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百炼成神路 » 第二十五章 回家过年

第二十五章 回家过年

    晃晃荡荡的过完了大一的半个学期,也迎来了最后的期末考试。

    不出意料,经常请假的李青峰稳稳当当的拿了个第一。这几个月,虽说事儿很多,但是代码这方面,李青峰也是一点没落下。别说这个期末了,哪怕让现在已经毕业的学长来,也不一定能在技术上胜出,这得益于那短暂的公司经历。

    至于前段时间注册的公司,也早已开始了运营。但是这段时间以来,李青峰在众包平台,也打了不少电话,问了不少人,最后一个项目也没能接下来。也不得不感慨,生意不好做,但是得硬着头皮去做。

    由于学校也已经放假了,这也陆陆续续开始了春运,李青峰也放下了这边儿的公司,打算回家。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句经典的话语充斥着华国人的内心。不论家多远,在外多累。过年是一定要回家的!

    年,也叫春节,也是农历新年,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的。传闻在上古时代,人们结束一年的农事之后,新年岁首就会举行祭祀活动来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自古以来,人们强调岁首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现如今虽说已经不再大肆的宣扬众神,但仍然会有着各种各样的祭祀,只为了求一个心安。

    抛却这传统意义,对于幼年时期的李青峰来说,过年,无疑是最为开心快乐的,不为别的,只为了过年能吃上好吃的。

    在那个还花着一毛,两毛的年代,平常连顿肉都很难吃得到。但是过年时候就不一样了,常常腊月初就进入了年关倒计时,腊八那天学校会放半天假,就为了早上能喝上一碗腊八粥。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就开始陆陆续续准备着过年的吃食。

    开始提前熬豆子,磨面,榨油,热热闹闹的就开始了准备。

    从腊月十五往后,越发的热闹起来。腊月十七,杜镇上的集市就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小摊贩沾满了一整条街道。这时候孩子们也都放了假,大人就会领着孩子们买着新年的衣服,回家时候还能捎带上一点零食。

    过了腊月十七,就推着熬好的豆子,拉到豆腐坊,开始磨豆腐。那时候一家就要磨上半天,刚做好的豆腐,热气腾腾的,调上一点香油,一点老陈醋,再来上一点酱油,放上点葱花,拿个勺子挖上那么一口,放在嘴里,别提多香了。

    豆腐备好,就得开始备过年的馒头了,都是一些平时吃不到的馒头,用城里话讲应该叫包子。有豆沙馅的,菜馅的,还有糖浆馅的。

    刚刚蒸好的馒头,虚腾腾,仍在案板上能弹出好几下。李青峰最喜欢吃的也便是糖浆馅的,里面放的是红糖,经过高温,红糖化成了糖浆,轻轻咬上那么一口,顾不得烫,只留下满嘴的香甜。

    腊月二十一,倒数第三个集,有些小孩挑的衣服不满意,这个集就要再挑一挑。而其他的则是开始要买上一些菜了,平常难以见到的,豆腐皮儿,虾片儿等等足以让家里的小孩乐得上天。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时候,小男孩们已经头对头的聚集在了一起,研究着怎么放鞭炮,而小女孩们则是研究着过年怎么打扮的更漂亮。而在这天儿,不论小男孩,小女孩都能吃到梦寐以求的肉饺子。平时只有半碗的饭量,在这一天能吃上两碗。

    腊月二十四,倒数第二个集,这个集最为热闹。卖鞭炮的,耍杂技的,卖对联的,卖菜的,卖烤鸭的,卖烧鸡的,还有卖各式各样零食的,卖各种小玩具的好不热闹。各种叫卖声,还有人们的熙攘声无不在展示着年的魅力。来上几斤猪肉,再来上一袋苹果,再买上几串鞭炮,再来上一大袋子花生瓜子,在小孩的期待中,浩浩荡荡带回了家。

