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脑使用手册 » 第三维度 三

第三维度 三

    人生变幻莫测,就像人的情绪。不光是美好和爱,情绪也是存在诸多的负面情。憋闷,焦虑,羞愧,担心,紧张,冲动,恐惧,以及最后爆发出的疯狂。

    神经系统,存在对于运动系统的内感知的反馈,所以我们能在大体的感觉下,知晓自己身体的具体状态。

    可是情绪反应出的心理状态,似乎就不起效了。不同的情绪调节物,在对应的调节的实际和作用,以及作用方式,都不太相同。神经系统,没有相应形成相应的内感知体系。所以,多数情况,我们只能后知后觉的,感觉自己的情绪,已经爆发了。

    另外这里还依稀有条线索。情绪物质还是源自于内分泌系统。本身,对于机体的代谢,运动,血液循环等都会起一些作用。所以,不论是哪一种情绪,随着情绪物质量的提升,都会在血液中反映出来。血液加速,心跳加速,肌肉收紧,等等。而多数情况,情绪物质的代谢,也会协同循环系统的调整和平衡。往往又会让这些调整到更具特征的身体状态。

    轻的话,脸红心跳,心里隐隐的不稳定感;重则面红耳赤,血管充血,肌肉容易激发,身体处于亢奋状态;而过于兴奋,则会让循环调整,直接转化为行为上的运动,爆发为过激的行为,而太过高浓度的调节物,超过身体荷载,则可能导致抽搐甚至晕厥。

    当血液都聚集在肌肉和血液上,神经系统的决策能力就会相对的下降,神经的高阶长链反馈,会不足以应对。高耗能的运算供能不足,而减少了大脑的运作,而血液供能更多会给予外部的感受和应对系统。这时,快速的身体反应,会显得更起作用。愈发情绪的状态下,身体会更趋向于使用本能,或者第一反应,来应对外部。

    这样按照循环系统影响的程度划分,可以把大多数的情绪归结出一个程度和运作的模型:从平静,焦虑,躁动,激动,到最后过激导致行为。

    从演化来看,情绪也更适合快速应对。从而,成为一个主要的对应外部刺激的调节体系。

    情绪也有抑制和低落的方向,比如灰心,失落,疲惫感等等。但低落的结果不是爆发,而是身心的疲惫,最后过多的情绪物堆积。但过多的情绪物质下,产生和代谢难以匹配,就会在内心形成焦虑和压力。而长期的焦虑,过劳,压力,和情绪无法代谢,无法释放的堆积,则会造成心理问题或者实质的身体病变。

    而另外一点,情绪系统,很大一块,也是通过意识来调节。也就是,要面对实际的外部事件。这样,也能按事件的划分,来划分对应的实际情绪。而且实际上,具体的情感情绪运作中,往往会不仅仅是一种调节物在起作用。所以,喜怒哀乐,也确实是实际相应的情绪状态。

    不过面对同一个事件,如果你去细细的分割。仍然会把情绪一个个的剥离出来。比如,同一个危险事件,不同的人,表现出的主导情绪,可能是恐惧到不知所措,也可能出现激进的去应对,有可能还会爆发潜能,大力出奇迹。(有时候,依靠血液的供能,真的能够带来从反应速度到神经连接构建的速度提升,但最后的实际结果,也真的靠奇迹了)

    不过这样看,似乎主观的,按事件的负面,正面;按照应对情绪反应的积极,消极,来划分,也并不错。然后再按情绪状态从平静,到激动。就会得到一个情绪的基本形态的分割。分割情绪,也能更好的对情绪做管理。(但这样并不反映真正的调节体系,毕竟实际的行为,到结果,情绪在变,调节物也再多样复杂的变化)

    不过,既然有关于意识层,一部分的情绪,也是通过后天习得形成的反馈。以实际的事件,而形成相应的情绪变化。比如羞愧,或者厌恶。都是原始的情绪,通过一次实际的情景的事件构成了情绪的相应神经反馈。比如羞愧,就是恐惧下的抗拒拒绝,在情绪和实际意识的结合而产生。

    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习得的反馈,不是在对方式做选择,而是形成对应行为的反馈。在早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格的时候,这种习得获得的反馈,将一次性影响并形成以后具体的人格形态。所以,如果在习得过程中,如果有你参与,尽量的做一些积极引导,对后期的性格,人格形成,会有好的帮助。

    情绪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状态的自然消退,和主动的控制,抑制情绪向消极方向发展,阻止最后爆发不理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