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投影通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王朝 » 第十四章 收复台湾(上)

第十四章 收复台湾(上)

    【书接上文,康熙十七年,吴三桂中风病亡,清军展开全面进攻,一场历时八年,战火烧遍大半个中国的大动乱,终于被平定了。

    康熙帝得捷报后,写了一首《滇平》诗,以表达心中的喜悦和感慨。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矜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康熙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681年十二月二十日,康熙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宣捷中外。三藩之乱的平定,对清王朝来说,是基本实现统一大业,确立稳固统治的一个重要标志......】

    皇太极:“哦豁,我大清完成统一并且稳固王朝统治了。”

    顺治:“秒啊,玄烨不错。”

    蔡东藩:“自古藩镇,鲜有不生变者。撤亦反,不撤亦反;与其迟撤而养旤益深,不若早撤而除患较易。清圣祖力主撤藩,正英断有为之主。洎乎仓卒告警,举朝震动,圣祖独从容遣将,镇定如恒,且不允索额图之请,自损主威,圣祖诚可谓大过人者。康熙帝为有清一代英主,三次亲征,卒平朔漠,挞伐之功,未始不盛。”

    梁启超:“圣祖尤笃嗜,召西士南怀仁等供奉内廷。风声所被,向慕尤众。”

    吕思勉:“圣祖是个聪明特达的君主。他乐于求学,勤于办事。于天文、地理、律历、算术……学问,多所通晓。又颇能采用西洋的学问。……他能励精图治,确是实在的。……能俭于用财,也确是真的。所以当三藩平后,国内已无战事,政治亦颇清明,百姓就得以休养生息。”

    柏杨:“玄烨大帝,大清帝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年轻气壮,有刘邦豁达大度的胸襟和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智慧。”

    高阳:“与唐太宗均是第一流的君主,其个人修养和道德言行也是无可挑剔。论述缺点时,谓其晚年因传位而至吏治渐坏。”

    朝鲜肃宗:“节俭惜财,取民有制,不事土木,民皆按堵,自无愁怨”。

    白晋:“具备天下所有人的优点,在全世界的君主中,康熙帝应列为第一等的英主。康熙皇帝的孝顺和感恩是如此罕见,他因此获得了举国百姓的尊敬和拥戴。”

    伏尔泰:“北京的耶稣会教士,由于精通历算而博得康熙皇帝的欢心,以致这位以善良仁慈、行高德美而驰名遐迩的君主,准许他们在中国传教,并公开讲授基督教义。”

    内藤湖南:“康熙帝是个对西洋学术非常感兴趣的人,又有统一各民族的雄心,因此,绝对不是只尊重中国学术的人,在尊重中国学术的同时,对西洋的学术也很尊重,大量地使用西洋人。”

    明治天皇:“康熙皇帝,上国圣人!”

    曾国藩:“我朝六祖一宗,集大成于康熙。而雍乾以后,英贤辈出,皆若沐圣祖之教,此在愚氓亦似知之。其所以然者,虽大智莫能名也。凡前圣所称至德纳行,范无一而不备。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王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律途。后来高才绝艺,终莫能出其范围。”

    康熙:“过奖过奖!(* ̄︶ ̄)”

    玄天教主:“咳咳,别刷屏了,继续看投影,下一个榜单有康熙大帝,你们再去夸!-_-||”

    【当解决国内外,三藩之乱,准噶尔蒙古部,以及来自北方沙俄的侵扰后,收复台湾之战,开始了。

    台湾自古以来就与大陆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统一是必然的趋势,特别是自元朝以来,台湾直接归于中央政府管辖。

    明天启四年,即公元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部队登陆大员,开始占领台湾。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南京,惨败而回。

    郑军元气大伤,郑成功感到清朝统治逐渐稳固,而郑军困守厦门,孤岛粮草匮乏,难以提供数万大军给养,开始思考取得另外的根据地以为整补。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赤嵌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

    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

    赤嵌的荷兰军队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

    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

    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清朝入关之初,因忙于统一战争,无暇顾及台湾。

    自从康熙以来,清朝内地的反抗逐渐平息,清王朝政局趋于稳固,而在台湾的郑氏则时刻想侵扰清政权。

    郑成功收台的次年即病逝,继位的郑经利用康熙初年三藩之乱的机会,渡海西攻清朝福建、广东沿海。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发起的叛乱,以提供战船给郑经,换取出兵,郑经应允此事。泉州、漳州、潮州陆续投靠郑经。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广东尚之信再次遭郑军击败,只得加入三藩反清阵营,并将惠州割让给郑经。三藩之乱后期,清军逐渐占据优势,郑氏在闽粤沿海的势力开始被驱逐出去。

    一方面,郑氏不断对东南沿海的侵袭影响到清朝东南赋税之地的稳定,同时也不利南方民心的稳定;另一方面,台湾的郑氏也被认为是明朝正统,成为反清复明的最后基地。台湾继续孤悬海外,不利多民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和统一。因此,清朝收取台湾势在必行......】

    评论区

    郑成功:“我怎么有种不祥的预感......”

    郑经:“......”

    雍正:“当然是因为台湾被收复了[狗头]。”

    忽必烈:“一个跟琉球岛差不多的不毛之地,有什么好取的。”

    蔡东藩:“当然是他的战略价值和政治因素。”

    玄天教主:“安静!不要剧透,好好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