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穿越异世之世子修仙 » 第9章 帝国的黎明02:现代战争论

第9章 帝国的黎明02:现代战争论

    在成功召开了第一届林氏商号启动说明会之后。林凡就专注于筹备他自己的武装力量的工作之中。

    目前来看,林凡手中的资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充足的。

    一支两百人规模的成熟武装,一千两黄金的专用资金,一个即将带来现金流的商业体系,一个隐蔽性比较好的基地。

    当然,这个基地目前还是一个杂草比人高的山谷。

    但是,这重要吗?

    林凡现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再加上,林凡上辈子上大学时候的入伍经历,在这个落后的时代培养一支吊打整个世界的强大军队,成功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

    只能说:“还有谁?!”

    唉,可不是瞎说的。林凡从小酷爱军事题材的爱国主义教育片。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亮剑》之类的影视剧,可以说得上是一集没落过。

    所以,林凡从上大学开始就找机会入伍当兵。

    大一那年,征兵,因为受伤错过体检,没参加。

    大二那年,因为身高形象还不错,被驻港部队来得征兵领导相中。结果因为近视,体检没合格。

    大三那年,因为害怕错过了这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七拐八绕的找到省军区的后门,然后顺利进了海军。

    在军校里站了大半年的岗。之后,不甘平凡的林凡又自己折腾着,申请去了作战部队。就这样,最后跑到了南海,成为了一名海军陆战队员。

    所以,林凡上辈子对于人民军队的组织架构、军事训练、作战指挥,以及初级军官的培养,也是有一些体会的。

    言归正传,林凡颇为曲折的军队经历,让他在这个世界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时,还是有一丢丢自信的。

    根据现代战争理论,林凡总结出几条适合当下的职业化武装建立的核心。

    第一,士兵军事技能的培养。

    士兵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林凡分析,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一般的军队很难做到绝对的职业化、专业化。因为落后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国家没有充裕的军费物资支持高强度、全脱产化、职业化士兵的薪资、保障和抚恤。

    就拿镇北军来说,四十万的边军编制,实际满额不过一半。这一半中,有百分之六十是屯田兵,也就是所谓的军户兵,即战时打仗,平时务农。说是武装农民也毫不为过。

    剩余的部分,也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

    整个镇北大军中,能称得上是精锐的职业军人,只有镇北王府两万不到的亲军。三路统军将军的亲军,加起来也没有一万人。

    就是这样的一支“杂牌军”,竟然已经是这片大陆最凶残的战争机器。

    第二,军队形制的科学化。

    科学的军队编制,既可以最大的激发军队的战争潜力。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战争资源。战争的本质就是资源的比拼,这句话不是没道理的。

    先算物资消耗。

    一场北征,镇北军直接作战人员接近二十万。随军的后勤人员不下三十万。全国所有动员的直接、间接参与战争的人数接近百万。

    五十万人的大部队,就算不打仗,一天吃掉的粮食就得有三十万斤!!!还有肉食、盐、草料、柴火等等等等。

    要不是,镇北王李响弄了个圈套,坑了金人一把。真这么耗下去,到最后还指不定谁赢谁输呢。

    再算武器装备。

    四十万镇北军,出去吃空饷的、拉大旗的空额。也得有小二十万人。

    呃,还要刨去那些自我武装的农民军,因为他们基本上也不会配啥武器装备。都是自己拿着棍子、柴刀、木叉子什么的。

    大致来说,需要武装十万人左右的士兵,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士兵的甲胄、骑兵的战马,弓箭、箭矢等等等等。都是钱啊!

    还有战略制定、战术指挥。

    大乾军队的指挥模式,令出中军、各自为战。全军上下没有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都是盲目地听从最高将领的指挥,尤其是这个指挥往往还容易脱节。

    老话说得好,统帅无能,累死三军。不信看看宋初的高粱河车神和明朝的土木堡之战。

    为了避免这种令人绝望的事情发生,林凡决定参照现代军队的架构来指导建设自己的武装力量。

    首先,大力培养低中高军事将领。除了军事理论的培养。当军队建设到一定规模,就偷摸着拉出去实战练兵,比如北上去草原溜溜或者乔装出去剿剿匪之类的。

    不过具体怎么实现,到时候再好好琢磨琢磨。

    其次,建立科学的作战指挥部门和战争情报分析部门,就是参谋部。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还是有道理滴!

