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夺舍扶苏开始 » 第212章 王翦之死

第212章 王翦之死

    秦二世时刘季凿空,西域始通中原。

    其地共有大小国家三十六个,大多定居,有城郭田畜,不是匈奴那样的游牧部族。

    他们大多定居在沙漠绿洲之中,可以统称为绿洲国家。

    其地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幅员辽阔。

    从大秦河西四郡,出玉门、阳关两关,前往西域有两条道路。

    南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沿着沙漠南缘绿洲而行,至莎车、疏勒;

    北道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过龟兹,西行至疏勒。

    总是全都是沿着水源、绿洲而行。

    此次,西域诸国受到了冒顿单于挑拨,胆敢对大秦不敬,这无疑是大秦不能接受的。

    要知道,扶苏早就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后花园了。

    小小的大宛,居然敢截杀秦使,抢夺财物,这无疑给了扶苏用兵的理由。

    近几年,大秦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国力一日强过一日,一派盛世气象。

    黔首百姓们国家自豪感十分强烈,军队中求战的呼声甚高,全都想着建功立业。

    大宛袭杀秦使的消息,在扶苏的授意下,在大秦国内广为传播,极大的激起了国民的战争情绪。

    天下臣民纷纷上表请战,甚至自愿捐款加税,支援国家的对外战争。

    看到这一幕,扶苏十分满意,顶尖的政治家,总是能够将天下民心玩弄于股掌之中。

    他感慨道,“大秦韭菜皆如此,何愁大事不成啊!”

    ......

    秦二世九年夏五月。

    大秦的军队在王离的率领之下,正式走出阳关、玉门,杀向西域。

    此次,王离共统兵十八万,随行携带了牛二十万头,马十万匹,驴、骆驼等各数万,用以携带粮草辎重兵器弓箭等。

    战争的花费是无底洞,仅仅这些远远不够。

    大秦西部二十郡,全都要为大秦运送粮草,一时之间,天下骚动。

    此外,大秦军队每到一处,都会要要求当地小国献地臣服,归顺大秦,并且要为大军提供粮食。

    征服之路,从来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王离大军到轮台,轮台不下,不愿意归顺大秦,于是秦军攻数日,屠之。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万里征伐,利在速战。

    十八万大军的消耗十分巨大,西域的粮食产量本就有限,想着以战养战根本不可能。

    大秦要维持如此漫长的供给线,难度可想而知。

    可以说,前线将士吃到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大秦子民的血泪。

    就在王离在西域火速进军的时候,咸阳发生了一件大事。

    王离的祖父,大秦的太尉王翦去世了,大秦失一国柱。

    王翦是始皇帝时期的老将了,秦并六国,王翦的功劳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他具有很高超的政治指挥,功成之后,急流勇退,逐渐淡出了大秦的政坛。

    在扶苏继位之后,任命他为大秦的太尉,给了他极高的政治待遇。

    太尉之职,位高权重,绝非人臣可以担任。

    王翦也深知这个道理,以年老体弱未有,从不过问朝中之事,安心给扶苏当稳定军心、政坛的吉祥物。

    如今的大秦帝国,王家和蒙家是当时无愧的帝国栋梁,左右庭柱。

    扶苏对他们十分信任。

    王家可以算是大秦第一将门了,王翦之后有王贲,如今他的孙子王离也已经成为了扶苏倚重的大将。

    如今,这位老臣离世,大秦朝野无不伤感。

    扶苏给了王翦最高的葬礼规格:

    陪葬始皇陵,配享太庙,绘像圣灵殿,这在大秦从未任何臣子享受过如此待遇。

    此外,扶苏令左右丞相为之治丧,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梓宫、便房、黄肠题凑、金缕玉衣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

    王翦下葬之日,扶苏亲临,他发表演说,肯定了王翦的一生,算是盖棺定论。

    最后,扶苏甚至伤感落泪,称王翦的离世为大秦之国殇。

    相较于同时代的人,王翦已经算是一位老寿星了。

    作为最容易被君主猜忌的统军大将,他懂得进退,是个装糊涂的天才,这无疑是所有君主都喜欢的臣子。

    老将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王翦的离世,也意味着始皇帝时代终于彻底的翻页了。

    一个崭新的时代,红日初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