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月春秋 » 第三十五章 钱尚书

第三十五章 钱尚书

    “先说说你兵部的安排吧!”

    皇帝住口不言,改问其他的,让钱尚书快要跳出来的心放回肚子里一半,这就是说看自己的能力是不是半瓶水,拿不出个章程来,还是一样要玩完,皇帝可能不想要猪队友,另外就是要表表忠心了,靠不住的人,还是要干掉才安心!

    要说钱尚书一没有权势背景,二不投靠他人,也不拉帮结派,怎么会坐上一部尚书这等高位。

    这钱尚书的老师,原来也是兵部尚书,是个兵法大家,在钱尚书进入兵部之后,被其看中,收其为弟子,各处战事,大事小事带在身边指导,比亲儿子还亲。已钱尚书老师的人脉,加上他自身的能力,是有望四十岁之前坐上尚书的宝座的,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老师亲自领军支援青州,染上风寒,加上年纪大了,就此一病不起,后来故去。

    钱尚书的老师去世并没有对朝局带来多少影响,他老师的本事才学,钱尚书也学的差不多,可以说是继承衣钵了,钱尚书在熬血资历,尚书是手拿手攥的东西。

    先是在赵王一事上,紫宸殿上与景元皇帝大干一架,外人不知道吵的的什么,反正是不欢而散。

    敢跟皇帝吵,不得不佩服他的胆气!

    当然,因为赵王的事,不仅得罪了皇帝,还得罪了楚王,皇室宗族那也没有好果子吃,因此,逐渐被人所排挤!

    在让人看来,皇帝家事,外人掺和进去是不明智的选择!

    后来,在对待陆家还有大皇子的事,又多次顶撞皇帝,还经常在丞相朱鹜的时政治理上多有指责。

    所以,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人,他是都得罪了。

    管不住嘴,稳不住的脾气性格。这么多年,依旧不改!

    他把兵部右侍郎活成了御史大夫,看谁都不爽,都要怼两句。成了荐官们的楷模。

    也正是因为这,在右侍郎任上待了十多年,左侍郎不管升迁还是调任都换了四五茬人了,右侍郎还是他。

    得一诨号,钱有狼!另一位姓侯的侍郎不幸成了侯有虎。

    兵部统辖天下兵马,所以,齐国各处的兵马调动都得经过兵部核准,他老师病故之后,齐国没有多少兵马调动,随着齐皇身体不好,各处异动频繁,景元皇帝把他直接提拔成了兵部尚书,

    他依然不改性子,朝堂之上顶的楚王当众骂他钱倔驴。

    几年的尚书生涯,或者人老了,曾经的钱侍郎老了。

    以前没有遇到过,或者钱尚书没有犯过这么大的错。

    人都会变得!慢慢活成自己最讨厌的那个自己。

    得到了太多,不想再失去。

    这一两年,钱尚书中庸了很多,朝堂上也渐渐没了他的声音,多数时候是丞相朱鹜与楚王争论,关于兵部的事务,他也会给出中肯的意见,对于丞相跟楚王,他也保持着沉默以对。

    一个混迹官场几十年的钱尚书。

    此番皇帝问政,钱尚书也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钱尚书伸手抚抚了虚汗,“回陛下,臣已命兵部官员全部回到衙门里,还没来得及商议,但就目前的局势来说,情势还不算太过严重,只要剑门关不出问题,武关收回指日可待!”

    “好,说说看。”陈黎在大殿上踱步,边走边听钱尚书答对。

    钱尚书满身虚汗不敢回头,只能小心的听着皇帝的步伐,来判断情况。

    “剑门关是北防柱石,只要剑门关守的住,北疆就守得住,这也是罪臣老师说的,然而,以目前的形式,剑门关腹背受敌,以青州的局面,大概会坐视不理,若是青州铁骑还有当年的战力,有李炎在,收复剑门关不难,但是,到时候。剑门关就脱离朝廷掌控!”

    “但是,罪臣以为,当务之急,不是驰援剑门关防御,而是提防青州与江南,一旦剑门关失守,对陛下声望是个大打击,王家若是趁机发难,加上青州李家的影响,势必造成国之动荡!”

    “此乃罪臣之肺腑之言,还望陛下不要因青州之姻亲而放松警惕!”

    钱尚书说完,也不管陈总管的提醒,将青州拉了进来。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本来不在意的东西,被人提醒了一下,就是会朝着那方面想,而且会钻牛角尖。但是,若是真的剑门关失守,造成的局面又会是什么样子?

