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1745龙兴欧罗巴 » 第十二章 东乌克兰军团

第十二章 东乌克兰军团

    阿齐兹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乞塔德。

    内心的原因只有一个。

    如果此时还有谁能够扰动里海附近局势的话,舍蒙古人其谁?

    对于准噶尔人他也是研究的,表面上看起来只是知道这个名字,但准噶尔汗国在最近百年里与哈萨克人展开了惨烈的厮杀他不会不知道,在大清出现之前,准噶尔人大致处于上风他也是知道的。

    大量的哈萨克人进入小玉兹乃至进入北高加索他也不可能不知道。

    而土尔扈特人是卫拉特四部之一,畏惧准噶尔人的力量才离开原来的地盘他不用了解也猜得到。

    准噶尔人比土尔扈特人厉害,而迁到此处已经百余年的土尔扈特人的勇猛他显然更是了解,虽然在几次与俄国人的大战中土尔扈特人并未承担正面战场的任务,但奥斯曼人的西帕西骑兵何尝不是如此?

    但在迂回战场,当土尔扈特人碰上奥斯曼骑兵后依旧是他们占据上风!

    于是,一个至少有着两三千人并携带火枪的准噶尔部落依旧不可小觑。

    更重要的是,乞塔德的话彻底点燃了他拿下库班地区进而拱卫塔曼半岛的信心,否则光凭已经大幅衰弱的克里米亚人是无法很好的成为他的盟友的。

    至于东乌克兰军团的俄军,实际上他的情报比乞塔德更详细。

    人家主要不是为了镇压那里忠于波兰的哥萨克,而是正式参与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当然了,他并不知晓到了今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各处不过是零星的战场而已,但这一切,虽然没有第一手的情报,但来自后世,熟读历史的乞塔德了然于胸。

    勾结奥斯曼人对付俄国人,怎么看也是一步成功的概率极为微弱的险棋,但乞塔德还是这么做了。

    虽然他的部下对他极度崇拜,几乎言听计从,但他们也不会相信就凭这三千人就能挡住俄国大军的进攻。

    乞塔德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乞塔德,你带来了两千精锐骑兵,不会是专门来与我谈判的吧”

    乞塔德点点头,“你们对于阿兰地区的基督徒感兴趣,我也是一样,我的条件是,协助你对付俄国人,但这里的基督徒我要三成”

    “不可能!”

    阿齐兹一口回绝了他,看什么玩笑,他几乎花了半年时间来运作此事,还与车臣人达成了三七分成的秘密协议,岂能再分出去一块?

    “帕夏,不要这样嘛,阿兰地区的基督徒有阿兰人、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其中的阿兰人、亚美尼亚人都是很好的骑兵,格鲁吉亚人也是不错的步军,他们的阿兰城也建在山脚下,易守难攻”

    “你们还在高加索山中穿梭时,他们已经在四周展开了坚壁清野,大部分人都汇聚到了城中,少量的人逃到了山上,如此一来,城里至少有几万兵力”

    “虽然他们手中只有火绳枪、长枪、大刀,但也不是轻易能攻下的,当然了,一旦攻下,除了大量的人口,还有可观的财富,我承诺,除了格鲁吉亚农户和工匠一万人,嗯,大概是两三千户”

    “其它的人口、财富我分文不取”

    阿齐兹沉默了,阿兰地区的情况他自己也秘密调查过,车臣人也将实情向他通报了,那里的基督徒加起来几乎有十万人,就算分给车臣人三万人自己还有七万人,分给乞塔德一万人自己的损失并不大。

    何况,自己在高加索山中、阿拉吉尔还收获了大量的人口,足以弥补这一万人的损失。

    半晌,似乎很不情愿似的,他说道:“也罢,不过我要劝你不要耍什么花招,一旦我发现你有所不轨,会立即对你部展开猛烈地攻击,顺带毁了特鲁琴也是轻而易举!”

    “那是肯定的”

    乞塔德站了起来,低着头恭恭敬敬回答道。

    走出村落后,他朝着西边望了望,似乎满怀心思。

    两支部队合流后继续朝着阿兰城进发,一日后终于抵达了那里!

    此时,车臣人在其大酋长曼苏尔的带领下已经围攻该城十日了,可惜的是,阿兰城的基督徒异常顽强,车臣人昼夜不停歇地强攻了十日,但在没有大型火炮的辅助下,想要攻破这处用石头、泥土、硬木混合建成的城池并不容易。

    而此时距离阿齐兹离开西格鲁吉亚也接近一个月了。

    眼下镇守东乌克兰的俄军大将是一个毛头小伙,但此人十五岁那年就从军了,十八岁就成了团长,眼下虽然才二十三岁,却已经是整个东乌克兰军团的指挥官,指挥着一个整旅的新军!

    鲁缅采夫,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领之一,与他几乎同时代的苏沃洛夫、库图佐夫都是他的学生。

    而这三位,被认为是整个沙俄帝国时代最伟大的三位名将!

