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秋蝶 » 第29章 柿子祸事

第29章 柿子祸事

    墨霏和墨雨吃惊的看着我说道:“姬烟门主和紫烟姑娘也进了月光之门,还是紧随月初道长进来的?”

    “没错,我越来越觉得咱们通过月光之门来到大汉,与化名月初道长的徐福脱不了干系,有机会见到他肯定要问个明白”。说完我抱了抱两人,说道:“天已经亮了,咱们得赶回高都,虽然还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墨柳的夫君夏天就是禽虓所扮,但是根据各方信息判断大有可能,万一他真是禽婋,墨凡和墨柳随时会有危险”。

    墨霏没说什么,但是墨雨却一脸忧愁,也不怪她,还不到十八岁就要抗起墨家这副重担。我只好又抱了抱她,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说道:“你不用发愁,有卫哥还有姐姐帮你,一切都会好起来,墨凡可不能出事,如果墨家没了他,将是巨大的损失”。

    “我知道”,墨雨咕哝了一句,说道:“几个月不见,说好的小别胜新婚呢?”说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吻了上来。

    就这样,在城门开启前的一个小时内,我感受到了小别胜新婚的激情碰撞,刻在记忆深处的珍贵记忆瞬间被点燃。

    离开广平,我们策马向高都狂奔而去。广平城距离高都有七百多里,按驭风的脚力,一天可以赶到,但是他们的马至少需要一天半时间,无论速度,耐力都无法和驭风相提并论,加上不敢走那条邯郸直达高都的山谷小道,只能向西过滏山进入太行九陉之一的古道滏口陉穿越太行山,然后南下过上党郡长子县回到高都。山路崎岖难行,太阳下山的时候,我们才过了太行山距离高都还有四百多里的一个村庄。

    村庄在一个山坳之中,一间间茅草屋在夕阳下显得宁静安祥。在记忆中的地图上,这里属于太行山以西的上党高地,往南不到一百多里就是上党郡长子县,长子县到高都还有三百多里。村庄很大足有三百多户,却没有可供行人歇脚的客栈,也没有可供避风的庙宇。秋风的肆虐下,村庄的房前屋后种有上千棵柿子树,叶子已经不多只剩光秃秃的枝干上挂着已经干透了的果实。看着那些柿子树,我意识到来到大汉的第一个冬天就要来临,已经三个多月,从盛夏到了深秋。

    钟离找了一家可以投宿的农家,主人是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还有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女子和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女子人是老两口的儿媳妇,儿子趁着农闲和几个乡党去了长子县,想找点活干赚点钱贴补家用,离家已经月余。屋内陈设简陋,日子过得不算宽裕。

    日子虽然拮据,但是好客的老两口还是给我们准备了一些食物,正是大汉时期流行的蒸饼,只是他家的蒸饼和平时吃的有点不一样,不是略微发黄的白色,而是暗绿色。看我一脸不解,身穿破旧衣服,脸上被劳累刻上岁月印迹的老人尴尬的笑了笑,说道:“粮食不够吃,只能在面粉里面掺上野菜,虽然味道不太好,但是能够填饱肚子,各位要是吃不惯,我让内人给你们熬点小米粥”。说着老人端着蒸饼转身就要离开。

    “不用了,老伯”,墨霏接过老人手中盛着蒸饼,已经包浆发黑的笼笹,说道:“把野菜掺入蒸饼本就是寻常百姓的日常吃食,我等怎敢暴殄天物”。说着她把一张蒸饼一分为二,分别给了墨雨和钟离,然后又拿了一张,把剩下的两张蒸饼连同笼笹还给老人说道:“我知道你们生活艰辛,这些蒸饼是你们的晚餐,我们拿两张充饥即可,剩下拿给孩子吃吧”。

    老人犹豫了一下,不好意思的接过蒸笹走了。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家徒四壁的屋子和铺着干草的土炕,我不禁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这就是所谓的盛世吗?”然后接过墨霏递过来的半张蒸饼,咬了一口,一股野菜的苦味窜进了鼻腔,显然蒸饼里不光有野菜,野菜不会有这么浓的苦味,里面应该还掺了树皮。我强忍着把蒸饼咽了下去。

    墨霏递给我一碗水,心疼的看了我一眼说道:“真是委屈你了,吃这样的蒸饼是不能去品其中的味道,要一鼓作气的吞下去,感觉会好很多”。说着她咬了一口蒸饼,屏住呼吸快速咀嚼了几下,然后一仰头吞了下去,然后说道:“这样吃,感觉会好一些”。