    陈总管出于何种心思,钱尚书不知道,到眼下保命要紧,什么姻亲都得放一边去!命都没了,还在乎谁是皇帝亲家不成!

    果然,皇帝听完这些,脸色舜变,不是他没有考虑青州在这场战事中如何站队,对于王家与皇室的斗争,李家做何看法,而是他没有考虑剑门关失守的情况,一切的想法都是建立在剑门关的基础上。

    “青州半月前就从汉水往芦岭关调兵,李炎也在剑门关,如果他们不在意李青城的死活,那么以剑门关目前的兵力,就算梁国东部氏族参战,守住半个月也不成问题,从天门支援,四五日足矣,这也是父皇从剑门关抽调兵力的根基所在,那么,你从何说起这剑门关守不住!”

    卫家多年来依附在王家之下生存,寄人篱下久矣,一旦有机会翻身,便会不择手段的抓住,这个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小人,圣人难出,卫家不会把自己牺牲掉去成全王家做大做强,驴车坐的舒服了,一旦有马车可以搭一程,还是会去选择更舒服更快捷的马车。

    景元皇帝一点一点把皇室的力量从剑门关抽离放在天门关,剑门关是北疆的柱石,天门关是京畿的大门,兵力放在两关对于京畿来说都是一样的,再者,天门关支援剑门关,骑兵五日可达,这也是放心抽调兵力的底气所在。

    慢慢拔高卫家在剑门关中的力量,国之大门,兵行险招,一疆重地,卫家最终没有抵住诱惑,放弃了江南王家的驴车,想把皇帝的马车据为己有!

    最终,剑门三关,卫家独占两关,剑门关中,掌握商业交易,控制住了粮草资源,卫家从王家脱离而出,成功坐上了皇室马车。

    唯一例外的,就是李青城的崛起!挡住了卫家最后的野心,以及卫邵强的放任态度,造成了剑门关目前的局面!

    钱尚书知道自己的命保住了,镇了镇心神,钱尚书从容不迫说起缘由。

    “当年青州事变,李炎放弃支援芦岭关,导致青州门户失守,梁军长驱直入,打到青州城下,一度攻入城内,孙王两家更是直接进攻南亭关,鼎盛一时的青州李家大厦将倾,孙王两家虽然不以兵家论长,但也不容小觑,若不是后来,梁军莫名其妙退了,就算李炎千里回师,青州也要大伤元气,那一次,李炎率领的青州骑兵并没有过多参战,两军交战,胜负不定,也是战后孙王两家赔偿的主因!”

    钱尚书说了一段秘闻,都说李炎千里回师,可没多少人去在意,当年所向披靡的青州骑兵那一段时间去哪了?李炎的动向是个谜团,那是一个人,可青州骑兵十数万人,莫名其妙没了踪影!

    “李炎把青州骑兵撒了出去,寻找他二哥李哲平,这是事后老师的推断,臣也认为合情合理,梁军说李向哲死在了剑门关下,所有人都信了,因为梁军已经打到了青州城下,这是误导,所以,罪臣觉得,青州的实力至少要比我们所知道的再提升个两三成才对!”

    钱尚书顿了顿,让皇帝消化一下,接着说道。

    “若是青州的实力再提升这么多的话,青州的小字辈也不是无能之人,那么,剑门关被梁军攻破,青州军也有实力收复,所以,罪臣推断,青州军会坐视不管!”

    “朕不管,青州军坐山观虎斗,孙王两家会趁机占便宜,李青城孤军奋战,那以钱尚书高见,如何破局?”

    “陛下御驾亲征!”

    “剑门关现在成了秤砣,铁疙瘩一个,谁都吃不下,梁军把它融化了,便可随意拿捏,陛下御驾亲征,天下正统在陛下,陛下携亲征大势,王家不敢妄动,李家就算打下了剑门关也得乖乖奉上,孙家自不必多言,墙头草一个!”

    “朕若是死在了这亲征路上呢?”

    “陛下自不必前出一线,坐镇天门关指挥便可!至于现在谁出头,那就派谁去剑门关守边!”

    齐皇陈黎想了想钱尚书的对策,以前思考,并没有考虑剑门关失守会如何,确实有些轻率,就算再相信李青城的能力,也得把风险考虑进去!

    得慢慢调整思考习惯,不再是那个无权无势的大皇子陈黎了。

    现在是齐国皇帝,陈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