    连后世的***都对这三位敬仰不已,还在苏联时代那些名将之上。

    就是这些名将奠定了俄罗斯帝国的基础,苏联,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

    就是这位鲁缅采夫,率先在俄国放弃了线式战术,尝试了接近近代的散兵线步兵战术,并高度重视各军种的协同作战的人。

    虽然才二十三岁,但从他十五岁那年从军算起,他在军中已经八年了。

    别说一个整旅(五千人)了,就算他只带着一个团来,乞塔德也不一定是对手,他怎会有如此信心来支持阿齐兹对付他?

    阿齐兹虽然没有立即出动主力进攻库班地区,但他还是接受了乞塔德的建议,让镇守阿拉吉尔的那个团只留下五百人看守俘虏,剩下的一千人全体开往库班地区。

    不过,他也不是完全采纳了乞塔德的建议,他给那个团下达的命令是:“只抢劫、俘虏人口,不要试图占据此地”

    抵达阿兰城后,由于长途行军,新来的部队自然要休整一日才能投入进攻,这一日,乞塔德见到了那位同样年轻,才二十上下的车臣大酋长、大毛拉曼苏尔,都说英雄出少年,在鲁缅采夫、曼苏尔身上完全显现。

    曼苏尔虽然只有二十岁,但已经留起了浓密的胡须,在得知眼前这人就是可疑的屠杀贾巴尔部落的特鲁琴掌控者时也狐疑起来。

    不过,由于乞塔德已经与阿齐兹联手,而他俘获的人口想要顺利运到伊斯坦布尔,就只能通过阿齐兹,否则是不能变成钱财的。

    于是,他暂且忍住了盘问乞塔德的心思,准备在攻克阿兰城之后再说。

    车臣部是北高加索的三大部落之一(俄国人分不清阿迪各人、阿兰人,将其都视为阿迪各人),总人口也有几十万,半牧半农,人口不仅分布于北高加索,在南高加索,里海西岸也有,真实实力还在土尔扈特人之上。

    否则以汗国历任大汗之资,为何只压服了阿迪各人、切尔克斯人向其称臣,而其中并没有车臣人?

    由于半牧半农的性质,车臣人既有骑兵,又有步军,虽然都是最简单的火绳枪、大刀,但曼苏尔汇聚起一万精锐还是可以的,这次他还带来了大量依附于他们的达吉斯坦人等,让其作为炮灰攻城,虽然强攻了十日,但其本部的损耗并不大。

    由于有贾巴尔一事,乞塔德与曼苏尔的见面显然是不会愉快的,匆匆相见后就各回各营。

    这一晚,乞塔德辗转难眠。

    帖赤那、沈慕华两人倒是很兴奋,不过他们一早就睡下了,信心百倍地准备第二日的战斗。

    半夜时分,乞塔德依旧睡不着,干脆披衣而起,他的营地是阿兰城外的一个大型村落,眼下自然空无一人,全部是他的特鲁琴军队,他居住的院子以前肯定是一个地主老爷的,按照中国的规矩,至少有两重院落。

    后面的院子还种了一些树木和花草,他就在院子里信步走起来。

    他一边走着一边不时看向西边,就这样一直走到黎明前。

    就在他赢兴阑珊准备回屋眯一会儿时,远处传来了喧闹声!

    他心里一动,赶紧派亲兵去查看。

    半晌,那亲兵回来了。

    “如何?”

    乞塔德满脸焦急。

    “浑台吉,不好了,俄国人打过来了!阿齐兹帕夏正在组织兵力御敌!”

    乞塔德似乎并没有被吓倒,反而是一脸轻松地瘫坐到地上,嘴里还喃喃自语着,“我说呢,早就该来了”

    半晌,他猛地站了起来。

    “全体集合!”

    此时帖赤那也赶过来了。

    “浑台吉,我等是去与阿齐兹帕夏汇合,还是......”

    爱听的摇了摇头,“去沈慕华的阵地!”

    沈慕华的阵地,建在特鲁琴军团与奥斯曼军团之间的一座小山上,白日甫一抵达阿兰城,乞塔德便立即让沈慕华带着一千人占据了这座小山,并在上面建立了坚固的阵地。

    清晨,阿兰城周围却弥漫着一阵阵薄雾。

    站在小山顶上,乞塔德单手托着望远镜望着山下。

    在阿齐兹大营的西边,一大队人马正在向大营迈进,全部是船形帽、军大衣,白色紧身裤,这种装扮,只有沙俄帝国的正规军才有,还是精锐的正规军,而不是充斥着大量农奴的一般军队。

    而在这支军队的外围还有一支骑兵,装束也不相同,服饰整齐的肯定是正规骑兵,服饰驳杂的则是哥萨克骑兵了。

    “鲁缅采夫,不愧是俄国名将啊”

    原来,鲁缅采夫才是心心念念的人选。

    难道他确实要坚持与奥斯曼人一起对付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