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一碗茶的岁月 » 第七十三章:魁星踢斗

第七十三章:魁星踢斗

    “武田大膳大夫,”承芳轻启朱唇,清清朗朗的话声在殿内回荡。他从袖内抬手,朝旁边的席位微示,含笑引荐其畔一人,“信玄。”

    承芳说,当时来晤的小田原城主人似显微讶。他面前清衫素巾之人看了看承芳,含笑道:“晴信还未决意出家之前,便已心仪‘德荣轩信玄’此号之简称。雪斋禅师以为如何?”

    后来承芳指给我看,太原雪斋踞坐在靠近门角的这个位置,轻咳一下,说道:“比我的好。贫僧十四岁拜入护国长老门下,正式出家为僧,取‘九英承菊’为号。如今想来,花哨有余,还是不够简约。”

    “那我不也一样?”承芳涩然道,“从小跟随你身边学禅,叫惯了‘栴岳承芳’这个号,如今回到了今川家,反倒不习惯被叫做‘义元’这样的身份。”

    “过谦,”坐在承芳另一边的温厚男子微笑道,“二位都是名僧宗休座前的得道之人,法号高雅,佛理精湛。似我这般门外汉,在你们面前只有汗颜的份儿。”

    “东阳宗岱大居士才是过谦。”承芳摇头说道,“大圣寺殿前论优秀的人品,无出其右。敝处迎来尊驾,篷壁生辉。”

    “愧不敢当,”温厚男子转朝清衫素巾之人,稽首之际,雪斋禅师肃然道,“这位就不需要介绍了吧?北条氏康。”

    “神奈川的飞鸟,”承芳展示一幅画轴,向我回忆道,“流传当年他姑父幻庵留下此画之时的风采,从来引我神往。就在那天,他把这幅我想了很久的画作,带来送了给我。”

    信玄曾指着一幅绣像,告诉家中年轻小辈,当年善得寺中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这个人,乃是后北条氏第三代当主。十九岁才元服,二十一岁才初阵,却在接人待物方面显示与生皆来的才能,占领了关八州之后,与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一起合称为“关东三雄”。

    天文十五年,氏康亲率八千骑驰援河越城,与守将北条纲成协同展开夜袭,一举击溃军心涣散的关东联军,传闻击毙上杉朝定,致使扇谷上杉家族绝嗣而亡,史称“河越夜战”。氏康以绝对劣势之兵力取得全胜,被誉为“战国三大奇袭战役”之一。此役之后,氏康逐渐取得支配关东的优势,烈火般侵攻之下,迫使那位啼笑皆非的关东管领流亡。

    “更啼笑皆非的是,”我脑中闪出那位啼笑皆非的小胖子落荒而逃的身影,仿佛看见他啼笑皆非的骑着马说,“老爸为什么给我取这个后世一些地方的人们未必方便提起的名字?不敢提起我名字的那种年代才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印象中某个兵荒马乱的时候,我们失散了。与他一起跨越浅水川时,有乐指着另外一个方向说:“那个啼笑皆非之人率领残骑往那边跑掉了,不知是去古河御所,或是要逃往越后……”

    天文廿三年,氏康出兵控制古河御所,逼退足利晴氏,代之以由“芳春院”所出的次子义氏;以其为傀儡,氏康树立了关东霸主的地位。同年,利用今川义元出兵三河之时机,趁隙攻入骏河,与义元及甲州援军对阵。然后,通过义元军师太原雪斋的仲介,氏康与义元及武田晴信于善得寺会商,结成同盟。从此氏康可以全身心的致力于先祖早云三岛瑞梦的实现。义元则力图打通东海道,图谋西上京都取代足利氏为将军。而甲州也终于保障了侧背,信玄得以专心平定信州,全力向西、向北发展,攫取富饶的大米产地。

    三家会盟过后,我才出生。由于我母亲的娘家在附近,小时候我去过寺院后面玩耍。没过久,常在外奔波的父亲将我接到他身边。我跟着父亲四处去,也没多久,他带着我来到承芳家里。这个地方虽然很大,初来却很陌生。那天我正在池边看鱼,忽感黑影笼罩。转面看见有个奇怪的老爷爷以扇遮面,醉眼迷离地在身后打量我。

    后来我知道,这就是我家翁。不过他一直反对我叫他“公公”。

    家翁住在他女婿那里。他心爱的大女儿所嫁的夫婿就是承芳。女儿在世之时,我家翁爱来串门儿,常说承芳对他很好。那年他来看外孙儿,就留下不走了。听说他被儿子赶出来,不让回家。从此由女婿照顾。

    女儿去世之后,他很悲伤。承芳常来陪伴安慰,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的缘故,家翁爱怂恿他女婿起兵去争夺天下,趁着酒兴还拿出地图,兴致勃勃的撺唆女婿先去攻打有乐他们家。或许从那时候起,我发现家翁真的很爱当军师,据说承芳的军师太原雪斋去世后,我家翁很高兴。

