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黑色轮船 » 梁祝

梁祝

    对于一个歌手而言,必须要有新的作品,否则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沈安已经接近一年没有发布新的作品了,这一年里,听他歌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少,现在还听他歌的人应该只剩下他的死忠粉了吧,同时下降的还有他的收入,从刚开始歌曲小火的十几万到现在的一万多,可想而知《黑色轮船》这首歌的热度已经所剩无几了。

    沈安认为自己之所以一年没有发布新的作品,一方面是《黑色轮船》这首歌的成功实在是太突然了,他当时写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自己的爷爷,根本就没想过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一方面是如此轻易的成功让沈安完完全全迷失了自己,他静不下心来去打磨好的作品,甚至有好多次他心里都后悔为什么当初拒绝了叶兰的好意,若是使用那几首歌曲,现在他的粉丝没准会多好几倍,而不仅仅只有二十几万人。

    轻易获得成功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个仅仅十六岁还没有成年的孩子而言。

    经过近一年的沉淀,沈安差不多已经从“成功的喜悦”中清醒过来了,现在的他迫切希望自己能写出一首好的歌曲来献给自己的歌迷,他们已经等了太久了。

    近期沈安已经有了思路,但总是差了点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珍珠项链只有珍珠没有线,沈安缺的就是那条能把所有珍珠连在一起的线。

    星期五晚上的时候,“线”找到了。

    宜城的黄梅戏,可谓是一绝,来宜城旅游的客人,若是没看上一次黄梅戏,这躺旅行算是白跑了一趟。

    星期五晚上九华小区内就有一个黄梅戏表演,听说是专业的戏班子,沈安便跟着外婆一起过去凑个热闹,也算是捧个场吧。

    表演的地方在小区里面的篮球场,沈安过去的时候舞台已经搭好了,篮球场并不大,光舞台几乎就占了整个篮球场的二分之一,留给观众活动的空间并不是很大。

    可就是这么小的空间,在沈安的主观感觉下却显得非常大,来看黄梅戏表演的人并不是很多,大多数都是和沈安外婆一样已经上了年纪无所事事的老人了,极小部分便是一群小孩了,至于与沈安同龄的孩子,沈安扫了一圈都没看到几个。

    的确,与沈安同龄的孩子,怕没几个会对黄梅戏感兴趣吧。

    沈安对黄梅戏感兴趣,那是因为初中上音乐课的时候他们学的就是黄梅戏,在所学的戏曲中他印象里最深的便是《女驸马》和《梁山伯和祝英台》这两个,直到现在他都可以把《梁山伯和祝英台》里英台描药的片段唱出来。

    “一要老龙头上角。”

    “二要凤凰尾上的浓浆。”

    “啊啊,啊啊,啊,尾上浓浆啊。”

    “三要蚊虫肝和胆。”

    “四要蚂蝗腹内的肝肠。”

    “腹内肝肠。”

    “五要无风自动草,哪里有我的好梁兄。”

    “六要六月炎天瓦上的浓霜。”

    “七要仙姑头上发。”

    “八要八十岁婆婆乳上的**。”

    “乳上的**,啊啊。”

    “九要千年陈腊酒,哪里找,我的好梁兄。”

    “十要万年不老的生姜啊,啊,啊,不老生姜啊。”

    “……”

    巧的是今晚的表演节目正好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刚开始的伴奏是轻松诙谐的,先是女主祝英台登场,祝英台头戴黑色软纱帽,身穿白色深衣,衣服上绣着桃花,她挥舞着衣袖,面带笑容。

    “一个故事唱千载,梁山伯和祝英台。”

    声音以女生为主,但仔细听能分辨出有男声的存在,紧接着便是男主梁山伯登场,同样是头戴黑色软纱帽,不过他穿的是绿色深衣,只有袖口是白色的,两人合唱道:“一双彩蝶传情爱,今日又向花丛飞过来。”

    台下本来是热热闹闹的,故事开始的一瞬间就安静了许多,只有个别小屁孩捣蛋的声音,众人都在认真欣赏这个表演。

    沈安的外婆年龄大了,眼睛不好耳朵也不好,沈安不知道在自己眼里的场景在外婆眼里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己耳朵里听到的与外婆耳朵里听到的是否相同。

    “外婆,你看得见听得到吗?”沈安只是随口一问,却没有想到外婆给他这样的回答。

    “当然看得见,这场景我这一生不晓得看过多少回了,早已记在了心里,至于声音,只要听清楚一两个字我就知道他在说什么了。”

    “小沈安啊,人的年龄大了,眼睛自然就看不见了,耳朵自然也听不清了,这是坏事,也是好事,这样你才能多与自己的心交流交流。”

    “当你与你的心说完所有的事情之后,这个时候即便死去,也并不是一件悲伤的故事。”

    外婆说的话让沈安大为震惊,虽然沈安是喜爱外婆的,但他的心里依然认为外婆是愚昧、小气且无知的,她封建迷信,相信鬼神之说,记得高一的时候沈安不小心发生了一起车祸,到也并不是什么大事情,陈星跟外婆说了,外婆非觉得沈安他受惊失魂了,用沈安的贴身衣服包了一份米饭存了几天之后让沈安吃下去,她做饭的时候盐放的很少,她的脑海里还装着男尊女卑的腐朽理念,她的缺点沈安可以说很多,她在沈安心里的印象可以是善良、慈爱甚至是美丽的,但智慧这个形象从来没有过。

    沈安错了,智慧不一定是愚昧无知的对立面,外婆活了七十多年了,她的人生经历便是最大的智慧了。

    戏剧里面也包含着音乐,从伴奏的曲调中沈安也能看出故事的悲欢离合,梁山伯和祝英台求学时相识相知时曲调是欢乐悠扬的,祝英台被父母强迫许配给马公子二人有缘无分时曲调是悲鸣的,这种悲鸣在山伯描药时达到了极致,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先给你渺茫的希望,然后再给你彻底的绝望,那十味药,有哪一味是真的能找到的啊,梁山坡每描述一味药的时候那种悲伤就会更递一层,让你绝望绝望再绝望,让故事凄凉凄凉再凄凉。

    好的表演需要的好的听众,每每表演到精彩的阶段时,沈安等人都会热情鼓掌,一些被爷爷奶奶抱在怀里还懵懂不懂事的小屁孩,看着大家都鼓起掌来,也学着大家的模样有模有样的拍着自己的小手。

    坐在沈安和外婆旁边的是一对母子,孩子很小,应该刚上幼儿园,母亲很年轻,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

    在表演快要结束的时候,母亲和孩子之间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母亲:“你在看什么。”

    孩子:“看自己的影子。”

    母亲:“影子有什么好看的呀。”

    孩子:“妈妈,我才发现我一直踩着我的影子,他是不是很痛,可他为什么不说出来呢,他说出来了我肯定不会踩他了。”

    妈妈沉默了一会儿,她不知道怎么跟儿子说,难不成她直接告诉儿子“儿子你你真笨呀,影子它根本没有生命自然就感觉不到疼痛了。”她总觉得这样说不好。

    她想了想,道:“影子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守护者,你踩他他自然不会感觉到疼啊,他藏在地里是因为地下面有坏蛋,他去打到坏蛋保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