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月春秋 » 第六章 寻常人家

第六章 寻常人家

    大齐皇宫刺客乱斗,宫外刺客翻了天,哪国刺客都有,宫内相对而言更有秩序,但也更为血腥。

    宫内局面僵持不下,都猜到后续还有大宗师隐藏,没成想出现四个,几人联手突袭,一位大宗师突破人群,直扑齐皇。

    经过紫玉是不知道,她保护楚王,并未进宫勤王,只是听说紫宸殿中出现一位带着鹰脸面具,一身黑色战甲的将军,一枪将跟着偷袭过来的宗师钉死在紫宸殿前,之后正面硬拼大宗师,虽身受重伤,也是为救齐皇争取了时间。

    紫玉之所以猜到是他,是后来她被调去保护那位将军安全。而她接触的宗师也就他一位。

    三年前就能一枪钉死大宗师,如今的实力只怕是再进一层。

    “其实我是公主的死士,您说的应该是我师傅。”

    “怪不得气息如此,一门两位宗师,可喜可贺!”

    李青城不再多说,慢慢释放自身气息威压,一点一点调节自身力量,紫玉在李青城的领域中慢慢感悟,能够体会别人的领域,也是对天地的一种借鉴,同宗之间的变化不多,外人基本不会有人会如此去做。

    直到岐阳公主身影出现,李青城才不在施为。

    “若是自身悟性不够,就单一钻研自身,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与天地不同又有何妨。”

    “多谢公子教诲!”紫玉深深一礼。

    紫玉师门并无大宗师,对于大宗师的路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是一步,如今得此一说,算是为自己,为师门打开了一条坦途。

    “公子,紫玉现在答应侍寝还来的急吗?”

    李青城明白她的意思,是问自己有什么需要她做的。

    一报还一报,报应不爽!

    “这样就挺好,多笑笑,人生没什么过不去的坎。”李青城清呷一口茶水。

    “早些遇到公子就好了,家师也能一了心愿。”

    “也是那次?”

    “嗯,回来时重伤。”

    “两位公主……?”

    当朝皇后是第二位皇后,第一位陆皇后已病故,大皇子与陈珺是陆皇后所出,陈珺出生不久,陆皇后去世,陈珺寄养在现在的王皇后身边。

    至于外界传言的李青城和二公主有婚约只有李青城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连跟在李青城身后四年的陈珺都不清楚缘由。

    紫玉所说的两位公主,大公主陈珺只是捎带提起而已。

    “哈哈,我安排了人手,不用你操心,我本身就是她最大的保障,什么事情要有自己的主见,不然怎么开创自己的未来道路,你自己看着办吧!”

    “什么看着吧,我不在,青城哥哥你就欺负人吗?”岐阳公主没听清前面的,隐约听得见李青城的结尾话语。

    走近了,李青城才注意到,岐阳公主连衣服都换了一套,自己身为主家还不知道这伊人楼服务如此齐全周到。

    “自己去问吧,天色不早了,我等会还得回府一趟,没时间陪你们游玩了,明天我去找你,走吧,我送送你们。”

    “啊?哦,那好吧,我住荷花别苑,你们王府旁边那个!”听李青城说有事,岐阳公主收拾心情作罢,回去早点休息,这几日奔波也挺累的,事情也算完成了,了了心思,心情也轻快许多。

    荷花别苑在哪李青城是不知道的,嘴上答应挺快,出门的路上套了几句楚王府近况,就在伊人楼门口送别两人。

    回去看了一下红颜居的情况,跟郁掌事交代几句,李青城出门去找李青峰,岐阳公主来的比预期快了,打乱了计划,计划赶不上变化,也就只能更改计划。

    找到李青峰,命他召集血字营将领集结待命。

    想了想,回来几日,还没跟老爹一起吃过正经的饭。李崇山是青州户部尚书,如今青州人员流动巨大,加上近些年与夫人不和,李崇山大多时间待在户部衙门,李青城回来后又被母亲拉着到处拜访,没有什么机会跟父亲单独吃个饭。

    打定主意后出门去二里街买些酒菜,直奔青州司部户部而去,二里街,李青城回来青州的几次都是跟父亲在这条街上单独喝酒聊天,这条街上有家酒坊,是李崇山的最爱,喝了几十年未曾变过。

    天已近黑,户部衙门已点亮灯火。

    衙门里走出一人,李青城细看,是父亲的贴身小斯。

    “二德!”