    那天承芳陪伴我和家翁游逛,到了善得寺。家翁在庭院跟寺中长老弈棋之时,承芳领着他儿子氏真,和我闲坐后院看云。

    趁他儿子和我家翁的庶子在前面玩,承芳拿出个东西,目露回忆之情的说道:“那天在此寺会盟之后,晴信从袖中取出此物送给我留念。他问我:‘你看其形状,可有想起什么往事?’当时我说:‘此輪盘内嵌套三角之形,令我想起昔时我们的三角同盟。那时就有你、我、和氏康在内。’晴信微笑摇首,说:‘不,那时我不算在内。形势跟现在不一样,眼下我才入局。’他把此物送给我,取名‘三方輪’,以记念善得寺会盟之前,我们与氏康还有过一次结盟,意在提醒我们与氏康之间先前那场并不牢靠的三角同盟。不牢靠是因为他没入局,当时只是置身局外,而氏康善变,经常靠不住。”

    由于今川家族世代的累积加上义元细心治理,今川氏在当时的实力为骏远三共计七十万石,而骏远两地高度发达的商业,让今川氏远比表面石高强大得多,动员兵力达到三万人,相较当时尾张的织田家族也只能勉强调集出将近四千人而已。

    然而,在义元上洛的雄图背后,也有重大的隐忧。这个隐忧,就是北条氏康的动向。氏康自今川、武田结盟后,不断的对边境地方的村寨和寺院烧杀劫掠,造成滋扰。太原雪斋在世时为了消除后顾之忧,遂致书诱使山内上杉家族夹击氏康,而山内上杉家族亦联络了扇谷上杉朝定,一同攻击北条纲成所守的河越城;而义元自己则率军包围骏东郡的城池。氏康纵有伟略,亦自忖难以抵御各路大军,何况义元的目标只有上洛,并不想跟氏康争霸关东。结果由于武田信玄居中斡旋,山内上杉家族与氏康、义元三家言和。这三角同盟,称为“三方輪”。和谈后,氏康尚未放心,不得已的把骏东、富士两郡划分给今川家族,期望能暂时消弭今川家的敌意,给自己减少一个敌人。但这个和议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不久爆发了著名的河越夜战,北条氏康大破进犯关东的扇谷上杉、山内上杉及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的联军,声名大噪。

    “三方輪”之后,信玄入局。

    “我就要上洛了。”那天承芳跟我说,“不再想玩这个。”

    “为什么给我?”当时我感到纳闷,就摇头道,“你该给今川家的小孩呀,我又不是。”

    承芳意味深长的说道:“你就是今川家的。”许多年后,家康也说了同样的一句话。居然与我小时候曾听承芳亲口所言无异。那天家康在翻看义元和其父氏亲留下的《今川假名目录及追加》,我正在旁边帮着整理修订《家康百训》,他头没抬的说道,“范氏流传下来的这个今川家族的人很不简单,尤其是治理领内事务方面可谓优秀之极。你最清楚,我嘱托让德川幕府遵循百年的《家康百训》在制定中亦有不少部分是参照了此《今川假名目录》。义元的贡献可谓巨大。然而要最终得以完成,还须依靠你这个今川家的人来帮着才行。”

    我帮着整理完备这套治理家国法律著作的那一天,德川家康去世。

    “今川家没落之后,”小珠子细声慢调的说道,“你能去哪儿?终归还是要回去东海那边,人总要回家。”

    “我也想回家,可是……”没等信雄嘀咕完,一道剑光撩裂字帖,劈入眼帘。宗麟看也不看,随手提杖点去,伸迎剑芒之际,口中叹道,“可是家园荼毒于战祸,宁远将军王羲之的家乡都不能幸免于难。身处乱世,你又能怎样?”

    有乐在剑光劈荡之下忙着整理冠帽,并且掏镜自照,说道:“我还是要先整理一下仪表。死也要像春秋时期喋血街头的子贡一样保持头发不乱……”

    “你哪有头发?”信孝闻了闻一根又拿出来的茄子,在剑光撩闪之间说道,“况且扑街横尸的那个人是子路,不是子贡。他又没死,反而因为善于经商,成为孔子徒弟中的首富。孔子的这位得意门生,世称孔门十哲之一,身为卫国和鲁国丞相,本名端木赐的子贡被后人捧为儒商始祖。所谓‘端木遗风’就是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之风气,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还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后世商界所推崇。至于子路,他真的‘挂’了。这个看上去喜欢打打杀杀的人,其实大有侠气,其好勇力,开挖沟渠,救穷济贫。遇到卫国内乱,子路临危不惧,冒死冲进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聩击杀,结缨遇难,被砍成肉泥。惨死之后,头发最终不免还是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