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夜雨竹书 » 第一章 造反事件

第一章 造反事件

    竹书本纪·列国篇(节选):

    “今天下并分,混沌初始,乃明、越、北夏三大国也。海上兼有北周、东魏二小国。明位于东南,北夏横贯于漠北之广袤大地,越在其间,半临海。就中诸戎掺杂,小国纷立,时有争疆土等事发生。则明历八一零年始,当政丞相率军西征。而朝内则不少居心叵测之辈,多闲碎细语,然终难撼其地位。”

    秦望坡之役的最新消息,像一只翱翔的灰翅雁鸥,穿越重重云彩飞回了明国的中土大地。

    距边境最近的逑州,大片土地荒芜,草树稀少;但渐渐有了灰色的小城镇和村庄,溪语泉声,缕缕炊烟飘散。一条渭河贯穿半面国土,犹如一条翡翠丝带;而到怀州时,街巷层叠,市井间对此的谣论,也宛如雨点般密密麻麻的增加。

    “喂,你们知道吗,丞相最近攻陵中时,有一伙不知从哪冒出来的鬼影,居然声称要拦阻他对那个叛徒程志晚执行军法!”

    “真的?那左大人什么反应?”

    “他愣了几下,但还是下手了。然后,那几个人竟像幽灵似的渐渐消失了!没错,一点踪迹都没有,特瘆人!特恐怖!听孙家二嫂说,还放了一群吃人的喇喇骨下来……”

    “唉唉,讲啥子咧,要俺说最瘆人的还是丞相的反应啊!你想想,人家干仗都干半辈子咧,杀贼刨骨头那么多次也没眨半下眼睛,怎么这次惊成这样?很明显,一定是他杀伐过重,人家是死了的兵曹来讨命债的!……”

    人们谈论着,质疑着。然而,所有的情绪和言论都在一片黄叶秋风的尽头重归寂静。位于国土西北边,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那里是明国永春宫。

    中轴线上三殿依次为昆华门、明殿、太极殿,为祭祀礼仪,平日朝议之所用;左右两偏殿为处理政事,后方有御花园。再往后,便是常春宫和永华宫等嫔妃皇子居所。现在,里面的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御事主簿忙着整理堆积成山的卷轴,其中大多是来自前线的消息。黄门侍郎跑来跑去递送着各种外物品。虽是不上朝的日子,却有两位大臣在偏殿低声交谈,说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一位身着翻领窄袖红色马褂的侍卫在永华宫一带走过。他在执行晚巡,而现在宫外却基本没什么人,静悄悄的。但当他走到静涵轩门口时,特意推开朱红的宫门一条缝,朝里面望去。

    “公主殿下?”他叫道,“你在哪里?”

    里面幽静无比,没人回应。

    ——他迅速扫视一圈,最后将目光聚焦到了房梁上方。顿时,他板起脸,叫起来。

    “快下来!你会摔断腿的!”

    房梁上传来了银铃般的笑声。在那里,正坐着一位玲珑可爱的小姑娘,身上穿着水蓝色的圆领袍,领口上绣着金色的花纹,一头棕色的秀发飘逸地散在四周,嘴里还悠闲地嚼着一根麦草。

    “上官大人啊,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我只是运动运动,能安全上去自然就能安全待着。”她开口了,但语气十分老成,与容貌不符。

    “——还安全!那上面前不挨墙后不着地的,万一摔下来……”

    不等他说完,小姑娘就慵懒地站起身,朝主梁的另一边走去。她先灵活地用手抓住屋顶的榫卯接头,再用脚钩住略有些掉漆的柱子,一蹭、一移,便一口气下了来,敏捷地像一只蓝蜥蜴。

    上官黎生一个箭步冲上去。这位小姑娘,是当朝位列第二的公主,皇帝与德妃所生,名叫楚临风。眼下她才十二岁,没有多余的爱好,偏喜欢爬树和爬房梁等攀爬类高危运动——去年刚把前院黄桦木枝上的斑鸠窝卸下来,今年端午又给定风阁每个翘角都挂上了菖蒲。还有上个月,有一天晚饭时间她的丫鬟找她不着,害得黎生等廷前侍卫全体出动,才发现公主大人正坐在永华宫顶思考人生——在夕阳的映照下,她就像一只鹭鸶,静默地坐着。

    对此,黎生十分无奈。他知道楚临风虽看上去爱好幼稚,实则十分早熟和聪明。她被人看见的爬房活动只是少数,背地里已经不知爬了多少回。不过皇帝楚长恒成天忙着国家的事,也没时间管她。

    他把楚临风上上下下地检查了一遍,确认她毫发未伤后半是嗔怪半是怜爱地点了一下她的脑门。“再这样下去,你父皇会砍了我脑袋的!你那几个丫鬟姐姐,如意、宝琴、香炉她们不管你吗?怎么这点儿一个人都没有?去干吗了?”

