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江山月圆 » 第六十四章 陈云之(下)

第六十四章 陈云之(下)

    眼下调查陈云之的可不止大王爷的一路人马。西京城内,同样留意着陈云之的还有安庆殿与信王府。陈云之的到来,为本就暗流汹涌的西京城又投入了一颗巨大的石子。

    可举荐陈云之的四王爷却丝毫不为所动,这时候仍是局外人般同陈云之在凉亭内煮酒论诗,四王府的几位侍妾作陪。四王爷美女在怀,懒洋洋就着酒气吐出几个字来:“陈先生,这几日真可谓是春风得意啊。”

    陈云之写好一副扇面,将笔搁下来,扇面向四王爷面前推了推。四王爷怀里卧着位美人,王爷便拿起扇面问怀里人:“陈先生笔力如何?”这侍妾大字不识一个,哪里懂什么笔力,只能提着娇嫩的声音连声道好。

    “既然如此,那从今往后你便跟着陈先生吧。”四王爷桃花眼一勾,就着那美人胸前的衣料揩去嘴角残留的酒。

    陈云之闻言急忙拜了一拜:“四王爷,在下以为这或许不妥当。”

    “有何不妥?陈先生初来呼延,府上人少,多些女人便多些人气。”说罢,便将怀里的女人推了出去。那女人好似犹豫了一下,却又仿佛无事发生一般爬到了陈云之身边,纤纤玉手瞬间缠了上去,整个人软塌塌地便要往男人身上靠,唤着陈先生名字的声音娇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

    呼延良与温瑜刚到四王府门口,便隔着老远看到院子里这幅图景。

    温瑜扯了扯呼延良的衣袖,在他耳边轻轻耳语着表示自己对呼延禹行为的不齿。

    女人在呼延禹的眼里实际上只是一个物件,想要便拿来,不想要了便丢弃。购买、赠与、交换、丢弃都是家常便饭。

    “有的人,那是自己不把自己当人。”呼延良倒是没什么反应,纵横捭阖这么多年,有些场面他早就见怪不怪了。更何况这么多年,他见着了太多了为了攀权附贵不惜一切代价的女人。有多少女人不惜出卖自己只为了换他呼延良的一次垂帘,他恐怕自己都记不清了。

    管家通传,四王爷与陈云之齐齐往门外看,呼延良牵着温瑜在大家的目光注视下走了进来。除了四王爷与陈云之,闻声抬头的还有在一旁侍奉的几位侍妾。她们看着温瑜,眼里是难掩的艳羡。

    有些人卑贱如蝼蚁,有的人却能灿然若星辰。

    陈云之起身行了礼后,四人便在凉亭内坐了下来。呼延良注意到了方才陈云之提的扇面:“本王早就听闻西京近日来了位诗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陈云之的字确实苍劲有力,就连呼延良也是多看了好几眼。

    “大王爷声名在外,在下也是早有耳闻。”陈云之礼貌地回应着。

    “哦?有何声名?本王猜猜,是权倾朝野作威作福,还是狂妄自大一手遮天?”

    陈云之抿了一笑没说话,倒是提起笔沾了墨,在纸上写下来四字,风云叱咤。

    “风云叱咤,听着像是个褒义词呢王爷。”温瑜念了出来,回过头眉眼弯弯地看了身侧人一眼。陈云之觉着大王妃的行为着实有点唐突,倒是一旁的大王爷毫不介意。

    呼延良搂了搂自家夫人:“原是个褒义词,本王倒是着实意外。”

    “王爷这有什么可意外的,朱袍玉带,当之无愧。”

    “那先生又可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将军尸骨马前寒,王公遗骸府内埋。”

    陈云之抬头看了一眼,不轻不重地回应了一句:“高处自然不胜寒,但王爷吉人自有天相。”

    两人对谈话中各有深意,暗剑交锋,招式直击命门。

    呼延禹还是那副放荡不羁的样子,与侍妾亲热,也全然不避讳人。女人斜躺在呼延禹怀里,胸前衣衫不整,大半被呼延禹抓到手里。温瑜耳朵听着自家王爷同陈先生说话,眼睛却尴尬地不知往哪儿瞅。

    呼延良和陈云之两人自然也看到了,但两人倒是仍面不改色地聊着些人世浮沉。温瑜不知如何自处,只能调整了坐姿,尽力扭过身子避开眼前香艳的场景。

    陈先生行云流水地写下五个大字,远山松竹老。“王爷,不如赐个下句。”

    呼延良接过狼毫,接了另五个字,碧空星月*******松竹老,碧空星月稀。温瑜连起来读了读:“对仗还算工整,但也似有些平淡了。”敢说大王爷对仗平淡的,放眼整个西京怕是也只有大王妃一人了。

    呼延良也不恼,宠溺地揉了揉温瑜后脑勺蓬松柔软的头发:“本王成日里刀枪棍棒的,这文章上的功夫确实是差了不少。不过本王的王妃平日里倒是素来爱读些闲书,让她对一个来看看。”

    陈云之没回答,他是从不与女人对诗的。一来是平凡人家的女儿们幼时大多是不念书识字的,长大后读诗都难,更别提对诗了;二来是就算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们幼时请了师傅上了私塾,也往往志不在此,终究难以出众。这各州各郡出了名的才女,也不过是借了稀奇的光,实际上吟诗作赋的水平不过寥寥。

    温瑜也不推脱,拿了狼毫思索片刻,提笔五字,迟日江山熠。簪花小楷,字也煞是娟秀。

    远山松竹老,迟日江山熠。看似对仗不甚工整,但迟日江山熠,却多了些挥斥方遒的局气。陈云之在心里当即对这位大王妃另眼相看,一介女流,不论才气,光是如此胸怀眼界,便实属罕见。这呼延国的大王爷,当真是娶了个宝。

    “本王着实喜欢这两句,不如,向陈先生求个墨宝,誊了这两句赠与王府?”大王爷哪里是喜欢这两句,不过是这对仗出自自家小丫头之口,他看着这才喜欢得紧罢了。

    大王爷开口要字,陈云之一届江湖散士怎有拒绝的道理,铺了上好的宣纸,一蹴而就,卷好后双手呈了过去。

    呼延良抬了抬眼皮,示意温瑜将字接了下来。

    “作为答谢,陈先生初来西京赋闲在家,可曾想在这西京谋个一官半职?”呼延良抿了一口茶,展开又打量了一回,“典刑司尚书的缺位高权重本王定夺不了,但谋个旁的美差倒是不难,只便算是同你换了这幅字。”

    江湖散士,远朝堂而近江湖,多是不愿入世的。但这陈云之倒也并无那江湖散士的散漫性子,听见之后紧跟着便低头拜谢,算是直接认下了。

    呼延良没料到他竟毫无托辞如此直爽地应了,但神色上没表现出来,又详谈了些许谋职的细节,眼见天色不早便带着温瑜告辞回府了。

    过了几日后,大王府送了道委任的折子给陈云之府邸,官拜度支司谋事。度支司管的是国家收支调拨,又常有些出谋划策的事,倒也是与他的才气相配。这一个来回,大王府也算是与这位才子有了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