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误入迷途的羔羊 » 14、书包(二)

14、书包(二)

    垂钓者似乎注意到了巡逻车的存在,拎着书包,迈着稳健的步伐,一路朝着巡逻民警们走来。

    副驾驶座上的巡逻民警摁下手边的一个开关,身侧的车窗玻璃缓缓落下。他将胳膊夹在窗框上,半个脑袋探出窗外,对着已走至巡逻车车头位置的垂钓者问道:“出什么事了?”

    “我这儿有个失物招领。”垂钓者走至车窗旁,高举起手中的书包,回答道,“我在那边捡到一只书包,可能是哪位小朋友在河边玩耍时粗心大意落下的。能不能麻烦你们找一找这位学生,给她把书包送回去呢?”

    “哦?什么样的书包?让我瞧瞧。”副驾驶座上的巡逻民警顺势打开车门,下了车,接过垂钓者手中书包,近距离地观察起来,“你知道这书包是谁的吗?你见过这书包的主人吗?能不能把你捡到书包的经过详细说明一下?”

    面对巡逻民警一连串的提问,垂钓者一时间无从说起,只是傻愣愣地望着对方。

    驾驶座上的巡逻民警从巡逻车的另一侧走过来,参与到了两人的讨论中。

    “你打开书包看过吗?”巡逻民警一边打开书包,一边随口问道。

    “看过了,里面有课本和作业本……”

    随着垂钓者的回答,巡逻民警也在书包中找到了相对应的物品。他随手抓出几本课本翻看起来,又瞟了眼书封。当“高杨”二字月跃入眼底时,他那双厚实的单眼皮狠狠地抽搐了两下。

    “你在哪里捡到这只书包的?”巡逻民警的嗓音陡然间拔高了不少,“能把具体位置指给我们看吗?”

    而他的同伴则直接一脸肃然地命令道:“你上车,带我们去。”

    垂钓者见两位巡逻民警准备驾车过去时,立即解释道:“不用开车,走过去就行。就在那儿,不到五十米。”

    两位巡逻民警随着垂钓者来到书包的发现地。他们站在离河岸边五米开外的乡村公路上,并未轻易涉足那片菜地。其中一位巡逻民警打开了随身的警用取证仪,在垂钓者的讲解中,用镜头将书包被遗弃点周边的环境一一记录了下来。随后,他选择了与垂钓者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路线,一边记录一边缓慢地靠向河岸边。与此同时,另一位巡逻民警则拨通了马家宅社区派出所治安受理窗口——即二十四小时值班窗口——的接待电话。

    二十分钟后,两位巡逻民警将那只书包连同它的发现者一起带回了马家宅社区派出所。

    马家宅社区派出所二楼的民警休息室内,尚在睡梦中的马爱国,在一片昏暗中被人推醒。推醒他的正是马家宅社区派出所所长彭万里。

    “老马,快醒醒,有线索了……”

    “什么线索?”马爱国迷迷糊糊地回应道,“我手头上没有正在侦办的案子。”

    “不是案子,是昨天失踪的那个女学生,叫高杨的……”

    彭万里走到窗边,“哗”地一下拉开了窗帘。窗外一片铅灰色,预示着这是一个阴云密布的清晨。

    马爱国瞬间警醒,一骨碌翻身坐起,惊喜地问道:“高杨找到了?”

    “高杨没找到,不过她的书包被人捡到了。”彭万里沉着地回应道,“就在刚才,早班的巡逻民警将发现书包的当事人带回了所。想知道什么,你可以亲自去问他。人就在楼下。你赶紧起来洗漱,我先下楼去,在大厅等你。”

    马爱国三下五除二,利落迅捷地搞定了个人的清洁卫生,随即来到楼下的案事件受理大厅。当事人正坐在治安受理窗口前接受值班民警的询问。而彭万里则双臂环胸地站在值班民警身后,指点着询问工作的进程。