    我学着墨霏的样子又吃了一口,果然比刚才好多了,没有引起呕吐的感觉。钟离和墨家姐妹一样,把几乎无法下咽的蒸饼一口一口吃了下去,好像根本不受其中树皮苦涩滋味的影响。钟离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对这种食物已经司空见惯,墨霏和墨雨和我一样来自现代,能做到这样,应该是吃了不少苦。

    墨雨看出了我的疑惑,抱起了我的一只胳膊笑着说道:“野外生存是墨者必须的基本功,野菜树皮还算是好的,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墨者,就得学会生吃青蛙、蛇和虫子等所有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

    我吃了一惊,墨雨说的这些可是闻所未闻,有点不敢相信就看了钟离一眼。钟离明白我的意思,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墨者一般过着天当被子地作床的游侠生活,野外生存是必须学会的技能,如果不是考虑到你没有受过野外生存训练,我们不会到农家投宿,随便找个避风的地方就能过夜。吃青蛙、虫子自然是寻常事情,当然相比虫子,我更喜欢老鼠,烤熟后撒点盐,味道不错”。

    钟离说他更喜欢吃烤老鼠,一下子引起了我的不适,感觉胃里一紧开始呕吐,直到把吃进云的带有野菜树皮的蒸饼全部吐了出来,直到没什么可吐的东西才停了下来。

    钟离没有想到我的反应这么大,不好意思的看了墨霏和墨雨一眼。墨雨没说什么,墨霏却叹了口气,找来工具把地面清理干净。

    “我去给你摘几个柿子吧”,还是墨雨贴心,说完她就出去了,不一会带着十几个快变成天然柿饼的柿子返回屋里,说道:“刚才就想摘几个柿子,姐姐不让,想让你锻炼一下,看来让你拥有墨者的能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练我?没有问题,应该事先打个招呼,我好做心理建设”,我吃了一口香甜的柿饼,和无法下咽的蒸饼相比,简直是天下美味。于是我说道:“你们也吃,自然风干的柿饼,非常好吃”。

    墨霏没有说话,让墨雨拿几个柿饼给小姑娘送去。但是没过几分钟,墨雨耷拉着脑袋捧着柿饼,一脸沮丧的说道:“卫哥、姐姐,我可能闯祸了”。说着墨雨把柿饼放到用一块木板拼成的桌子上,说道:“老伯说柿子树上的柿子只能看而不能摘,如果被人发现柿子树上的柿子少了,整个村庄的人都会受到牵连”。

    “什么?”墨霏开始有点不解,随即就明白了,她说道:“进到村子里我就有点奇怪,这么好的柿子,为什么只能挂在树上,把柿子全部摘下来,足够全村人一个多月的口粮。现在才清楚为什么柿子只能挂在树上,而村中的百姓只能吃和着野菜和树皮的蒸饼。雨儿,老伯有没有说什么人霸占了柿子树,不让村民摘柿子充饥?”

    “老伯没说,只说是他们惹不起的人”。

    “我去看看”,钟离知道此中必有缘由,主动前去了解情况。他了解这个社会,这种事让他处理可能更好,我们这些外来户,真正融入这个时代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经历。

    不一会,钟离带着一脸忧色回来,看着我叹了口气说道:“这次真得麻烦了,得想个万全之策,否则村子的百姓可能遭殃”。说着钟离把了解到的情况说了出来。

    原来这件小事和一个大人物,大汉的丞相田蚡有关。这个村庄看起来和大汉数十万村庄一模一样,并没有特别之处,但却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优势,村庄周边上万亩土地上种出来的粟米成色一流,煮粥后汤色金黄,香气扑鼻。田蚡喜欢儒术和汉武帝的所好不谋而合,被封武安候的那年,有位前往长安投于田蚡门下做门客的齐国儒生路过这个村庄,受到村民的款待,享用了村民用自家所产粟米熬制的香粥。到了武安候府后常常提起这次经历,武安候不信天下竟然有这样的粟米,于是派出自己最得力的幕僚籍福前来核实情况,并带回去一些粟米,田蚡品尝后赞不绝口,认为此米不应由升斗小民享用,想把这个村庄上万亩土地据为已有。但是这些土地都是村民自行开垦有上党郡颁发的地契,自然不肯将土地拱手送出。那时候窦太后尚在倡导无为而治,田蚡考虑到政治上的对手魏其候窦婴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有所顾虑不敢明目张胆强占民田。但是那位儒生却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土地虽然有主,但是那些天然而生的柿子树却无主,于是勾结上党郡守将柿子树据为己有,规定村民摘食一只柿子就需拿一亩土地来换,几年下来,由于村民的孩子不懂事,私自摘食柿子导致不少村民的土地变成田蚡的土地。现在我们一口气摘了十六只柿子,而且又是在老伯家的投宿的客人所致,自然会把这笔帐算到老伯头上。钟离都觉得事情棘手。

