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脑使用手册 » 自主意识 二

自主意识 二

    意识的第二个先决条件,就是神经系统高度智能化。

    意识,同样属于神经反馈。建立于神经反馈之上。

    还记得吗?大脑的运算,是低阶反馈,不断向高阶反馈的跃迁。

    在创建意识前,不如尝试剥离出这一层层的神经反馈。从最基础的开始。

    前感知:从感知器官这里,神经细胞作为接收器,收到对应的外部刺激,转化为神经内的信息和信号。收集到最原始的信息。

    感知反馈:神经再经过信号传输后,达到对感知信息的初级处理,对信息的左右分布,对称,平衡,做初级的调整和处理。这里同时还会在周围产生运动反馈,控制器官周边相应的肌肉,做运动调节。(之后会用视觉体系来说明)比如会调整眼部肌肉,调整眼皮,瞳孔,眼动等等。(第一层反馈,初级的原始反馈)

    认知反馈:在收集到足够的信号后,由左右信息拼合。开始对信息作基本的内容认知。包括物理运动轨迹,明暗下的物理遮挡关系,对内容物的识别,以及识别后的情绪化。(第二层反馈,初级的认知)

    概念反馈:有足够的内容积累后,将对应的涵盖内容作一次认知。在这里,你会理解符号,基本的字符或者词汇,抽象的图形,以及表情,神态等。(第三层反馈)

    语言/逻辑反馈:具备了足够的抽象记忆,以抽象内容作为链接,并且用语法和逻辑相串联,开始拼贴具有逻辑和相互关系的整体内容。比如一句连续的语句,抽象的语法,对数学公式,物理模型,和空间构成。(第四层反馈)

    不妨想象下接下来的反馈会是怎么样的。

    如果逻辑和语言,已经积累到了足够的数据量,以及相应的反馈结果。会组建起来内容体系结构。知识和为人处世,会逐渐的建立起来。在这样的积累下,会形成一个成熟的人格。一个人,可能就会在此活生生的展现出来。

    每个反馈看似简单,但这只是前半段,基于神经连接下的内反馈。其实整个神经活动,整条网络活动下的链接,这条链会变的非常大,不只是长。

    提取每个反馈的内里,就是神经在一次次的对信息做模拟,然后对应的生成调节活动。回看最简单的神经活动,反射活动,也大概是如此。可又不可能仅仅是一个个的反射能造就出智能。

    记忆,是这里搭建构架的关键。不同于瞬时记忆的激活,和中长期记忆的展开和折叠。系统会把记忆分布于每一个神经链接中,整体保存一个记忆。而不论是展开其中某个记忆的片段,还是对于一条链的压缩,每个记忆片段又能单独对应出相应的链。

    记忆,会跟随神经而形成网络化的构成。但不同的是,这里,记忆和记忆的链接,并不是逻辑计算的结果。而是包含了逻辑在内为内容的,点式分布,线形构成,网状连接的一种链式结构。

    其实从结构上来说,这种网络结构,并不是典型的网络。其实更接近于现代人工智能的层状结构,是一种彼此功能和逻辑上有分层,但之间可以直接连接的空间网状。所以大脑的结果,可能还远不够用数字去模拟这种空间上的逻辑形态。

    作为衔接每个记忆的连接,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就在整个神经网络中,显得极为重要。这种连接,意义上,也相当于每个记忆间的逻辑,逻辑算法。不过相比记忆,这种连接,会显得简单了很多。

    但简单并不代表简易,生物的调节系统,一般至少会保证两个维度的双向调节,才不会容易出现失衡。神经系统的连接,也是这样。不光是激活,抑制。在加入了各种生物素进入神经调节中,连接的变化,也就不会是单纯的几种状态之间的切换。而即使是以胆碱为主要传输的递质,也不只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