    因为发现书包的过程并没有太多曲折离奇的情节,询问进展得很顺畅。不出半小时,垂钓者在如实回答了民警提出的所有问题后,简短的调查询问便告结束。

    这边的调查刚结束,那边的玻璃大门便被人推开了。马月芳和杨慧娟在接到马爱国的电话后,相继赶到了马家宅社区派出所。马月芳的家就在马家宅,她是最先到的;杨慧娟是从普惠镇上赶过来的,所以到的较晚些。但两人先后到达的时间也只差了不到一刻钟。至于高明为何没有出现,这实在令马爱国有些无语,因为他的手机又处于关机状态,或者说他再度失联了。

    马家宅社区派出所二楼,马爱国的办公室内,杨慧娟眼含热泪地抱着书包,前前后后打量了不下十来遍,嘴里还一个劲儿地念叨着:“是的,是的,这是我们家高杨的书包。还是前年她生日那天,我买给她的生日礼物。她可喜欢这只书包了。第二天就背着它去了学校。”

    马月芳则在认真地翻看着摊铺在桌面上的课本、练习册、作业本之类的学习用品。她指着一本封面上标有“数学”字样的练习本,确认道:“这上面的字迹虽然潦草了些,但的确是高杨的笔记无疑。练习本上的习题是我周四布置给他们的家庭作业。不过,她只做了几道题,并没有全部做完。另外,还有一张试卷,她同样没有做完。”

    马爱国在办公室内不停地来回踱步,在听到马月芳的讲述后,驻足在办公桌前,神情严峻地注视着眼前的物品。

    “连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没完成,这孩子最近真的无心学习呀!”马爱国瞥了眼杨慧娟,感慨万千地说道,“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帮助孩子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去,而恶劣的家庭环境则会致使他们无心学业。”

    “可不是吗?从去年下半学期开始,她的成绩出现了断崖式地下滑。当时我就察觉到她有些不对劲,还专门找她谈过话。她接受教育的态度特别好,当即就向我保证会’知错就改’。我便放松了警惕,打算以观后效。”马月芳接话道,“我当时还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总觉得小孩子心性不定,偶尔出现厌学情绪很正常。而且这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一贯良好,我便以为她能靠自身动力克服困难,也就没再追究下去。现在想来,我有点不负责任了……”

    “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马爱国出声宽慰道,“我们先看看能不能从这些物品中找出能指明她去处的线索来。”

    似乎一语点醒梦中人,一直处于恍惚状态中的杨慧娟猛然间醒悟,她突然高声嚷道:“这孩子该不会是寻了短见吧?”

    杨慧娟口中的“寻短见”显然是指高杨可能选择了投河自尽。或许,站在一位母亲的角度而言,直接道出那样的话过于残忍了。

    “对呀!刚才那个老头不是说,他以往每天清晨垂钓时都能看到高杨从那一带路过。但周五那天,他印象中并没有见到过高杨背着书包的身影。”

    马月芳所说的内容是垂钓者在接受彭万里等人询问时回忆起来的桥段,并经由马爱国转述给了杨慧娟和马月芳二人。

    马月芳略一思索后,又补充道:“另外书包里的物品也不太正常。”

    “哦?”马爱国挑眉,“说来听听?”

    “我刚才仔细翻了翻高杨书包里的课本,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主课外,还包括了德育和音乐这两门课程的教材。而这两门课在课程表上是属于周四的课。”

    “高杨失踪时背着的书包里放有周四课本。也就是说,她失踪时间应该是在周四放学后,很有可能是在放学路上……”马爱国分析到一半,忽而又否定道,“不对,高杨的父亲曾说过,他周四晚和高杨一起吃了晚饭。她不应该在放学路上失踪……”

    “我觉得也是。”马月芳颔首道,“无论是在周四的放学路上,还是在周五的上学路上,可能性都不大。”

    “怎么说?”马爱国再度挑眉。

    “因为书包里面除了课本外,并没有其他学习用品,哪有学生上学不带文具盒的呢?”马月芳自信满满地回答道。

    马爱国的眼神中露出了赞许与惊讶。他没想到自己的这位侄女竟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像他这样有着丰富刑侦经验的老民警都没有察觉到的细节,竟然被她一语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