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枯木悲 » 第二章

第二章

    红玉回来的时候,闻到了一股奶味。

    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看着小姐一个人在那美滋滋的做课业,问道“少爷走了?”

    “嗯,说是去看娘收拾东西。”木三满不在乎的样子,心里其实好奇的紧,收拾什么东西?

    难道还要去外祖家住几天?应该不会,宁家与沈家就隔了几条街,这么近有什么好住的?

    红玉一眼就看出了小姐好奇的模样,配合着说“夫人在准备寿礼,还有明天出门要带的行头......”

    “啊,这样啊。”其实我也没那么好奇,木三专心的写起了课业。

    这课业不写不成,明天夫子要打的,别以为她可以仗着身体逃过去,人家是打手板,几下下去,手都红了,吃啥都不香了。

    木三也不理解,她身体都这样了,怎么家里还让她学这学那的,不应该天天哄着劝着么。

    大夫说不能劳累,就不让她出门,说不能受凉,连窗都不让开了,明明看书写字最累啊。

    但没人听她的,她还得学。

    看着小姐老老实实的,红玉很满意,让柳玉把碳火拿着近点,又告诉翠玉今天值夜。

    除了这三个跟在木三身边的,还有四个三等丫鬟,粗使婆子若干。

    木三从不理会这些,在她看来,早晚有一天自己能跟以前一样的。

    到那时她就天高海阔,自由了。

    现在她身体弱,需要人伺候,以后她行走江湖的时候一个都不带,太累赘。

    尤其是红玉,第一个不带她,让她管着我,木三撇撇嘴。

    等到终于写完,木三揉了揉胳膊,这一天天的,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去吃饭。”木三对着红玉吩咐到。

    红玉边收拾桌子边问“小姐是想在房间里吃,还是去夫人那。”

    “当然去母亲那了。”外面又去不了,家里可得多走走,不然这暗无天日的生活怎么过。

    母亲那人多还能热闹点,也算聊以慰藉。

    红玉听后把披风手炉都给木三装备上了,木三包裹成一个肉粽子,兴奋的在前边开路。

    外面的空气真好啊,可惜她只有吃饭的时候能出来透透气。

    而这透气的时间也不长,主要是她的屋子离哪边都不远。

    左边是大哥院子,右边是二哥院子,前边是母亲父亲院子,后边是祖父祖母的院子,去哪都只需要几步路。

    听说这是她出生后特意新建的,就是为了方便照顾她。

    刚出生的时候她已经记不清了,那时候天天都是迷迷糊糊的,一天三顿喝着药,喝完就睡了。

    她真正有记忆的时候已经是半年后了,恢复了点精神,虽然大部分时间也是在睡觉,但明白状况了。

    想起那时候,木三抿嘴乐了,她能看清人的时候给她吓坏了,当时正在父亲宁言霖怀里。

    她一激动就想拔剑,剑呢?她怎么缩水了?

    她父亲看见她伸手还凑过来亲了亲她的小手,乐呵的不行,亲亲热热的叫着“久宝”。

    久宝是她的小名,说是希望她能长长久久的活着,她大名叫宁安,也是希望她能一辈子平安。

    虽然听起来俗气,但木三知道,不,宁安知道,这都是他们对她满满的爱。

    木三这个名字除了烦闷的时候能想起来,平时基本都不想,她想忘记过去,只做一个全新的久宝,当一家人的小棉袄。

    当然,她大多数时间都是烦闷的,出不了门,也没什么新奇玩意,看看门口那颗梨树都能开心半天。

    母亲院子已经坐满了,祖父祖母坐在上首,父亲母亲坐在中间,大哥二哥坐在最下边,看见她过来,母亲身边的大丫鬟金叶赶忙添了个椅子,放在母亲与祖母中间。

    宁安走到椅子旁没动,静静的等着红玉抱她坐上凳子。

    每当这时候宁安就感觉到红玉的好了,贴心,真贴心,要是不管着她,她就觉得更贴心了。

    “久宝今天乖不乖?”沈清秋话虽然问的是宁安,却是看着红玉说的。

    “乖啊,我最乖了。”宁安觉得自己真是天下第一乖宝宝了,喝药看书都不带哭的。

    宁安一说完话,整个屋子人都笑了,给宁安笑懵了。

    她说的不对吗?她明明就是很乖啊。

    “久宝最乖了。”祖母王雨薇第一个迎合,王雨薇出身世家王氏嫡女,已经年过年过花甲,鬓生华发,周身带着一种诗书气,眉眼间还能看见年少时的风华,说话也是温温柔柔带着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

