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是蒋干 » 第三卷第四十九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

第三卷第四十九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

    县宰张素及众多百姓士绅冒着大雨将邓艾、李忠等人如同英雄般迎回城中,随后在令乔装军兵的百姓散去之后,又吩咐了士卒严守城门,邓艾与周循便被张素请到了府中。

    换过一身干爽衣衫之后,张素看着面前这两位个年轻人,一个俊朗挺拔,气度不凡;一个俊美潇洒,风度翩翩,不由心中连连感叹,初时两人结伴而来言有曹军来犯并献计之时,自己还满心疑惑,犹豫不决,若非知道邓艾乃是“天机”先生之家客,又有军师孔明和士元二位先生师弟的身份,怕就是信了其言,也只会紧守城门而已,但如今看来却是不得不钦佩他们之才智。

    张素心中想着,正要开口谢过两人,却见邓艾与周循对视了一眼,脸上均有忧虑神色,随后邓艾客气却郑重的道:“张大人,我二人受大人信任,得退曹军,甚是感激,然如今曹军虽走,竟陵却非再无险也,还望大人速派人往江陵求救才是。”

    张素闻言先是一楞,随之不解的问:“士载何有此言,竟陵非是兵家重地,莫非曹贼还欲来攻?”

    周循玉面上露出一丝苦笑,道:“大人,曹操十几万兵马围困襄阳,又派兵沿江而下,此番以精锐虎豹骑突袭,虽未得手,但倘若真占了麦城,则必取竟陵,用以阻江陵之军,其若再来绝非仅数百骑而已,故不可不早做绸缪也。”

    邓艾点了点头接着道:“孔明师兄于襄阳不过三万之军,除非能大破曹操中军,否则怕是难以来援,如今也只有赵将军才可来助。”

    “这……但江陵亦不过一万五千之军,莫非……莫非竟陵终是要失于素之手中不成?二位均乃少年英才,还望为素谋一对策。”张素又惊又痛的道。

    邓艾见了却摇头道:“自古用兵奇不胜正,便是再有奇谋,若无天时、地利、人和却也难成。”说着见张素眼中似有绝望之色,不由笑了一笑,眼中露出无比的信心道:“不过张大人却也不必如此着急,艾与延直之言仅是防患于未然也,若是能有一千军兵,当可暂保竟陵无恙,况且刘使君如今已掌益州大部,不日将可得西蜀之地,如此足可令曹操心生退意,此外周都督又率军战于扬州,若能使庐江、寿春于旦夕之中,则也可逼曹军离去也。”

    张素听了他这番话,才略微放下心来,忙点头道:“如此本官这就修书一封往赵将军处。”

    *********

    傍晚时分乌云散去,风住雨停,半空中高挂一抹彩虹,远处天边则是红霞艳丽,空气甚为清新,暴风雨过后四野鸟啼虫鸣,显得格外宁静怡人。

    竟陵小城虽仍是四门紧闭,但城中却是热闹起来,百姓纷纷自家中而出,几乎人人面上带笑,虽然免不了有屋中漏雨或陋室被毁者,但比起城破家亡、背井离乡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县宰张素还一面派出人手处理此事,一面与黄寿等城中士绅商贾如约将赏赐财物分发给那些冒险相助的百姓,因此着实是一片欢喜场面。

    邓艾与周循结伴返回家中,他二人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非但以智退敌,更是临危不乱、从容沉稳,实令府中众人欣喜不已。

    嵇云领着小莲自后院来至中厅,见了两人后淡雅恬静的微笑道:“士载、延直今日学有所用、初露锋芒,保一方平安,救一城百姓,真可谓英雄出少年也,夫君若知此事,必心中欢喜。”然而说到此处,她眉宇之间不由显露出淡淡的忧愁,但瞬间之后便又隐于淡淡的笑容之后。

    邓艾与周循听到主母(师母)如此夸奖,竟也不免脸上微红,邓艾、周循忙恭敬的施礼道:“艾(循)实不敢当主母(师母)之誉。”

    这时一旁的邓桦虽眼中满是笑意,却绷着脸教训邓艾道:“劣子当知能有今日,皆是主公仁厚之恩,我邓氏一脉萌主公厚待,当世代谨记,忠心不二。”说完又恭敬的冲嵇云拱手道:“主母切莫过于夸奖,免得他不知天高,小小年纪怎当得‘英雄’二字。”

    嵇云见这忠厚之人虽然满心欢喜,却语气严厉的把邓艾教训的唯唯诺诺,低头不语,令一旁的周循也很是尴尬,不由心中好笑,正要开口为两个年轻人解围,却听李忠憨声憨气的道:“俺也不想当什么‘英雄’,邓大哥能不能跟士载贤侄商量一下,下次再要俺上阵,便让俺痛痛快快的杀上一阵,这叫上几句就回转而来,实是令人气闷。”

    众人听这憨人之言,先是一楞,随后不由均笑了起来,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邓桦都无奈的摇着头苦笑连连。

    厅中一片笑声令李忠很是诧异的摸着头,随后也不知为何跟着嘿嘿傻笑起来,就在这时,忽有家人来报,言公子蒋铭率一队精骑已入城中,正往府中而来。

    嵇云、邓桦等人听了微微一楞,随后则面露喜色,而邓艾则与周循对望一眼,随后彼此欣然一笑。

    邓桦正准备带着家仆前去迎接,却听门外一阵战马嘶鸣之声,随后便闻甲页声响,只见铭心自前院匆匆而来,银甲征袍已满是泥水,脸上亦不知是雨是汗,额头间还有摸蹭的泥迹,但他面上惊喜之情却溢于言表。

