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脑使用手册 » 分化 生长

分化 生长

    在神经元搭载了感知了认知能力的时候,就像曾经的那个运动神经网络,神经元会根据功能的逻辑形成和运算,开始搭建整个分布式的功能。

    如果可以把功能的实现过程,按照步骤,来划分相应的工作区域,那大脑就可以像一个信息工厂一样,把原始信息加工成各种需要的样子。可如果,刻意的去把每一个功能都专门划分出来,反而会因为这样的限制性划分,限制了神经元原本的应有的高自由度。

    一个完美的脑,不应该是工厂,不应该像是芯片那样,人为的刻入一个形态。

    回到我们的初衷

    脑本身应该是,拥有自身调控的,高自适的神经团。神经元不断的从基础的运动反馈,感知反馈中,成长为一个可以向上兼容运作的决策反应中心。

    这里更应该像一颗种子。从最基本的形态中,逐渐的生长。能适配各种具有可能性的功能和未来。未来,有更多无限的可能性。

    最开始,从对称的结构中,被来自于躯体的原初力量,身躯的形态,把这里划分为两瓣。就像是我们的左右手,左右脚。脑本身也是由协同工作的左右两瓣,分割的神经反馈而划分出来。

    而来自于躯体,反馈信息最初始的状态,也是这样。经由长长的传输神经,到达这里。完成从感知器官的原始信息,划分为对称的两瓣,再到基本处理的链接。

    平面大脑。

    不同于原始脑的样子,活跃的神经元,需要按照需求,不断的断开和新生的神经链接。但整个大脑又不是一个神经的堆积。大脑的链接和更替,需要这种新生。这种新生,来自于大脑皮层,就像是皮肤那样,真正具有活跃活动的,只有在最外层生长和更新。

    可不论怎么样增加,有限的空间,增加皮层的厚度,并不是一个可以坚持的方式。考虑到活跃的代价,大脑需要有无数的毛细血管,在这些地方分布。我们要顾及自然的流体分布,才能让血液均衡的分布在每一个地方。供能才不会因为物理因素,导致有所缺失,或者过于集中。

    随着这一层的神经密集增殖,有一些勾回和褶皱出现。似乎也是生长的规律。越来越多的越来越复杂的反馈,让大脑变成了更为发达的,充满褶皱的样子。

    不过既然是躯体的映射。脑最初的样子,也是将相应的感知部分,尽可能会把周围的神经都积聚在附近。越发达的感知,相应的感知神经一定越多,这样,在这个对应的区域,平面分布开的神经,也就更多。

    大脑也就天生的,把我们的躯体,平面化分布在这样一个勾勾洼洼的皮层上。而按照神经数量(使用量),平面分布也会按照使用的权重,划分于这里的褶皱中

    生长

    左右对称的结构映射,对于分开布置的感知神经分布映射并没有什么。但在功能复合的时候,这种太过于分离的神经,更多的来自于原始而单独的反应。更多的信息和反馈,在之后的功能处理步骤中,这种信息的协调,复合和融合,都需要更多联合运作。这时,在平面映射的形态下,新的功能,需要在具有清晰分割的脑间联系下,具有更强连续性。

    就像是在视觉感知的进化。感知将不仅仅是简单的运动反射。神经链在完成了基本的反射链后,多余的活跃链接,在更发达的大脑中运作着。当这种多余的运动反馈,在神经间出现了有效性的成功反馈链,认知,就这样产生了。可是这里的链接,又不同于原始的感知信息。在链接的逻辑上,需要减少其他链接的干扰,功能逐渐被单独划分出来,形成新的功能区域。

    再重新回看感知向认知的跃迁过程,就是一次次的链接优化过程。只不过,在不同的区域,完成对应的加工运算过程。神经连接的反馈,一步步的,向着更高阶的逻辑和运算反馈进行跃迁。

    而不断跃迁,变成高阶反馈的信息流,也不再是那种臃肿粗旷的原始链接束。在经过数次的反馈,对信息内容精确和优化,信息会变得更为细致,神经链数量也会更加压缩。不过别小看这种压缩后的信息。可能这里仅仅小区域的集中反馈,高度压缩的记忆中,就会容纳人类丰富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