    李二德听到有人叫自己名字,回头细看,是自家大公子。

    “大公子。”

    “你这是做何去?”

    “老爷今天有事不回家,让我去买些吃食。”

    李青城掏出一些散碎,“去府里报个平安,你去吃饭吧,我带了酒菜!”

    “多谢公子,多谢公子!”二得多次拜谢,兴奋的跑远了,自家老爷一顿饭钱也不少,更何况大公子还给了赏钱。

    李青城看着二得跑远,攥紧了手中的酒菜,户部走去。

    被带到户部值守休息用的宅院,李青城在宅院里等着。

    户部值守半月一轮,每个人都有一个单独小院,不大,半月生活倒是足矣。

    李青城将酒菜摆在院中石桌之上,屋子看大小应该是一室一厅,门口一枣树一柿子,一口大缸,除了石桌石凳,再无他物。

    看来李尚书生活有些拮据,李青城恶意猜测着。

    看罢,李青城坐在石凳上静静等候,不多时,脚步声响起,越来越近,声音到了门口方才停止。

    一身尚书官服的李崇山出现在门外!

    “李大尚书回来啦。”

    李崇山应了一声,走到石凳看了拍了拍李青城,“不错,又壮实不少,坐!”

    “你当是养猪呢!”

    李青城打开酒壶,给老爹倒满,两人碰杯,李青城一饮而尽,李崇山抿了一口,“今晚还有事,就此一杯,嗯,二里街胡老头的二十年青州醉,哈哈,就几壶就,宝贝的很!”

    到底喝了多年,李崇山一口品出了酒的出处。

    “胡老头不在家,他的小孙女给拿的。”

    “这壶没开封,既然你不喝,就不开了,真的不多喝点?”

    “挤兑自己老爹可不好啊,哈哈,尽量少喝点,尚书醉酒上值传出去可不太好。”

    “嗯,美酒啊,你不在家中待着,怎么想起来找我来了,你明日可有比武的吧!”

    李青城给父亲夹了筷子菜,“那还不是小事,我到时就穿着我甲胄去,他们也不敢打不是,哈哈,想赢还不是轻轻松松!”

    “莫要胡闹,不过,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前些年清河那丫头就穿了一身盔甲,清河自小就跟你亲,这次我可听说你送了不少东西给她,注意分寸,莫要娇惯于她,到了说婆家的时候,日后娇纵妄为,受气的还是她自己。”

    “知道了,清河长大了,年前就跟青云去过信,我们两个都是长年在外,清河出嫁不一定能回来,给她嫁妆厚实厚实,也算是弥补一下当哥哥的不能到场。”

    李崇山甚是高兴,大儿子满岁就被送到京城,二儿子刚到十六就给支到南亭关守边,小儿子最近又出门游学,一家人天各一方,所幸,都记挂着这个家。

    “别总宠着她,看她现在的样子,谁都不放在眼里。”

    自家女儿自己知道,有两个好哥哥,也就是脾气大了些,人是不坏的。

    李崇山连喝两杯,也不知是高兴的还是真的想喝酒。

    两人边喝边聊,家长里短,不知不觉已至深夜。

    李青城没事,倒是喝倒了李崇山,很久没见大儿子,每次也都是匆匆忙忙,所以李崇山每次都带着儿子去二里街胡家酒坊喝点。

    李崇山喝的摇摇晃晃,李青城把他扶到屋里躺下。

    “我在卫老头那里弄了不少好酒,放在我院里的酒窖里,这几日你一直不着家,我送给母亲一件红狐裘,母亲可高兴了,穿着到处显摆,清河就不都说了,天天去我那里捞东西,青云要的东西我给他找到了,一并放在酒窖里,别忘记拿给他,给青秋的古书残本打包好了,在阁楼里,有时间去晒一下,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李青城说的也不知道记住多少,看着熟睡的父亲,李青城把茶水续满,关上房门,顺带把一桌子狼藉收拾一下,这才出门。

    李青城在院子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此去一句不回头,儿子走了!

    “我走了!”

    青州在剑门关当兵为官人的不多,不是谁都跟李青峰一样想出人头地,乱世之中求个安稳才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吹了吹冷风,李青城精神了些,把李崇山喝倒了,他的存货都喝去不少。李青城的亲卫军营也在城外,这次回来,带的半个血字营骑兵,给放了他们半月假期,此时招回有些困难,想了想,有几个老兵油子没回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青城借着夜色掩护,慢慢向那几个人的老窝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