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夺舍扶苏开始 » 第172章 怀王者,吾家所立耳!

第172章 怀王者,吾家所立耳!

    就在沛县的百姓已经跑的差不多的时候,章邯和宋义的军队在这里相遇了。

    他们各自扎好营寨,开始相互的试探。

    传统的战争模式都是这样的。

    战争的双方通过不断派出小规模的人马相互攻击,寻找对方的弱点。

    直到一方已经找到了对方的弱点,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战争总是旷日持久的。

    章邯是目前天下的第一名将。

    论战功,现在还能出现在战场上的人,应该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他的战功更多。

    这样说比较严谨,可以排除秦国的某位老将。

    章邯的能力自然是不容置疑的。

    楚军的统帅宋义,他虽然名声不显,但熟知兵法,能力超强。

    从他预见到项梁之败和提前押宝楚怀王这两件事上,可见一斑。

    自从来到了沛县之后,他的排兵布阵丝毫不输章邯。

    这两个人,居然打了个五五开。

    你一下我一下,谁也不能奈何谁。

    就这样,宋义居然成功的将章邯挡在了沛县。

    ......

    战争的双方并未进行任何大的决战,只是不停的进行着小规模的交战。

    时间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

    算一算,从自从双方在沛县对峙起,已经足足四十六天了。

    整整四十六天,章邯未能前进一步。

    楚国许多人都十分的高兴,他们认为章邯打不过宋义。

    他们对于时局的判断十分的乐观:接下来,宋义一定能大败章邯,胜利是属于楚国的。

    阻挡了章邯四十六日,听上去,似乎是楚国军队取得了胜利。

    事实上并非如此,

    章邯之所以没能前进一步,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发动大的进攻。

    他可不是杨端和那样磨磨唧唧的将领。

    章邯统军,速来以快如闪电而闻名,可以说闪电战就是他发明的。

    之前他攻灭张楚的时候,从进入张楚国境到攻下陈县,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现在,一个小小的沛县怎么可能阻挡他的脚步呢?

    不过是他故意放慢了脚步罢了。

    他之所以不急着进攻,是因为局势发生了变化,今时不同往日了。

    过去到处都是叛乱,他这个救火大队长,自然要速战速决,因为别的地方还等着他呢。

    现在,天下的叛乱之火逐渐平息,反贼们已经走下坡路了。

    时间有利于大秦。

    章邯不需要着急进攻,他要做的就是等。

    等待英布、彭越等人的军队从背后进攻楚国。

    到时候,三方夹击,楚国必败。

    ......

    楚军中自然有人看出了这一点,比如项羽和范增。

    项羽对宋义说道:“现在章邯就是想要故意拖延时间,我们不该让他得逞。请疾引兵与之决战,将军击其右,我攻其左,破秦军必矣。”

    闻言,宋义摇了摇头,笑道:“被坚执锐,我不如你;坐而运策,你就不如我了。我自有打算,将军无须多言,只管听从我的命令就好。”

    无论项羽如何劝战,宋义就是不听。

    他称自己有着全盘的打算,等到时间成熟,定能全歼秦军。

    他告诫项羽,不能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不能为了给项梁报仇而一味的求战。

    要把眼光放长远些。

    项羽悻悻而归。

    他越想越气,跑去找范增,愤怒道:“亚父,宋义拖延不前,分明是害怕章邯了。再这样下去,楚国就要亡在他的手上了。”

    范增也明白现在的局势对于楚国非常不利。

    宋义在等什么,他十分清楚。

    之前宋义给齐国送去了书信,约他们攻击章邯的后方。

    他是在等着齐国的军队带来了。

    范增骂道:“宋义小儿短视,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安待他人乎?”

    他一把抓住了项羽胳膊:“宋义非社稷之臣,能救楚国的,只有将军了!”

    项羽愕然:“我?”

    随即他深施一礼:“我该如何做,请亚父教我!”

    范增凑到项羽耳边,小声的说着什么。

    项羽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他听然范增的话,想了一会儿,终于下定了决心,道:“就依先生之言,我这就去准备。”

    范增望着项羽离去的背影,喃喃说道:“现在能救楚国的,只此一人了。”

    ......

    第二天,宋义在大帐中举行晨朝,和众将议事。

    就在“晨会”顺利进行的时候,项羽突然发难。

    他拔出宝剑,一剑斩下了宋义的头颅。

    事情发生的实在是太突然了,众人全都没反应过来。

    刚才还在高谈阔论的宋义,转眼之间,就成为了一具无头的死尸。

    大帐内众将哗然,纷纷拔出了宝剑。

    “项羽,你想干什么?”

    “你要造反了吗?”

    “快来人!”

    项羽见状一笑,高声说道:“宋义阴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范增站起身,环视众将,声音不怒自威:“不错,老夫可以做证。”

    众将你看我,我看你,全然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范增说他能证明项羽的话,谁又能证明他呢?

    这两个人分明就是串通谋反。

    见众人不吃他们这一套,项羽的脸色沉了下来:

    “怀王者,吾家所立耳!现在我诛杀逆贼,谁敢不服?”

    他一挥手,大帐外出现了许多士兵。

    显然,如果众将不顺从的话,一个都别想活着走出大帐。

    ......

    营帐内的许多将领,都是昔日项梁的部下,只是后来迫不得已,归顺楚怀王和宋义。

    现在,项羽站出来杀了宋义,他们自然乐的重回项氏门下。

    “首立楚者,将军家也。我们愿意听从将军的命令。”

    “没错,宋义阴谋叛楚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如今将军杀宋义,是为楚国诛乱!”

    “谁不听从将军的命令,他就是宋义的同党,我们绝不饶他!”

    一时之间,大部分将领都选择了站队项羽。

    项氏家族根深树大,楚怀王和宋义虽然夺权成功,但很难彻底消除项氏的影响。

    除非来一次大清洗。

    这些人心向旧主,项梁虽然死了,项羽现在站了出来,他们自然也是拥护的。

    宋义已死,军中的范增等人全都愿意听从项羽的命令,其他人也就不再反对了。

    一颗枯死的树,不值得众人为它浇水施肥。

    就这样,项羽被诸将拥立为“假上将军”,顺利掌控了所有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