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 » 第115章 香菱之喜

第115章 香菱之喜

    晚上,在贾琏的吹嘘下,贾瑞确实见到了不少新鲜样式。

    贾琏甚至下血本给贾瑞叫了一个娇艳美人,贾瑞并未接受,他跟几人喝酒吃菜,一直玩了两个时辰,才离开醉花楼。

    “瑞哥儿,你这样太扫兴了。来这种地方,不叫个姑娘耍耍,还有什么意思?”因为贾瑞执意要走,贾琏只得离开,他骑着马,在贾瑞身旁嚷嚷道。

    “琏二哥!你也知道,再过两个月,我就要参加院试,可不能因为这事影响学业,过来增长见识还好,贪图享乐就不应该了。”贾瑞被街上冷风一吹,整个人清醒了不少,他向贾琏解释道。

    贾琏闻言,顿时噎住,蛊惑堂弟玩乐,因此影响考试的帽子可有些大了,他戴不了。

    “这……这,偶尔一两次也没有关系嘛!二哥我又不是每天叫你出来。”最终,他还是梗着脖子说道。

    贾瑞笑着摇了摇头,“别。琏二哥,我的意志力没那么好。这种时候,我还是稳妥些。”

    贾琏闻言,终于不再多说,嘴角露出以为深长的笑容,“好吧。二哥我明白了。”

    “那二哥我就等你院试结束,再一起放肆一番。”

    ……

    ……

    雍德3年5月30日。

    这天,贾瑞收到一个好消息。

    “大爷,我们找到那个妇人了。我先回来想你报喜,再过几天武大哥他们就会带那姓封的妇人到扬州来。”一个小厮恭敬的站在贾瑞身边,一脸喜色的禀报道。

    “哦!能确定吗?她的丈夫可是姓甄名士隐?”贾瑞闻言,整个人激动起来。

    来到扬州没多久,他便派小厮前往湖州,寻找香菱的母亲封氏。

    在他记忆中,甄士隐一家原住苏州葫芦庙旁,葫芦庙失火,香菱失踪后,甄家家破人亡。

    甄士隐携妻子封氏投奔老丈人。结果老丈人尖酸刻薄,香菱又找寻不到,甄士隐便随一僧一道出家去了。

    只留下妻子封氏寄宿娘家。

    之后,贾雨村高中进士,到湖州上任,还娶了曾经一见倾心的甄家丫鬟娇杏。

    贾瑞便是凭借这段情节知道封家地址,范围缩小以后,要到湖州寻找一封姓人家便容易了许多。

    “是的。那妇人丈夫姓甄名士隐,十几年前一夜白头,糊里糊涂的随一僧一道出家去了。”小厮狗儿点头确认。

    “那就是了。”贾瑞猛一拍手,终于了结一心中大事。

    “不过究竟是怎么回事?竟这么久才找到封家?”这次寻找封氏,贾瑞原本以为一去一回十几天便能完事,没想到几个小厮一走,竟过了二十来天才传回消息。

    “是这样的。那封家十年前遭了灾,举家搬到了别处,所以才多花了一些时间。”

    听了小厮一番解释,贾瑞终于明白过来。

    “嗯。这点赏赐你拿着,下去吧。”贾瑞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串铜钱丢到狗儿手中,然后向后院走去。

    ……

    “香菱,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母亲找到了。再过几天她应该就能赶过来,你做一些准备吧。”

    西厢房。

    贾瑞进门后,笑着向床边做针线活的小香菱说道。

    “大爷!你说什么?”香菱小手猛地停了下来,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贾瑞。

    贾瑞走上前,将香菱手中针线拿来,“我说,你母亲找到了。过几天就会过来。”

    “真的。”香菱眼睛睁大,手中激动的抓住贾瑞衣袖。

    贾瑞双手顺势伸向腰间将她抱了起来,看着香菱亮晶晶的眼睛,道,“嗯。你马上就可以见到你的家人了。”

    “大爷!你确实是奴婢的父母吗?会不会……会不会找错人了?”香菱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我记得我家在一个巷子里,隔壁有一个庙,大爷没找错地方吧?”

    “真的。是真的。爷保证,那就是你的母亲。你难道不相信爷?”贾瑞脸上笑容灿烂,他看着香菱眼睛,再次保证道。

    香菱见状,终于相信,整个人扑倒贾瑞怀中,“香菱相信爷。”

    她双眼变得通红,喜极而泣的在贾瑞怀中抽泣起来。

    “大爷……你真好。”

    “这就对了嘛。你就好好做准备,等着你娘过来就好。”贾瑞轻抚香菱脑袋,心中升起怜惜。

    这段时间,他不止一次梦中醒来,听来香菱梦中呼唤母亲。

    想到那缩成小小一团的身影,他便感同身受。

    才几岁便被拐子拐走,这些年她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呜呜呜。”香菱继续哭泣,小脑袋靠在贾瑞肩上,脸上确实灿烂的笑容。

    “好了。好了。都过去了。爷保证,以后不会让你再受苦。”贾瑞轻拍香菱肩膀,哄道。

    “大爷,我娘这些年过的怎么样?他们有没有受苦?……他们找……找过我吗?”抽泣之后,香菱终于冷静下来,询问起父母的情况。

    贾瑞将她抱到床上坐好,将自己知道的情况一点一点的告诉香菱。

    之前,贾瑞并没有说过甄家败落的事,此时香菱听了这些年甄家经历的事,不禁难过。

    也悄然放下父母没找到自己的埋怨。

    ……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神京紫禁城。

    乾清宫。

    雍德帝拿着手中奏折陷入思考。

    “杨爱卿!你说这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该不该调任?”

    “朕收到急报,林如海的病情似乎有所好转,此时改派官员,这么多年的谋划只怕因此荒废。”

    林如海乃太上皇昌隆帝给雍德帝安排的一处棋子,这些年在扬州也起了不少作用,因为他皇家内库充实了不少。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如海患病之后,雍德帝才一直拖延,未曾调任职务。

    如今半年时间过去,雍德帝终于坚持不住,同意该派官员,却突然收到林如海病情好转的消息。

    “禀皇上,林如海为皇家、为朝廷出力颇丰,如今患病,早就该调任闲职。依臣之见还是将林如海调入神京为是。”

    “毕竟他若在任上出什么差错,只怕皆言皇上寡恩。”内阁大臣杨翊仿佛没听到林如海病情好转的话,开口说道。

    雍德帝闻言,想到林如海的功绩,想到百官言论,终于不在坚持,在奏折上打了一个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