    腊月二十五,二十六,大人们会把买来的食材再度处理处理。

    腊月二十七,年前最后一个集,这个集上的人已经不是很多了,但是也只是相对二十四而言。这时候,大人们都会买上一些不易存放的食物,还有着一些比较贵重的东西。来上一大块冻肉,来上一只平常不舍得吃的烧鸡,来上一条没怎么处理过的鱼儿,而小孩想要的零食,在这天往往都会得到满足。

    农历年每四年为一个闰年,每个闰年,都是腊月二十九贴对联,除此之外,就是腊月三十贴对联,过除夕。

    而在除夕前,大人们仍然忙着准备各种食材,小孩们则是彻底玩疯了。一起堆雪人,炸牛粪,甚至盖个冰雪城堡,虽然看着有些四不像,但仍然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时间来到除夕前一天,大人早早的准备好对联,小男孩起哄着帮忙的递剪刀,递浆糊,小女孩则是在厨房帮着妈妈包饺子。在下午的一串串鞭炮声中,宣布着新年进入倒计时!

    鞭炮一过,饺子一吃,一家人就整整齐齐的坐在炕上,磕着瓜子,剥着花生,看着那百看不厌的本山小品。在杜镇的传统中,没有年夜饭这一说,最为丰盛的一餐是在大年初一!

    时间悄然划过,看着差不多到点儿,妈妈就会一边拿出馅料,一边儿拿出早已擀好的饺子皮儿,鼓动着全家人一起动手,包饺子。爸爸和小男孩只负责擀皮儿,妈妈负责包。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叮~~

    随着铃声的响起,时间正式来到了新的一年。这时候爸妈也都会拿出早已备好的嘎嘎新钱交给孩子,孩子则是乐滋滋的计划着买些什么零食。

    除夕是要守夜的,但是真要撑一夜也不太现实,于是在放完一挂鞭炮后,李青峰一家也会睡去。

    那天夜里,鞭炮声会响彻整个夜空,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天还不亮,孩子就会被爸爸叫起,晚上包的饺子已经煮好了。扒拉几口后,孩子会再一次沉沉睡去。

    一大早,外边的伙伴儿们已经叽叽喳喳的响彻一片。抓紧传好新衣服,找上小伙伴,互相结伴在村里游玩。

    爸爸们则是聚在一片,嗑着瓜子,唠着嗑。妈妈们则是在家里紧锣密鼓的张罗着中午的饭菜。

    烧鸡,烤鸭,油炒豆皮,红烧茄子,还有着一条象征年年有余的大鲤鱼,一道小丸子,一份冰冰凉凉的冻肉,一份腐竹炒肉,一大盘的油条,被紧张而又有序的端上了餐桌。

    噼里啪啦的又是一大串鞭炮声,一年中最为丰盛的中午饭开始了。那满满的一大桌子饭菜,大人,孩子的肚皮都被撑得圆滚滚的。

    大年初一的喜悦之后,大年初二悄然来临,这时候要走亲戚了。对于小孩来说,这时候无疑又是一份惊喜。能到处去亲戚那里转,还能收到压岁钱,还能见到不少见不到的风景。

    走亲戚一直能持续到正月初十。

    时间来到正月十五这天,小孩们能吃到期待已久的汤圆,拿着或买的,或做的灯笼,成群结队的在村里转悠着。

    正月十五过完,这个年也就算是过完了,而过年的喜悦仍然会延续。过完年不久,杜镇各村就开始轮番请戏班子唱戏,小孩儿们又能赶上一次庙会。

    那时候的年,简单,穷,但是开心,而且能开心很久很久!

    但是现如今的年,也仅仅剩下了团圆,这一个能力了,不再有小时候那样子的开心了。

    这几年农村流失人口严重,大多数都去了南方打工,所以每年的春运都是一个大难题。早早的就给爸妈订好了票,也给自己订了一张票,是硬座。

    春运的硬座总是能碰到那么几个谈天说地的大爷或者大叔,在车上侃侃而谈。也能碰上那些微微木讷的工人。但无一例外,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哪怕现如今的年已经逐渐变了味道,但是回家的心情永远不会变!