    “对对对,你最乖。”第二个迎合的是二哥宁云,虽然才十岁,已经能看出长成时的耀眼,宁云是次子,不像大哥宁衍那么老成庄重,而是自带一股风流不羁的感觉。

    用宁安的话来说,就是自由无价,我爱自由,我想飞,宁云就是那个想飞又能飞的人。

    宁衍伸手拿了一盘扒青菜放在宁安面前,眼带深意的看了一眼宁安,说到“这么乖啊。”

    宁安脸都绿了,乖跟爱吃青菜一点都不发生关系,你让她上辈子一个食肉动物,天天吃素,谁能吃得下。

    但也没说什么,不能打自己脸不是么。

    祖父宁启文笑呵呵说“吃饭,吃饭。”

    宁家虽是世家,但一直都是单代传承,直到她们这辈,孩子才多了,每次祖父祖母都感叹沈家媳妇娶的好。

    沈家也是世家,跟宁家门第相当,祖上交情不浅,但也未联姻过,父母亲从小一起长大,也算青梅竹马,就这么看对眼了。

    沈家人丁兴旺,族亲也多,宁安根本认不全,因她身体不好,就连她几个舅舅舅母也没见过几次。

    几个堂哥堂姐也比她大,她也不愿意跟他们一起玩,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想玩也玩不了。

    都怕一不小心把她磕到碰到,慢慢的几个堂哥堂姐也不来找她了。

    食过半。

    “今年我想科举。”宁衍就忽然这样扔下一个炸弹就不说话了。

    整个屋子都安静了,宁安不解的抬头“科举就科举呗,怎么了?”

    这是好事啊,哥哥都学了这么久,当然要考个功名了,怎么大家都一副脸色不太好的样子?

    “红玉,把小姐抱走。”沈清秋清冷的声音透着不容忽视的命令。

    宁安扁了扁嘴,她已经是大人了,什么事还不让她听?

    但是宁安知道,闹也没用,这个家里,吵闹是最没用的办法了,看着情况,好像撒娇卖萌也不行。

    眼睁睁看着红玉把她抱走,直到看不见人。

    而屋内剩下的人,看到宁安走后,面色都带着严肃。

    最后是父亲宁言霖打破沉默“怎么忽然想考科举了?”

    沈清秋声音严厉“不管是为什么,你忘了世家家规了?”

    宁衍没有忘,世家子弟,家规第一条‘天下乱,世家出。’

    此时天下太平,他不该科举,应该按着世家生存之道,修生养息,直到天下乱,在出山寻找明主,平定天下。

    而天下乱,世家出,不是天下大乱世家才出山,而是世家要在天下大乱中迅速平定乱世,以待世家延续。

    不然天下大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在乱世中存活,而世家能传承千年的原因也在于此。

    他们世家要的从来不是荣华富贵,权倾天下,而是传承。

    这道理他都懂,但久宝的病等不了,只有他爬上高位,才能遍寻天下名医,治好久宝。

    现在久宝看着跟正常孩子没什么区别,可他们心里都知道,不一样。

    他不想让久宝一辈子只能待在这墙内看风景,不知天下之大,只知书中风景,这太残忍了。

    是他们苦苦哀求让久宝坚持活下去,现在这样活着不叫做活,这跟笼中鸟又有什么分别。

    但是宁衍没有反驳母亲的话,沉默以对。

    “衍儿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原因。”宁祖母(祖母王雨薇)挥了挥手,让人把桌子撤了。

    等桌子撤后,丫鬟上了茶,宁云凑到大哥身边,悄声说“哥啊,我也想考科举来的,但我没你敢说啊,你胆子真是不小,敢挑战家规。”

    宁云歪着脑袋看着大哥,满脸佩服,他曾经也想过这个问题,久宝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但是他知道科举一定不行,所以他开始练武了。

    等他武功有成,能自保了,就行走天下,遇见神医就带回来。

    不过大哥就是大哥,比他有胆量,有魄力,不怕挨打。

    “你们两个嘀嘀咕咕说什么呢。”宁母(母亲沈清秋)面色一历又道“说说吧,别拿久宝当借口。”

    “久宝怎么就是借口?你们难道就看着久宝一辈子这样?”宁衍说完就后悔了,这个家里疼爱久宝不比他少,他这话怕是要伤了他们的心。

    果然宁衍说完母亲眼圈就红了,父亲也是一脸不赞同的模样,哀叹了一声。

    “衍儿心疼久宝这是好事,但也不用去科举,等你在大点,就出门游历去,遍访名医。”祖父端着茶杯沉吟道。

    宁衍苦笑“我能等得,久宝能等得?而且我今年已经十五了,怎么也要及冠后才能出门,时间太久了。”

    晋朝十八及冠,还有三年,这三年变故太多,前一次久宝风寒就差点挺不过去,他真是怕了。

    一屋子的人都沉默了,久宝就是他们宁家最大的难题。

    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又无法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