了此地。

    彭城取代了盱台,成为了楚国的都城。

    ......

    定都彭城的楚国政权,形势越来越好,逐渐掌控了原来陈胜的地盘和势力。

    章邯万万年没想到,他刚刚费尽心力灭掉的楚国,被一群江东来客轻轻松松的重建了。

    不过,他目前还顾不上这里,他正在集中兵力攻击魏国。

    楚怀王,已经是六国复辟战争当中的第四个楚王了。

    他名义上是楚国的君主,实际上,楚国的大事,全都决于项梁。

    他不过是项梁豢养的一只金丝雀罢了。

    对此,他十分的不甘,似乎暗中谋划着什么。

    这一日,一位美貌却多病的男子在项伯的迎接之下,来到了彭城,求见楚怀王。

    这个人就是张良。

    自从上次出场之后,张良已经好久没在书中出现了。

    这些日子,他没闲着,一直在为复兴韩国而奋斗。

    起初,他在陈胜处,求得了一些人马,带着他们返回了韩国旧地。

    也不知道是韩国民众太弱鸡了,还是张良的能力不行,他在那折腾了几个月,愣是没能成功。

    章邯大败周文之后,他更是被赶出了韩国故地,如同丧家之犬。

    真白瞎了黄石公的《太公兵法》了。

    之后,张良颓废了一段时间。

    他的身体不是很好,经此大败,元气大伤。

    在得知项梁起兵,立楚怀王的消息之后,他立刻赶来向项梁求兵。

    在复兴韩国这件事上,他是认真的,付出了全部心血,却一直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他自己在韩地折腾了很久,却啥事也没干成。

    张良的能力毋庸置疑,只能说是还没有遇到明主吧。

    一个好的主公太关键了,举个栗子:没有刘备,关羽和张飞屁都不是。

    而本该属于张良的主公,被扶苏派去了西域。

    ......

    因为和项伯的关系,张良来到彭城之后,受到了项梁的热烈欢迎。

    张良也知道,楚怀王不过是一个招牌,很好看很招摇,却没有什么用。

    楚国的事,还是得项梁说了算。

    于是,在觐见楚怀王的时候,他只字未提复韩的事情。

    直到单独面对项梁,他才提出了这个想法。

    “如今六国当中,唯独韩国尚未复国,韩国诸公子当中,横阳君韩城最为贤明,可立为王。”

    “项公,您已立楚后,如今再立韩王,树立党羽,岂不美哉!”

    韩成是韩国宗室后裔,被封为横阳君,与张良关系甚密。

    这次也和张良一同前来,向项梁借兵,企图恢复韩国。

    楚国不像秦国那样,试图兼并天下。

    他们目前的战略意图,就是恢复之前列国分立的局面。

    在这种国家关系当中,小国要服从大国的命令。

    一个强盛的国家,甚至能够决定另一个国家的王位继承。

    之前齐王田儋责怪秦嘉不请示齐国而立楚王,就是这个道理,绝不是无理取闹。

    现在,对于张良提出的这个请求,项梁还是很感兴趣的。

    韩国故地,位于秦楚之间。

    如果能够恢复韩国的话,就等于在两国之间建立了屏障,这对楚国是有莫大好处的。

    再加上项伯一直在旁边煽风点火,项梁很痛快的答应了张良的请求。

    楚、燕、齐、赵、魏都已经重新建立了,唯独韩国没有恢复。

    这合适吗?这不合适!

    于是,项梁给了韩信千余人,立韩成为韩王,任命了张良为韩国的司徒,令他们向西进攻,收服韩国故地。

    这次来楚国的任务顺利完成,张良和韩成两个人带着兵高高兴兴的走了。

    他们回韩国故地之后,很顺利的攻下了几座城池。

    韩国有了土地,有了军队,有了韩王,虽然姗姗来迟,但总算是复国了。

    韩国复国之后,同样继承了老韩国的传统,弱鸡属性不改。

    张良他们夺到手的城池,全都被秦军夺了回去。

    韩成和张良,带领着几百残军,退入了颍川郡的山林之中,彻底沦为了散兵游勇。

    他们东躲西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试图重新夺取城池,建立韩国的统治,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事实证明,没有了刘邦,张良他不行。

    韩国好像复国成功了,好像又没有复国成功。

    薛定谔的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