    对于华国人,家永远是根儿。

    曾经的那些小孩已经长大了,快乐也已经不在了,而一成不变的是那些老人们,在临近年关的那几个集上任然能看得到他们佝偻的身影,那脸上洋溢的笑容,与是数年前一样。

    没有了过年倒计时,也没有了紧锣密鼓的张罗准备食材,现如今的食材变得方便了许多,豆腐不再需要磨,面也不需要再磨,油也不用榨了,显得微微有些冰凉。

    唯一不变的就是买衣服,哪怕李青峰已经到了大学,爸妈还是买了新衣服带了回来,还带了不少的零食。

    “喂,爸,你们到哪了?”

    “我们到市里了,刚下火车,一会儿就到家了。”

    “行,那等你们到街上了,我下去接你们。”

    李青峰的妈妈在照顾了姥爷一段时间后,就再度回了工作地儿,只为了过年能多带回来点钱。

    今天是腊月二十一,街上正好有集,而李青峰的弟弟也早早的放了假。李青峰的弟弟名叫李李青山,与李青峰相差八岁,而取这个名的时候有着山峰的意思。李青峰的爸爸文化不高,仅仅初中文化,所以取的名字显得不是那么好听,但是也有着自己的期盼寓意。

    坐着村里人的车,李青峰就和弟弟一起去到了街上。

    天儿虽说没有下雪,但是也是阴沉沉的,之前下的雪也是没有消融,统统都结成了冰,走在路上需要万分小心才行。

    腊月二十一的集上人生鼎沸,老的,少的都洋溢着开心。

    “你说咱爸妈咋还不回来啊,都等了一个多小时了。”李青山搓了搓手,哈着气儿说道。

    “不用着急,从市里回来得俩小时呢。你要冷了,先去旁边那店里待着,整点吃的。”

    “不去,我就在这待着,待会等爸妈回来了,一块去。”

    “也快了,一会儿就到了。”

    俩人就那么蹲在十字路口的石墩上,穿着大棉袄,两手交叉缩在袖子里,望着从下方来的一辆又一辆车。虽说以李青峰现如今的体质,已经是不需要穿的这么厚了,但在人这么多的情况下,没必要那么引入注目。

    此前的好些年,每年过年,兄弟俩都会蹲在路口,看着一辆又一辆车缓缓驶过,盯着一个又一个从车上下来的人,就为了等着远方归来的爸妈。

    时间悄然划过,一辆从市里开来的车缓缓停在了路口,车上陆陆续续下来了不少人。

    有一男一女背着两个大包,朝着兄弟俩走来,男的不高,大概175左右,胡子遍布下巴,满脸尽是沧桑,双手尽是老茧,背着一个硕大的背包,里面装的满满当当的,这正是兄弟俩的父亲——李建国。

    还有一女,大概169左右,盘着一头长发,围着一条深红色围脖,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额头的发丝儿也多了几根白色,这是兄弟俩的母亲——李爱玲。

    上次在姥姥的葬礼上,一家人虽说也见过了,但那会儿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也没心思叙说这这一年的相思。而今过年之际,携带着相思,喜悦,一家四口再次聚集。

    在老家,李青峰可以完全的放松下来,这短短的时间内,李青峰可以不用再想到底怎么赚钱,可以不用再想到底怎么修炼,只需要好好珍惜这团圆的时光。

    人生七十古来稀,十年少小,十年老弱,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也就那么短短几年,更何况每年能相聚的日子也仅有过年那么几天。

    哪怕知道了有神,有妖,李青峰也没有把握能在父母去世前修炼到那种境界,所以李青峰格外的珍惜这和父母团聚的日子。

    现如今过年的喜悦就在于团圆,虽没有了小时候那般开心,但多了小时候所没有的成熟。一家四口,唯独年仅十岁的弟弟显得格外开心。

    ·······

    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时间匆匆而逝,腊月初十送走了爸妈,李青峰也该踏上修炼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