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何来太平的江湖 » 颖北教育篇

颖北教育篇

    秦业,潘源一行人刚来到颖北都城开阳。行至府上,有朝中太监前来传话:“奉天成运皇帝诏曰:“原颖南通判潘源因颖南失守而走,现由上级中央决定,委派潘源为海岛知州,即日启程去往海岛。原颖南刺史秦业,因颖南失守而败走,今在颖北任职,降职为颖北团练使,钦此。””诏书潘、秦俩人脸色一个比一个差。

    “得了,我是没希望了,潘知州还好,至少升官了。”秦业道。

    “我可去你的吧,我在那鬼地方削破脑袋才好不容易出来,晃悠三年多又晃悠回去了。”潘源不悦

    晚上回家,潘源便和妻子整理行李,准备出发到南部港口乘船去海岛,突然潘喜安突然闪了出来,给咱们的老潘吓了一跳。

    “爹,咱们这是又是去哪儿?”

    “啊………爹刚升官一级,现在准备公费旅游嘞,咱们明天去海岛度假一段时间,你还没去过海岛吧?爹带你领略你的故乡根源的风土人情。”

    “好耶,去海岛玩喽!”

    潘源支开潘喜安后,对妻子重重地叹了口气,“花儿(妻子小名)重回咱俩的故乡吧!还会说海岛话的语式吧?”妻子王氏缓缓地点了点头,脸颊早已被泪水浸透………

    潘氏一家被送走后。秦业也愁眉不展,前一日他夫人的一番话让他倍感忧虑。

    “哎!老公,孩子的学籍是不是从颖南转到颖北了。”

    “这是当然。”

    “那他现在就是颖北籍的考生了?”

    “对呀!”

    “坏了坏了,颖北是考试大省呀!现在中央推出入试分数制,每个省份录取分数线都不一样,之前咱们在颖南教育程度差,录取分数低,现在到了这里分数线直线上升,这以后不是多了一个教育大关吗?”

    “哎呀!最近一直忙着定居你不说这事儿我差点给忘了,别人都流行考前大移民,咱们可好,反向移民到学习压力大的地方了,不过这也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明天我去学府教育中枢打听打听情况,看能给咱孩子安插到重点班不?”

    次日清晨,秦业便疾步走向学府,学府还有半个时辰才开门。秦业暂时没有事情,只能左右盼望,忽然他注意到挂着门前的一条条横幅与宣传标语。标语上写的大题都是:“大力支持中央推行分数录取制、坚决履行中央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指示方针。”诸如此类。

    紧接着一些话语逐渐让秦业感到些许不适,甚至顿感毛骨悚然。“学生跃龙门,要么成龙否则咸鱼终生。学生不入试,留此头何为?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满分在人间。”

    “妈的,这也太阴间了。”秦业属实为颖北考生感到不易,他以前是在京城长大并接受教育的,自推行分数录取制以来,关于颖北的难他只是听说,由于跟自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并没有太多体会,如今他从这些话中或多或少体会了考生的不易。正在这时,学府大门缓缓打开了。

    秦业走到开门人前,缓缓问道:“老先生,今天里面的大人是否有空。”

    看门老头缓缓抬头道:“等着。”便走入里面。

    过了一会儿领着一位做官模样的人出来了。

    “在下乃当地学府管理管先生由真宗直接任命。”

    “哦,前朝皇上……”秦业低头皱了一下眉头,随即抬头道:“在下新任当地团练使,前日已与知州朱大人相应,今天来此是为……”

    “孩子入学问题”管先生接到话题:“快请进吧,先生乃前朝元勋,我当年早闻尊大名,只恨奸臣当道,无以为力。孩子的入学我来操办即可。”

    “承蒙先生厚爱,只是我要孩子较晚,之前他只在颖南受教育,那里经济落后,学风较差,如今到了这里……可否给他插入重点班?”

    “嗯………如此也是甚好,只是恐怕学费可能稍微要贵一些。”

    “哦,不知这是为何?”

    “害!别提了,我们前一阵子从全国各地搜集了一些优秀教师,说是老教师,说白了就是一帮屡试不中的酸秀才。只是国家现在提倡教育界的工匠精神,专门给他们颁发了资格证书,他们以此再培养一批新生代教师,时间长了这些人便逐渐从自卑变得自傲(毕竟有了多年经验)自居老先生?哼!”

    管先生看了眼秦业,正色道:“惭愧,有些失态了。反正他们负责教重点班,新人教普通班,时间长了,老先生们居然觉得不公平了,觉得自己理应拿多一些,那也无可厚非,他们业绩确实好,只是一开始各班学费都是一样的,他们这样做,我们为了学生教育公平就还按原学费,之后从新人教师中扣去三分薪水加与老教师,可之后新人们为此要闹罢工(真一帮子难缠的酸秀才,从来都是如此)我只能恢复薪资待遇平衡,适当提高重点班学费,既做到不扣新人工资,又给老人福利。”

    “那贫困户受得了吗?”

    “可以,现在有政府补贴制度,老朱也是好人,一遇到家境贫寒但成绩较好的学生,立马拨款补助救济。还有每年奖学金,助学粮评选”

    “那就好,不过那些评选应该跟我家孩儿没啥关系了……”

    “哎呀,不能这么说,谁也不知道未来咋样呀!颖南颖北用的是一套教材与课程体系,所以孩子应该适应较快,你是不知道前一阵子来了个楚人,哎呦,教材与理念与这里格格不入,来这里前两个月咋都不适应,小心思差点寻了短见。好在第三个月认识一位同学,相谈甚欢,逐渐成了知心好友,才走出阴霾,现在成绩直线飙升,所以谁也不知道未来咋样呀,要乐观面对。”

    “也是,也是…”

    入学教育的事情办妥后,管先生闲聊道:“知道吗?前一阵子京城那边女人们闹女权运动,听说过一段日子要让女孩子们上学。”

    “成了?”

    “官府好像已经让步,准备来年三月实行,唉,你说让那些女娃受这些苦是为何?找个人家嫁了不好吗?不过安稳的日子,来踏入教育这个大炉锅里受啥罪?”

    “既然,这个通过了,不久做官机制也会发生不少改变”秦业道。

    “为何呢?”

    “你想呀!读书为了啥?难道为了更好地种地纺织?女孩子书读得多了目光自然变得长远,她们就会有更多想法,早晚也会有更多女官员”秦业认真地说道。

    “唉,想法想法,要那么多想法干吗呢?好的想法兴许是好的,只怕有些孩子年少懵懂,学了些半半拉拉的思想残渣,误入了歧途耽误终生,女孩儿在某些方面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指引,还是十分弱势的,那样的话如果一直下去,结局会比一个一事无成的老单身汉混得还惨。”

    “…………”

    “…………”

    “……………”

    “………奥对了,明天教你的孩子来见我一面,另外准备一下入学前的用品,我指的不光学习用品,还有一些……思想上的……你懂的。总之让他做好准备,现在的孩子们呀,唉,太卷了,不知道是谁逼的。”

    “行,我现走了,午饭就不在这里吃了”秦业转身准备离开

    “再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