    长时间的习武与军中生活,已使铭心的身材显得甚为挺拔有力,举止之间自有一股阳刚之气,棱角分明的英武面容上虽难藏稚嫩,但间或眼中精光一闪,却足令人心中敬畏。

    邓艾看着亲如兄弟一般的铭心如今已有大将之风,不由心中欢喜,只见铭心来到嵇云面前,掀挞尾、撩战裙,难掩激动愧疚神色的双膝跪倒于地,以额碰地道:“儿不孝,曹军来袭却未能及时而归,使母亲大人受惊,请母亲大人责罚!”言罢“当!当!当!”连磕了三个响头,随后伏身于地,深跪不起。

    嵇云虽知铭心如此皆因夫君之故,但见他一身泥水,满面疲惫,也被其忠孝之心所感,幽幽叹息虚扶道:“铭儿速速起身,你自江陵奔波而来,足见孝义,何罪之有?”

    站在一旁的邓桦也连连点头感慨道:“公子之心天日可表,还是起来吧。”说着便上前将铭心搀起。

    铭心仍是面露愧疚的谢过嵇云,随后又给邓桦、李忠见礼,之后来到邓艾、周循面前身躬一礼道:“若非士载和延直,铭万死难辞其疚,请受我一拜。”

    邓艾和周循忙上前阻止,邓艾道:“艾与鹏飞亲如手足,主公又待我恩重如山,鹏飞何需如此?”

    周循则也点头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循自当如此。”

    嵇云在一旁看着这三个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实是感叹自己夫君有识人之明,心中不由为之骄傲、欣喜。

    这时忽听邓艾笑道:“鹏飞既来,则正可解我与延直之忧。”

    铭心不解的望着邓艾和周循道:“士载、延直有何为难之事?”

    邓艾笑了笑,对嵇云恭敬的施礼道:“主母,艾与延直对曹军仅谴五百虎豹骑来袭竟陵甚有疑虑,苦思之下,觉其恐非欲取此城,或许乃是为主公而来。”

    嵇云、铭心、邓桦几人闻言均是大吃一惊,便听周循点头继续道:“曹操乃是擅于用兵之人,竟陵如今非是必战之地,其未得麦城,困绝襄阳之前,当不会取此小城,况且便要夺城,也绝不应只派长于野战的虎豹骑前来,要竟陵城中兵不满两百之数,只需两千兵马绝可轻松而得,曹操手中数十万大军,断然不会如此不智。”

    这时铭心似也有些恍然,略微思索了下道:“以虎豹骑之利,行此劫持之事当是佳选。”

    邓艾忽然苦笑了下的道:“艾自恩师处得此消息,并请命前来之时,恩师曾略为提点于我,如今想来庞师必是早知曹操此举之意,这亦怕是恩师在考教于艾了,既如此,艾想还是请主母及家中之人先避往江陵为好,本还担心无人守护,现鹏飞领精骑而来,当可无忧也。”

    平素只是摆个耳朵在那里,却从不细听的李忠忽然开口道:“主公又不在家中,曹贼便是来了也是白忙一场,又何必担忧?”

    邓桦听了瞪了他一眼,呵斥道:“曹操为人奸诈卑劣,主公重情重义,莫非你忘了徐庶徐元直先生之事?”

    李忠先是楞了一楞,随后喃喃的道:“是了,邓大哥说的不错,若是主母被曹贼掳了去,却也不妙。”

    铭心想了想,恭敬的冲嵇云道:“母亲大人以为如何?”

    嵇云性子随和,想到若是真因自己夫君才使竟陵遭了兵戈之祸,实是于心不忍,于是点点头,平和从容的道:“如此便暂避往江陵也好,只是若真为子翼而来,当思如何令曹军知晓才好,如此也可免了竟陵之祸。”

    邓艾听了微微一笑道:“主母尽管放心而行便可,艾与延直已有对策,其若来万人之军我等也无他法,只有退身而走,但若仅来数千之众,便正可让我二人小试身手。”

    铭心见了不免心中兴奋起来,呵呵笑道:“若是如此,不知可有容铭一展所长之处?”

    周循潇洒的笑道:“鹏飞若可来则是极佳,

    方方秀的声音传进了山宗的脑中,温柔的说:“山宗,你放心,她一定能够被治好的。”

    达达奇也加入了说:“放心,只要我们找到了埋藏的东西,就行了。现在我们还是要抓紧时间,到你的村子里先行查探一番。”

    达达奇的提醒是让山宗不要忘记了他现在最需要撰军,或可有用。”

    铭心见了微微一愣,随后笑道:“士载如今亦也有了几分运筹帷幄、决算千里的模样,好,如此小将遵命便是。”说完哈哈笑着接信在手,冲铭心抱拳拱手。

    嵇云看着三个年轻人谈笑风生,亲密无间的样子心中实是欣慰,却又有些难以理解,为何他们小小年纪便对血肉横飞的沙场如此着迷?为何纵横于疆场,绸缪用计如此吸引着他们?为何纵是平日最怕麻烦的夫君,也常常手捧兵书苦读不休,还总是写一些似乎与用兵有关奇怪的东西,譬如什么“四渡赤水出奇兵”,什么“敌进我退”之类。

    “哎~,男子之心真实令人难思也。”嵇云有些无奈的在心中叹息一声,随后不由想:“却不知如今夫君在益州可好?”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