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脑使用手册 » 声学设备

声学设备

    语言系统的需求,在具备了情感系统后,迫切的需要机体有一套完备的硬件系统来搭载。以为之后的知识文明系统的升级,做准备。

    但不同于光学的感知。语言需要交互,一套完备的系统,同时要兼具输入和输出。

    这样不得不在两个方向,寻找合适的神经系统的衔接方式,来搭载相应的硬件设备。

    首先,类似于光学,需要首先准备信息的收集和输入系统。在架构和逻辑上,才能为语言的演化做好前期准备。

    听觉系统这里。本身主要是依靠一个蜗状结构,衔接神经和一个三维的水平仪装置。来保证身体的在重力和方向上的三维空间的位置平衡,以及机体在移动状态下的肢体协同平衡。

    源自通过蜗状结构的延伸结构,这里拥有骨质的灵敏结构,一组传导骨骼和鼓状膜,对于外界,就有了一个双侧的声学定位装置。只需要依照左右耳对于同一音源的强度,就可以判断出音源大致的位置。

    越发灵敏的听觉,就会有越灵敏和广阔的定位能力。同时,也会带来越发灵敏的音频感知。就像是从黑白走向色彩,声音,有了频率,音色的分辨。而现在,能够分辨出每一种发音,每一个音准。

    记得大脑的平面权重分布吗?在对应感知神经区下,会有对应感知敏感结构。听觉,视觉,等等,获得的记忆,都是基于细胞内的特定物理结构,才对等的产生相应的感知记忆。虽然,记忆会碎片的保存,但最终呈现,任然需要重组出相应的信息认知。声音,最终还是要以一段音频的形态,生成可呈现的内容。比如像一段旋律,一段自然音。

    可是,发现没有,似乎,人声的语言,有时候和音频会难以兼容?记忆的保存形式,虽然都是音频,但音乐,往往是单纯的音频组合。而语音,往往会内嵌语言逻辑和词汇语义内容。如果没有在语言方面的音乐复合能力的开发。由于链接包含的长链功能,可能会难以同时点亮对应的语言和音频的连接,可能就会难以兼容。当然,也可以经过相应的锻炼,神经系统会开发出并提升这种长链结构下的复合功能。

    (对于长链的输出的唯一性。可以回顾意识输出的有限性,以及多巴胺的神经作用。由于长链对应的连接太过复杂,需要专注和持续性保证处理的稳定性,所以保留了输出唯一性的特征;同时,对于信息的处理,在认知层,就已经获得了拼合后的,复合单一信息为内容,之后的功能都基于并习惯于处理这样的单一信息,形成了对于顶层功能的搭建下对输出的唯一性。)

    输入设备具备。反馈的前半段,可以顺利的搭建出来。

    而声学上的输出,又需要另一处配合。舌和声带,以及对应的气道。对于这里的结构,似乎很早就在口腔和呼吸系统的结构上,有了合并。

    现在,只需要控制气流,声带频率和增幅,以及口腔对于气体流动的形态,就可以发出复杂而连续的声音,并且很快形成声音,进而到复杂的词汇,到长句。

    但同样是音频,语音的又一特征:经由舌肌,声带肌肉,以及周围的肌肉精确运动的神经的控制体系。发音,语音,可能会伴随这个区域的功能神经,而形成相应的功能反馈。所以,和听到音频的点亮的神经,并不是同类型的神经连接形态。(但后天可在相应锻炼下,让神经系统兼容并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在读书时,即使有时候默读,口型和发音仍然会有所感觉,也是因为这里的缘故。你的发音方式下的肌肉运动记忆,会固化在这些词语上。

    当然,对于语言,这些还都只是硬件条件。语言系统的形成,和实际的系统应用,以及其他的复合功能,还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