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 » 第52章 学生,欲走科考之路

第52章 学生,欲走科考之路

    龙床前,义忠亲王听到父皇的话,终于不再反驳,而是这样说道,“儿臣愿再为父皇试药。”

    昌隆帝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他声音沙哑的道,“不用了。衡儿已经让人试药,你又何必再浪费时间。”

    说完,昌隆帝不理义忠亲王,转头看向雍德帝,使出浑身力气,“衡儿,将那药呈上来吧。”

    “儿臣领旨。”雍德帝闻言退出宫殿,取药去了。

    义忠亲王则偷偷看向远处的几位大臣,他已经做好安排,那个名叫金鸡纳霜的药若是有用他便从长计议。

    若是没用,甚至父皇因此殒命,他便与群臣配合,以意图谋害父皇的罪名将六弟赶下皇位。

    ……

    宁国府,宁安堂。

    因贾瑞一夜未归,贾珍昨晚从荣国府回来后便睡得不安稳,此时双目猩红,整个人显得极其疲惫。

    “没事的。那药不一定能治好太上皇。”

    “朝中大臣不同意用药,肯定有其道理。那小畜生哪有那么好运?”贾珍不断安慰自己。

    昨晚,贾珍几人虽未等回贾瑞,却也打听到一些大明宫内的消息,知道贾瑞献的药名叫金鸡霜纳,乃西洋药物,皇上与众大臣就是否使用此药起了冲突。

    贾瑞则因试药的事滞留宫中。

    “那小畜生试药过程中自己死掉都有可能,我又何必担心?”贾珍又安慰自己道,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老爷,宫里的消息小的查到了。”

    这时,一个瘦高小厮匆忙跑进堂中,跪在贾珍脚下。

    贾珍心脏骤停,深吸一口气,才紧张的问道,“怎样?那药可是没用?”

    “回老爷,据宫中传言那药对普通人并无生命威胁。那冷热之症似乎也能治好。”小厮闻言,恭谨又害怕地回复道。

    贾珍听了,大脑一片空白,险些跌坐在地。

    他性格嚣张、为人牙呲必报,便以为贾瑞也跟他一样,有了这样的机会,定然不会放过。

    “老爷!老爷!你没事吧?”小厮见状急忙上前扶住贾珍。

    贾珍却仿佛溺水的土狗一般拼命挣扎,“快!快送我去义忠亲王府,我要求见义忠亲王。义忠亲王会救我的。”

    “珍大伯!你怎么了?”这时,一道熟悉且令人放松的声音响起。

    “蔷哥儿!出大事了。贾瑞那小畜生的药似乎真有用。你说他要是真救活了太上皇,将宁国府的事告到太上皇耳边,我们可怎么办!”

    贾珍想到这些年自己做的恶,这些恶行早够宁国府抄家灭族,他好日子还没过够,怎么能就这么出事?

    “珍大伯!你别急。就算贾瑞真救活太上皇,他也不会状告咱们宁国府的。”贾蔷年少聪颖,他替换小厮安抚起贾珍来。

    “大伯你想想,贾瑞他也是贾家族人,他状告宁国府对他家有什么好处吗?这不但会削弱贾家声势,受牵连的贾家旁支也不会好过,甚至对他不满。这样岂不是自绝于贾族?”

    “相反,他什么也不用做,只要太上皇还在,我们就不能拿他怎么样,他也能在贾家过得更好,孰重孰轻他难道看不出来吗?”

    “对!对!对!还是蔷哥儿聪明,这事我怎么没反应过来呢?”贾珍一听,如闻仙乐,豁然开朗。

    “只要那小畜生不将这事告到太上皇耳中,我们就没事。”

    “老爷!马车备好了。”贾珍正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刚刚离开的小厮又跑了回来。

    贾珍摆了摆手,“滚滚滚!还去什么义忠亲王府?怎么能拿这种小事麻烦王爷,这事我们能自己解决。”

    小厮离开之后,贾珍又看向贾蔷,“可那畜牲不举报咱们宁国府,以后却发达了,想到那畜牲耀武扬威的样子,大伯我就觉得晦气。”

    “这就没办法了。”贾蔷无奈的叹了口气。

    “不过世事变幻,谁知道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昨儿他不就因为太上皇死里逃生吗?我们以后有的事机会整治他。”

    ……

    金鸡纳霜的药效极佳,当天下午昌隆帝的寒热症状即悄然退去。

    贾瑞跟外祖父张彦廷也被请到养心殿外。

    这个时候贾瑞才从外祖父的口中得知,自己救的竟是当今太上皇昌隆帝。

    “宣御医张彦廷、荣国府贾瑞觐见。”

    随着一声尖锐的声音从殿内传来,贾瑞从震惊中清醒,跟外祖父一起小心翼翼的进入养心殿内。

    一入殿,他便发现殿内已经汇聚了不少大臣、勋贵。

    “臣张彦廷、贾瑞见过皇上、太上皇。”

    “嗯,平身吧。”

    昌隆帝依然有些沙哑的声音响起。他看着殿前跪着的一老一少两个救命恩人,内心甚是愉悦。

    “你们祖孙二人这次救了朕的性命。可要什么奖赏?”

    “禀太上皇,救人治病乃老夫职责,且此药为家孙发现,老臣无需奖赏。”张彦廷再次跪下,激动的道。

    贾瑞见状,急忙跟着跪了下去。

    昌隆帝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贾瑞,“那你呢?既然此药是你发现的,你可需要什么奖赏?”

    “朕听闻你年纪轻轻,医术已甚是高超,深受百姓喜欢,朕可破格录用召你入太医院。你可愿意?”

    贾瑞听到昌隆帝的话,第一个念头便是将宁国府之事说出。

    可他跟贾蔷想的一样,偌大一个国公府岂会轻易被抄,看在宁国公贾演、京营节度使贾代化的面子上,太上皇就不会对宁国府太过苛责。

    “禀太上皇,学生跟外祖父学医乃兴趣使然,暂不愿入太医院。且学生能献上此药是外祖父在太医院任职的缘故,功劳在外祖父,太上皇奖赏外祖父即可。”

    “哦?这是为何?”昌隆帝微微一愣。

    “学生欲走科考之路,光宗耀祖。另外,学生认为太上皇尚未痊愈,需再等两日查看情况,怎敢提前讨要奖赏?”贾瑞坚定的道。

    “好!”昌隆帝闻言,不禁拍手,“朕听闻你科举数年尚未通过院试,只是一童生,没想到竟有如此志向。”

    “不过你医道天赋也不宜浪费。这样吧。十年,十年后你若科举不成,无需考试直接到太医院就职。”

    “此外,朕确实尚未痊愈。此时奖励你二人为时过早,那具体奖励待朕痊愈,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