    “我怎么知道嘛。听说是今天上头的安排变了,你是不是因为午觉睡晚了没听到?”

    “怎么可能……”黎生气沮,伸手去挠她脖子。“只不过是仪鸾司的人临时找了我一下而已!”

    谁都不知道,这时西宫门隐约开启,一小股黑烟般的人马正在暗暗行动,又有几个身影加入其中。

    “——不过说实在的,平时爸爸就不怎么管我,现在更是冷清了。”临风突然收起笑颜,感叹道。“如果妈妈还在,那该多好……”

    黎生一愣。德妃几年前就去世了。“小孩子,不要那么伤春悲秋的。”

    临风突然又绽开狡猾的笑容:“谁伤春悲秋了?其实现在也不错,我还能自由自在的。”她仰起头看天:“……长大后,我一定要跑到更高的地方去,让所有人都看到我!”

    这句话掷地有声,黎生十分震惊。一阵风吹过,院子里一片沉默。

    临风一摆衣裙:“上官大人,谢谢你来这儿,你继续去执行工作吧。”

    她刚起身,就听静涵轩外隐约传来了呐喊声。这声音越来越响,还夹杂了杂乱的脚步声。很多丫鬟婆子和小太监四处乱奔,大声呼喊,一时间,安静的院子里风云四起,一大堆杨柳叶嗖嗖被卷到了空中。

    只见两位衣冠不整的丫鬟——香炉和宝琴推开宫门,跌跌撞撞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恐。“……上官大人,原来你还在这里,赶快带三公主离开这里!外面……外面有……”

    黎生嚯地站起:“你俩冷静下来说清楚点!外面有什么?怎么被吓成这样?”

    香炉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一群黑衣黑褂的家伙,从西边,骑着马跑来了!看样子,像是……丞相府……缘廷尉的人造反杀来的!”

    不过,也无需她解释了。——比疾风更迅速,比天雷更使人促不及防,静涵轩的宫门哗一声被撞开,门口的洗漱台被撞到一边。七个乌云般的身影直直闯入宫内,前三后四,穿窄腰披甲夜行服,胯下黑马仰头嘶鸣,人人手中一柄银中透紫的斩马刀。霎时一股阴冷强劲的风贯满了碧涵轩,一切都像是慢动作似的恍恍惚惚不真实。

    黎生在外面下人的尖叫声中努力稳定自己的情绪。这一切都是那么突然,那么让人如天雷贯顶,可他既然承担了廷前侍卫的责任,就必须把平生之所练都倾泻而出,对抗这疑似造反而来的不速之客。“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来到此处?”他拔剑出鞘。

    对方没有回答。嗖一声,一柄六寸长的峨眉刺直直飞来。黎生回手挡开。接着是从左边杀来的暴风雨般的上下猛攻,他转变手腕,依次挡住,渐渐往后走了好几步。刀与剑架在一起,可刀上不止有剑的技巧,更有他没有的压倒性的力量。

    黎生暗自用力,一边心生计策,朝香炉喊道:“怎么只有你们俩在?如意呢?”

    香炉早已吓得蜷在桌子后面,这时竟会了意,哆嗦着道:“找……皇上去了!”

    后面人愣了愣,随即醒悟。一道冷峻的声音传来。“就这点雕虫小技,还妄想蒙过我们?”

    后方身影纵身跃起,向后滑去,一把刀凌空飞来。

    红色的油纸包成的世界。

    楚临风此时正以一种奇怪的姿势卡在屋顶的方形描花大宫灯里,皱眉,微微发抖听着下面的动静。刚才她一看不好,身体的本能就被激发了出来,——又爬到了房梁上,实在慌不择路,便躲在灯笼里。头顶边框,手撑烛台,也不知这个向来用作装饰品的灯笼是否能承受这样的重量。

    下面传来了惨叫声。她浑身一抖,灯笼晃了几晃。

    “谁!”

    七支连珠暗弩同时举起。

    此时倒在地上一片肆意横流的殷红之中的黎生,心神已近乎绝望。眼前渐渐浮现起黑色,耳畔的声音也显得飘浮不定,只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淹没了所有。

    “临风……你……要平安无事啊……”

    脚步声无情地从他的耳旁踏过。缘廷尉们似乎终于放弃了抓捕。“走吧!应该不在这里,那么小的孩子不可能爬到房梁上去的。”与此同时,临风的胳膊也几乎撑到了极限。一阵阵酸麻涌上来,她终于支撑不住,从灯笼下面的开口处滑落。

    ——谁都没想到,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一掠灰色的身影飞驰而来,接住她,跟她一起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