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 » 第124章 大收获,贾瑞的反击

第124章 大收获,贾瑞的反击

    “这方世界又变大了。”贾瑞抬头向院子尽头看去,镜中世界果然大了不少。

    “相信要不了几年,这处院落便会露出全貌。”

    心中想了想这方世界变大的样子,贾瑞很快收回目光,再次看向白玉巨石。

    “两次抽取前世物件的机会。不知道这次又会抽到什么?”贾瑞脸上露出笑意,心念一动。

    “抽取。”

    下一刻,眼前顿时一面药柜。

    贾瑞见状眼睛一亮,上前查看,发现都是一些治疗外伤的药物。

    有活血通络药物可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恢复,如三七片、跌打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等。

    有抗感染药物可预防或治疗感染,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

    有止痛类药物可缓解疼痛,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盐酸曲马多片等。

    总之类型丰富,可以说一下子解决了以后遇到外伤却无法救治的问题。

    “总算抽到一个有用的东西了。”贾瑞大喜,最近两次抽奖没抽到什么能用的物件,他原本有些气馁,没想到这次一转攻势,一下子给他送来这么多好东西。

    “哈哈哈。以后外伤这方面,我可以放心了。最近为林姑父治病用了不少药,原本还担心以后没药可用,结果这就峰回路转,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贾瑞念头一转将药柜转移到西厢房中,然后再一想药箱便出现在不远处的阁楼之中。

    这是他最近为搬运东西后想到的取巧办法,在镜中世界他无法随心所欲移动物品,便利用外界转移物件。

    这样虽然多了一到工序,可比自己亲自搬运方便多了。

    “抽取!”

    放好药柜之后,贾瑞趁热打铁,心念再次一动。

    这次贾瑞眼前出现一摞深绿色封皮,金色字样的书籍。书面上写着《清代诗词汇编》几个大字。

    “还有这种好东西?”贾瑞大惊。

    没想到会抽到这种书。

    “不记得我看过这类书籍啊?难道是以前在书店或者图书馆偶然见过?”贾瑞心中疑惑,可这一丝疑惑很快被惊喜笼罩。

    他激动的拿起厚厚的书本看了起来。

    清·黄景仁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望里彩云疑由由,愁边春水故粼粼。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

    粗略的看了几页,贾瑞长舒一口气。

    “果然都是些清代的诗词作品!”

    “太好了。有了这些书,我哪还用担心名声太盛,以后写不出好作品?”

    “我就算每天作诗一首,也根本写不完啊!”

    这几日,贾瑞虽不理外边的谣言,可心中一直为诗词的事烦恼,担心谣言影响仕途。

    他原本还计划着,等这边事了便多参加几次雅集诗会,尽全力反驳谣言。

    如今有了《清代诗词汇编》,哪还用担心这些?自己隔一段时间随便写出几首传世名作,这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好玉儿!你这次可真是帮了表哥大忙。”

    贾瑞心情大好,他念头一转出现在书桌前,拿起一本《清代诗词汇编》专心的翻看起来。

    ……

    夕阳西下。

    贾瑞跟林姑父一家三口共进晚餐。

    或许是因为病愈的缘故,今晚黛玉、周姨娘、林姑父格外开心,众人言笑晏晏、欢声笑语。

    “瑞哥儿,这几天外边关于你的谣言越传越荒唐了。”

    “这种事并非空穴来风,你明天就出门一趟吧。这边事情已经基本确定,那些人也不敢拿你怎么样的。”

    席间,林如海突然向贾瑞说道。

    “老师放心。这事学生早有准备,明天过后绝对让这事有一个了断。”贾瑞微微一笑,向林如海保证道。

    “嗯。你是个懂事的。你既然这么说,为师就不多问了。”林如海点了点头,自己的学生自己清楚,贾瑞在诗词这方面虽不能说是天才,却也不低,偶尔能写出惊艳之作。

    外边的传言抹黑之意太过明显,相信贾瑞一出门,那些人达到目的,传言便会消散。

    “父亲,外边有什么谣言?不会影响瑞表哥吧?”一旁,黛玉听了贾瑞跟父亲的对话,脸上充满好奇。

    林如海闻言,笑着摸了摸黛玉的小脑袋,道,“就是一些摸黑你瑞表哥学识的事,你不用在意。”

    “啊?瑞表哥学识出众,怎么抹黑?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嘛?”黛玉听了,极不理解。

    “所以才说不用在意嘛。我们不聊这些糟心事……”贾瑞微微一笑,转移话题。

    黛玉也非常配合,席间很快恢复刚才的轻松愉快。

    ……

    翌日。

    贾瑞叫来小厮丫鬟,简单吩咐几句后,打发几人离开。

    一个时辰后,贾瑞的两篇新作便悄然传出林府,最后在有心之人的推动下,不到半天便传遍扬州。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好诗!好诗!这两首作品,是本公子最近两年见过最好的。”醉花楼,一个年轻公子手拿写着贾瑞诗作的宣纸,激动的道。

    年轻公子对面,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也开口道,“前几日听信谣言,以为这贾天祥真胸无点墨,才不敢出门,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反击就来了。”

    “呵呵。你们这就信了?谁能证明这诗就是贾天祥的作品?说不定真如传言一样,是他买的。”一个与赵家相熟的青年才俊不屑的道。

    “买的?汪老弟怎么不自己买两首?这么好的作品,我自己发表还来不及,谁会拿来卖?”三十来岁的青年男子当即反驳。

    “对啊。好作品岂是那么容易买的?”

    “呵呵。这就是你们见识短浅了。我就见过卖诗的。不过本公子行本高洁,不屑于此。”汪姓男子继续嘴犟。

    “哈哈哈哈。那汪老弟倒是给哥哥介绍几个能写出这种水平诗作的诗贩子,哥哥我还真想买两首。”

    “对对对。我也要买。你倒是介绍一个。”

    酒桌上响起反驳的嘲笑声,汪姓青年面红耳赤,不知道该怎么辩解。

    一时间,屋内充满欢快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