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董卓的脂肪模拟器 » 第6章 蔡邕

第6章 蔡邕

    西凉地处西垂,常年与羌胡交战,民风尚武。

    贾诩的武力值在董忠颖的评级中只有40,那是仅仅只比精锐士卒高一点的数值。

    这样的武力值能够在西凉军中当个都尉都算是少见的,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他走了牛辅的后门。

    从前的董卓也仅仅是看着牛辅的面子,加上贾诩曾经也举过孝廉,所以才勉强征为麾下。

    只是董卓不知道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武力值弱鸡的家伙,在董忠颖的评价里,智谋可是打了95分的。

    要知道,就算是李儒,也不过是被董卓打了90分而已。

    董忠颖的手指在贾诩的名字上敲了两下,想着要如何将贾诩拉到自己身边,当个谋士,而不是什么劳什子的都尉。

    这事说简单也简单,一句话的事情,但说复杂,却也是有一些的。

    贾诩虽然是顶级谋士,又西凉嫡系,但却有一个大毛病,便是喜欢藏拙。

    若是无缘无故,直接下令调他过来到身边,当个谋士,估计会吓他一跳。

    谋士和武将不同,武将能不能打,派出去打一架就知道,不用心,就被人斩了,谋士不一样,躲在后方,他说想不出点子,你也没辙,逼急了,给你挖个坑,你也未必能看得出来。

    董忠颖来自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也算人杰,但自信如他,也不敢说能比得过古代这些绝顶聪明之人。

    除了这这一点,董忠颖其实还有另外的考量,贾诩武力低微,又不像李儒那样是董卓的女婿,贸然提拔,怕也难以服众。

    董忠颖想了想,决定暂时先辟为丞相掾,反正他之前就是太尉掾兼平津都尉,董卓既然是当了丞相,干脆暂时还是以掾官的身份,跟在自己身边吧。

    打定注意,董卓又翻过一页纸。

    这一页纸上的人名又多了起来,打头一个便是王允、接着是刘备、袁绍、袁术、孙坚、公孙瓒、孔融、陶谦等,都是董忠颖印象中,参与讨董的诸侯,名单并不全,因为有些人物名声太小,实在记不住。

    反是袁绍麾下的颜良文丑,甚至是上将潘凤,都比那些人印象深刻。

    很显然,这张纸上都是董卓确信是敌人的名单。

    董忠颖把视线放到刘备、关羽、张飞三个名字上面。

    从模拟推演上看,吕布就是因为这三人,才吃了败战,若是能够提前解决,那便最好了。

    反正已经干掉了一个曹操,再干掉刘备,量他一个孙权在长江上还能翻得起什么浪来。

    但要如何解决,这却是个问题。

    董忠颖捋了捋胡子,忽地眼睛一眯,想到了一个点子。

    “距离联军起事,还有些时间,倒是可以试试,万一能成呢!”

    他上下又扫了一遍敌对者名单,接着又翻了过去,看向最后两页纸。

    上面写着袁隗、杨彪、黄婉等二十余个名字,都是目前朝堂上身居高位之人,且暂时对自己表示顺从的,本来王允也该在其中,不过被董忠颖移到了敌对名单中。

    这里面,其实袁隗也可以移到敌对名单里,不过印象里,这人威胁不大,便只当中立了。

    董忠颖只略扫了一眼,最后把目光放到最后一张纸上。

    这上面的名字可多了。

    荀彧、荀攸、程昱、郭嘉、满宠、徐晃、李典、乐进、于禁、典韦、许褚、刘晔、马钧、诸葛亮、庞统、徐庶、糜竺、黄忠、赵云、马超、魏延、鲁肃、周瑜等等。

    凡是三国时代,有名有姓的谋臣武将,凡是还没有崭露头角的,都被他列到了这最后一张纸上,其中又以原本的曹魏阵营的人居多。

    毕竟此时曹操已死,曹魏阵营不太可能再出一个雄主,这些人,完全可以拉拢,至于夏侯惇、曹仁那些,董忠颖干脆便没写,没有曹操,这些人,能不能混出来还不一定,就算混出来,也很难收拢到麾下,便不写了。

    相比于前面四张纸,这一张纸上的名单,才是董忠颖最看重的。

    之前那些人代表着过去和现在,而这一张上面代表着的却是未来。

    不过未来会怎样,就要看董忠颖接下来的手段了。

    按照模拟器的结果来看,距离关东联军出兵还有一个多月,此刻正是董卓权势最重的时候。

    朝廷威信还在,直接以朝廷名义下诏便好。

    董忠颖提起笔,寻了一张新纸,便开始洋洋洒洒书写起来:

    “高祖诛秦灭楚,光武再造乾坤,方有如今大汉之江山,但黄巾起义,宦官之乱以使天子流离失所,朝纲混乱,此并非只是皇帝宠信奸佞所致,实是朝堂诸公只论德取士,有才者不得伸张,卓以为,陛下当更易取士之法,凡我大汉子民,只要有能力的,皆可来洛阳,量才授官!”