    没有想到事情居然和当今皇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大汉丞相武安候田蚡有关,我的头顿时一个变成两个大。又一个匹夫无罪,怀壁共罪的现实注解。同时脑海中的地理知识告诉这里就是后来的沁县,所产的黄小米天下闻名,所以才有: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是当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大汉能被田蚡看上也就不足为怪。记得史书上说窦太后去世后,窦婴失去了太后支持,田蚡立刻对其下手,其中就有田蚡强索窦婴土地的历史记录,好在替田蚡办事的人还算聪明,才没有在窦太后尸骨未寒的时候闹出天大的笑话。

    “等等”,想起田蚡向窦婴索要土地一事的历史记录,我想到了一个人,就问钟离:“刚才你是说田蚡派籍福来此地了解粟米的人是籍福,那么此时是谁替田蚡主事?”

    钟离说道:“只要一到粟米收获的季节,田蚡都会派人前来收购粟米,规定各家除留存的种子,一律不得留粟米食用。今年前来处理此事的正是籍福,此人聪慧过人,怕是不好对付”。

    “幸好是他”,听到籍福正在此地处理粟米事务,我心里有了底。如果史书记录无误,籍福智慧过人知道取舍,能在田蚡索取窦婴土地的时候大事化小,此间小事,想必他也不想闹得不可开交。于是我问钟离:“你能打听到籍福此时在何处?”

    “这不难”,钟离转身出了屋子。我让墨霏去安抚两位老人和那位妇女,务请他们相信,我们惹出的事一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待,绝不让他们因此损失一分土地。

    墨霏没有说话反问道:“你打算去见籍福?”

    “没错”,我笑了笑说道:“我记得史书上记录籍福聪慧过人,多次以自己的智慧化解田蚡和窦婴的矛盾,就连田蚡大婚时灌夫酒后席间大闹,也是籍福明着强迫灌夫认错,实际上也想化解事态,不想让事情变得不可控制。这些记录没错的话,回到长安田蚡就会安排他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我想以此事为饵,不怕他不按我的计划出牌,到时他肯定会想办法将此事化无,说不定还能给村庄里的三百多户村民许多益处”。

    “我陪姐姐去吧”,墨雨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说道:“此事因我而起,我陪姐姐去安抚老人家,你和钟哥去找籍福解决问题”。

    我点了点头,姐妹两出门去找老两口。钟离找到了田蚡安插在村庄负责看守柿子的线人,从他口得到籍福住在长子县城的官驿之中,距此不到一百里,但是城门已关,长子县城高沟深,以我们的能力出入虽然不难,但是不惊动城防官兵的潜入城中,也无可能。

    看我沉默不语,钟离说道:“要不这样,天亮前你们三人赶到长子城外,城门一开就进城前去马驿寻找籍福,我留在此地。如果你能说服籍福,就让他安排人把柿子全部摘了,分与村民,这样老伯一家才能确定此事已经圆满解决。如果无法说服籍福,他自然不会派人把柿子摘了,这样只能出钱赔偿老伯十六亩土地的损失,田蚡势大,又是皇帝的舅舅,硬来肯定不行。不是墨家怕事,惹到这类人物,想要抽身也得费点周折”。

    “就这么办”,我点了点头,说道:“我有十足的把握说服籍福解决此事,完事后我们直接赶往高都,你随后赶来,我对墨凡和墨柳甚是担心,我怕他们随时会有危险”。

    刚到四更,我带着墨霏和墨雨策马离开了村庄,沿着官道向南狂奔而去。深秋的黄土高原已经寒气袭人,天上繁星如织,一轮上弦月挂在天边,将一片金辉撒向大地,把官道上凝结的霜花照得一片银白,又被马蹄声搅成纷乱。看着已快一半的上弦月,我突然想到再过一周又是月圆之夜,该死的纯阳戾气又将生成,当务之急要找到魏玥,才能不受戾气的困扰。不过也得承认,我居然有点无耻的希望姬霖能在月圆之夜帮我化解纯阳戾气。想到那将是绮丽的一幕,我下意识的看了看身边策马而行的墨家姐妹,感觉自己像一个偷情的负心汉。想到这里,我抬头看着一轮弯月,不禁长叹了一声,强行将胡思乱想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