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零文艺时代 » 第一百零八章:小剧场

第一百零八章:小剧场

    创作室里安静极了。

    朱序对《变脸》果然熟悉得很。

    他拿过杂志,哗哗两下,便翻到了水上漂发现狗娃不是男孩,赶她下船,狗娃追赶落水,水上漂又毫不犹豫地跳水救人那一章。

    “就这一段戏吧,照华,你能给我搭把手吗?”

    “没问题。”

    朱序试的是水上漂的戏,那跟他搭档配合的林照华,肯定是要扮演小女孩狗娃了。

    宋远航没想到还能看见林大导扮演狗娃,顿时又期待又惋惜。哈哈,要是现在有手机就好了,怎么着也得给他录下来呀。

    “咱们台词从这里,狗娃被赶下船开始说?”

    “我觉得从水上漂发现狗娃女儿身开始会更好,到他救狗娃结束。水上漂的整个情绪起伏转折会更加明显,人物演起来也会更鲜活……”

    都是好戏之人。

    两人当着宋远航、吴天铭等人的面,便开始讨论起台词、走位来。

    偶尔于时之老师也会插句嘴,说下自己的看法。

    就这么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过去了。

    吴天铭倒也不急。

    他通过旁听这几位的讨论,对朱序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小宋推荐的这个演员真是不错,就凭他对表演的这股认真劲,吴天铭都觉得他肯定能塑造好水上漂这个角色。

    “那咱们就开始吧。”

    朱序和林照华把创作室里剩余没坐的椅子全都搬了过来,围成一个圆圈,仿佛是一个小舞台。

    两人站到圆圈中间。

    “你……你是女娃?!”

    前一刻还脸上没啥表情的朱序,瞬间入戏。

    他抬手指着林照华,眉头紧皱,脸上既犹疑,还又带着些愤然的笃定。手指微微颤抖,就等着狗娃自己承认那个两人都不想面对的事实。

    “我……我是女的。”

    “啊!”

    在朱序眼里,面前站着的根本不是林照华,而是那个欺骗了他感情,让他香火传承落空、白欢喜一场的小丫头骗子。

    愤懑,气恨,让他登时瞪大了眼睛。

    多年厮混江湖讨生活的草莽戾气充斥着他的内心,让他整个人看起来仿佛凶神恶煞。

    “格老子的眼睛瞎喽!”

    他低吼一声,好像受伤的困兽。右手虚握,端着个并不存在的酒碗。

    但即使只是虚拟。

    随着朱序恨恨地扬起手,向地上重重掷去。

    宋远航和吴天铭也仿佛真听见了酒碗落地崩碎一片的声音,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水上漂希望落空又被哄骗的愤懑。

    太生动了。

    也太传神了。

    吴天铭之前也看过话剧,但这么近距离,几乎只隔了不到两米的距离,真切地感受着演员的情绪变化,真的给了他无比的震撼。

    当朱序和林照华结束表演后,他呆愣半晌,然后就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使劲拍起手来。

    “太精彩了。朱序老师,水上漂非您莫属。”

    “感谢信任。今天准备得太仓促,我觉得这个角色可挖掘的空间还非常大。”

    朱序不是谦虚。

    他连人物小传都没写,就匆忙上阵,是真心觉得对人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既然你们双方都比较满意,那回头等电影确定下拍摄档期,我就安排朱序同志过去协助拍摄。”

    “感谢于院长的支持,我这次来的匆忙,回去我就让厂里发公函……”

    试戏很成功。

    于时之便和吴天铭商量起拍摄档期等具体问题。

    这个年代,演员都还是属于各个演出团体。

    出去拍电影属于临时借调,协助拍摄。

    工资待遇都还要由原单位负责。

    并不像后世那样,演员和资本深度捆绑,只要稍微有点名气的演员,哪个身上没有一两个公司。

    想赚钱无可厚非,但一门心思都钻钱眼里去,能演好戏才怪呢。

    那边吴导和于老师、朱老师讨论拍戏借调的事儿。

    宋远航响起刚才试戏的那段表演,又看了看手里拿着的刘会原的稿子,觉得可以把小剧场这事儿提一提了。

    “林大哥,你刚才和朱老师对戏的时候,可能是距离近的关系,我真的特别震撼。你说咱们要是演话剧的时候,也像刚才那样,打破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不再追求舞美灯光等硬件,重点放到演员情绪的传递,表演的感染力上,效果会不会和在大剧场里演出很不一样啊?”

    “你是说小剧场演出?”

    去年林照华也跟着人艺出国演出过一段时间。

    宋远航一提,他就想到了在国外参观时听同行提起的小剧场概念。

    “对,就是这么个意思。小剧场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戏排好了,随便有个场地就能演。你看刚才你和朱老师用椅子一围,不就是一个小舞台吗?”

    宋远航的话,就像给林照华推开了一扇窗户。

    是啊。

    戏剧的根本应该在戏剧和演员身上,只要这两个条件具备,其他问题都不应该成为问题。

    想想院里那么多好演员,那么多精彩排演的好戏,只因为舞台不够,只能默默地准备、等待着。

    而剧场外,大家的文化生活却又是那么贫乏。

    如果小剧场能推广开来,发挥它的作用,肯定可以让更多的演员有表演的舞台,也可以让更多的人领略戏剧之美。

    “远航,你说在小剧场里演出的话,排什么样的戏比较合适?”

    “新戏!”

    “人艺之前的戏,体量太大,不适合小剧场的形式。既然要用新的表现形式,那最好是搭配新戏,而且新戏的表现手法也要更大胆。这样给观众的冲击力才足够大足够新鲜。”

    “我也是这么觉得。远航,你最近有时间吗?咱们一起合作写个本子吧?”

    “没问题。等我一周时间,林大哥你先筛选一下题材,我把《风筝》上半部写完,咱们就着手做这事儿。”

    两人说定,都很是开心。

    而于时之见他俩滴滴嘟嘟,便好奇地打趣道:“你们俩个说什么悄悄话呢?这么神秘。”

    “我们在说小剧场的事呢。”

    人艺规矩比较大。

    即使排演节目,都要经过艺委会的同意才行。

    前世林照华排演《绝对信号》,是趁着剧团去外地巡演,偷偷摸摸排演,先斩后奏。

    宋远航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打算参与进来,偷偷摸摸肯定不合适,不如先和于老师说明白,大大方方地去尝试。

    同是好戏之人,相信于老师也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