    这是一封奏表。

    董忠颖到底不是古人,文笔有限,写的半文不白,不过不要紧。

    他放下笔,冲阁外吕布道:“奉先,你派人请蔡中郎来府一叙。”

    蔡中郎便是蔡邕,蔡文姬的父亲,当代大儒,博闻强识,文采斐然,声明远播,后被董卓强行征辟,三日之内,遍历三台。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月前才进为左中郎将。

    所以董忠颖称呼他为蔡中郎。

    董忠颖知道自己文笔不行,便想请蔡邕来润色,总之不能差了曹孟德的求贤令便好。

    吕布领命而去,董忠颖收好名单,拿着奏表出了小阁,又招下人准备酒宴。

    不片刻,吕布领着蔡邕来到府上。

    董忠颖学着董卓往日的态度,笑着将他迎到席上。

    蔡邕听说董卓午后遇刺,李儒满城搜捕余党,又见吕布来请,还有些忐忑,生怕受到牵连。

    直到见了董忠颖依旧热情相待,这才放下心来,问道:“不知丞相此时招我来此处,有何吩咐?”

    董忠颖从怀里摸出自己起草的奏表,递给蔡邕,道:“我既然当了丞相,就要重整朝纲,想劝陛下更改取士之法,求取天下贤能入朝为官!”

    蔡邕心想:“这事你直接在朝上宣布便是,陛下还能不听么,又何必来找我?”待看见纸上字迹,面皮微微一抽,暗道:“这上好的佐伯纸上,写的是什么玩意儿。”

    虽然嫌弃,但他畏惧董卓权势,还是耐心看完,然后问道:“入朝为官,自是需要选拔贤能,察举之法,通行数百年,为大汉拔选出了无数名臣,丞相贸然更改,恐怕不妥。”

    董忠颖道:“察举法自然是好的,但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沦为世家大族安排子弟的手段,通过此法上位的,多半家世大于才干,有德无德也是任由他们去说。”

    蔡邕自然知道朝廷吏治问题,便道:“丞相既有此心,上书便是!”言外之意是:叫我干什么?

    董忠颖自然知道他的意思,笑道:“我一介武夫,不善于文辞,请蔡公替我润色一翻!”

    蔡邕虽有心拒绝,但到底没有勇气,又想取士之法,乃国之根本,也不能怠慢,便道:“邕倒是可以代笔,但不知相国要如何更改取士之法,可有详情告知,也好一并上奏!”

    董忠颖本意是要在诸侯起兵之前,利用朝廷威信,将天下人才先招到洛阳来,所谓更改取士之法不过是个噱头,此刻哪里有什么详情,便敷衍道:“不如改察举为科举。”

    “何为科举?”

    “科举就是分科取士,每隔一两年,便邀请天下之才入京,参加考核,考核的题目按照科目区分,科目的意思是……”董忠颖哪里知道科举有什么科,差一点说出“语文、数学、物理”这些来,好在改口快,“便是经史、数术、百工、农桑、兵法还有武艺等等,到时候按照考试的成绩,善长什么便安排到相应官职上。”

    蔡邕想了想,道:“朝廷官员良莠不齐,以考试的方式筛选,也是应有之意,只是……”

    董忠颖不等他说完,便笑道:“既然蔡公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不如便在后日的朝会上上表,如何?”

    “啊,这……”蔡邕本想拒绝,但看董忠颖目光灼灼,却又只好点了点头,道:“遵命!”心里却想“这科举到底与察举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原来察举制度,其实是很成熟的一个制度。

    主要是依靠中央的三公九卿、郡守、列侯以及地方上的高级官员,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当中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拔在道德、品行、才能方面符合当时需要的人才。

    所选出来的人才也不是立马授官,而是要经过一定的考察,确认其能力品德是否达标,才能授予官职,如果选出来的人,之后经过确认,品格低劣,那举荐的官员也是要收到牵连的。

    只不过这套制度到汉末,考核和执行,渐渐松动,毕竟再完备的制度,都是由人来制定的,是人就能被腐蚀,拉拢,为了权力,结党营私。

    所以这套制度的崩坏与是否考核无关,哪怕你分科分得再细,执行的人不配合,也是没用。

    董卓本身也是通过察举制出来的官员,对这一套不会不清楚。

    这也是蔡邕想不明白的地方。

    若只是将考核分科化,那也没必要说改察举为科举,直说分科考核便好。

    蔡邕虽然学富五车,但到底是个实诚的人,不善于揣摩人心,只觉得这事如果处理不好,非但不能重整朝纲,反而会使得朝野动荡。

    他犹豫再三,终究还是问道:“除了分科取士,还有其他条陈么,参与考核的士子如何初选,”

    “我改取士的制度,便是为了杜绝徇私舞弊,结党营私,所以从初选到最后考核,务必要做到公平,至于细则,还请蔡公费心,先拟个纲要,明日来与我商议,如何?”董忠颖此时却是不想掰扯太多,言语中已经有送客之意。

    蔡邕闻言也只好先应下,拿着董卓给的纸,便回府去。

    到了家中,便入书房,对着那张纸苦思,却始终没个头绪,不禁叹气。

    一女子见状,便上前问道:“爹爹为何从相府回来便一直愁眉不展,可是丞相又为难爹爹了?”

    蔡邕抬头见是自己的长女蔡文姬,摇了摇头:“难、难、难!”

    蔡文姬见蔡邕书案上那张纸,字迹丑陋,显然不是父亲的笔记,父亲的难处,必是与此有关,便快速浏览了一遍,不解道:“这是丞相求才,乃是好事,爹爹何必为难?”

    蔡邕道:“若只是求才,那倒罢了,他却是要为父上书,改察举为科举!”

    蔡文姬问道:“何为科举?”

    蔡邕道:“这正是为难之处,他之说要分科考核,量才录用,却不说具体条成,却叫我来草拟,我哪有头绪,若是不合他心意,怕他责怪,若是合他心意,怕是朝堂诸公皆指责我与他狼狈为奸了!”

    蔡文姬安慰道:“朝堂诸公无论真心假意,哪个敢搏丞相的心意,爹爹又何必担心这个!察举制到了今日,的确有诸多弊端,爹爹便借这机会,重定条成,丞相既然没说具体细节,自然任由爹爹发挥!”

    蔡邕闻言眼前一亮,笑道:“你说得对,替爹爹研墨!”于是便开始提笔行文,将察举制中诸多弊端一一点出,又逐条给出改正条列。

    蔡文姬一边看父亲书写,一边暗自揣摩,忽然开口道:“爹爹,女儿忽然有个想法!”

    蔡邕停笔,问道:“什么想法?”

    “我看爹爹所列察举弊病,归根到底,还是官员们只凭个人好恶来举荐人才,有失公平,丞相特意提起分科考核,该是想以考核限制官员,或许先考核,再品评德行,才合他心意。”

    蔡邕虽不善揣摩人心,但听到女儿提醒,也明白过来,盯着董卓纸上那一句“实是朝堂诸公只论德取士,有才者不得伸张”思忖道:“不错,不错,定是这个意思,虽然察举制本身说要按品德、才华来举荐人才,但沽名钓誉者繁多,滥竽充数者不知凡几,使得真正有大才,而名声不显者流落乡野,若是先以才华将滥竽充数者剔除,再品评德行,那便少有遗漏了!”

    想到此间,蔡邕豁然开朗。

    第二日午后,蔡邕便带着完成的科举取士条陈,来到相府。

    董忠颖看着洋洋撒撒的十余页纸,不禁苦笑。

    没有标点的文章,自己写的倒不觉得有问题,看别人写的,就有些压力了,那真是要字斟句酌。

    董忠颖假意点头,笑道:“幸苦蔡公了,且具体解说一翻,可好!”

    蔡邕自无不可,当下便解说起来。

    董忠颖默默听着,时不时露出赞许之色。

    这却是真心。

    其实他把那页纸交给蔡邕,是想让他润色,至于科举,不过是随口说说,说到底,就是想借蔡邕的口,效仿曹操,弄一份求贤令出来,趁关东诸侯还未起兵,打个时间差,把天下人才集中道洛阳来。

    他现在是丞相,想要招揽才俊,不用三顾茅庐,直接下求贤令,便能有一大批人来投,之后再有针对性的筛选,那自然是事半功倍,没想到蔡邕较真,竟真弄出了一套科举取士的章程出来。

    蔡邕的科举制度,说起来也没有多复杂,就是在察举制的框架下强调了考核的重要性。

    原本各郡官员凭各自好恶举荐孝廉、茂才,到中枢后再按才授官,改成州郡设置专门考官,先进行才学考核,再将考核结果和士子乡评事迹一起送到京城。

    士子到了京城再设一轮复试,按才华授官。

    这跟宋朝的科举形式上已经颇为相似了。

    而且蔡邕所列的条陈里,还有不少防止徇私舞弊的法子,还给出了各类官员该善长的学识,科目也比董忠颖随口说的那些更加合理。

    等蔡邕说完,董仲颖忍不住赞道:“蔡公大才,该由你来做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