    然后,改建军队编制。什么五人一伍、十人一什、千人一军,什么左路、有路,前锋大军,什么骠骑、参赞、骑射将军。统统不要。直接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一步到位。简洁明了,作战方便。

    再然后,改变作战指挥方式,将整个军队的战略目标传达到最小作战单位。战术指挥服务战略目标。这样各作战单元,作战灵活,配合度高。

    最后,狠抓部队思想教育。要知道,冷兵器战争中,一支军队单场战争中能够承受的最大战损大约是在百分之二十。

    超过这个界限,就不用再打了,都跑了。学术上叫溃败!

    明清时期,几十个小日子能打几千人就是这么个情况。

    再看看跟老美干的时候,哪怕阵地上只剩一名战斗员,也能把老美挡死在工事前。

    所以,思想教育工作,不仅要搞,而且还得使劲搞,搞到最小的作战单位,搞到每个人。

    第三,军事装备的升级迭代。

    在大乾所在的这个世界,林凡占据了巨大的时代优势。

    首先,是铁制武器。看看镇北军的武器,基本上都是青铜的。想象一下,两军正在对阵,一边手持青铜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哎,只见另一边,不慌不忙地亮出家伙事,人人一把九天玄铁剑。TMD还要打吗?

    其次,就是甲胄升级。铁制装备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铁的冶炼。原料是不缺的,山谷基地原有的铁矿石就不说了,这个时代,铁还没有大规模普及,没人识货。所以,只要能找到铁矿,那获得的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至于铁的冶炼。工业钢是没可能了。但是小高炉还是可以搞一搞的嘛。低品质的钢,造不了飞机大炮,但是打一些刀剑铠甲,性能绝对过剩!

    不会弄?明天买本《军地两用人才指南》翻一翻吧。

    因为林凡准备走精兵战略,只搞个两三个军的编制。所以,哪怕全整上步人甲、铁浮屠,成本撑死了也不会超预算。

    哎,这就很令人欣慰了。

    想一想,一千具铁浮屠冲起来,就是十万大军,两个来会,也绝对给你摩擦到位了。

    还有什么马镫、马蹄铁、陌刀。。。。。。全都是一些,技术难度不大,但可以将军队战斗力瞬间翻倍的神器。

    不过,林凡不打算太早拿出来。至少,在最后的大决战之前不会面世。

    因为,这些东西的技术复制的门槛太低。

    不苟一苟的话,太不保险了。

    第四,超时代武器

    有一些武器,足以瞬间改变战争的格局。所以,对林凡来说必须要有这样的战略性的武器装备。

    首先,就是诸葛连弩。这玩意的持续性的火力输出,绝对是轻甲步兵的噩梦。做大一点,那威力简直翻倍。到时候直接来个火力覆盖,就问你服不服。做小一点,便携的持续输出。简直就是特种化作战的最佳伴侣。

    其次,八牛努。这玩意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这威力,啧啧啧,一箭串个八九个,轻轻松松。当真是居家旅行,营地防守的必备良品。

    然后,回回炮。其实就是升级版的投石机。可不能小看了这玩意。当年蒙古人就是用这玩意把欧洲人砸的连上帝都不要了。把襄阳城墙都给砸没了,对,就是郭靖大侠曾经守卫的那个。林凡又想了想,还是就整个低配的投石机吧。这年头,城墙都是土夯的,就那么三四米高。太欺负人,不太好。

    最后,就是黑火药。一硝二硫三木炭嘛,在老家可谓是老少皆知,谁还没放过炮是吧!但是,这个时代他没有啊。哎,你说气不气?本来林凡还想着搞点无烟火药,直接跃进热武器时代的。但是这个原料实在是没有办法弄的出来。硝酸、甘油、雷汞、钢管。。。。。,所以就不要想太多了。

    就老老实实的弄点震天雷,大的小的,圆的长的。整他个五六十吨,绝对够用。

    说实话,林凡并不喜欢战争,甚至打心底厌恶战争。

    他一直所追求,其实就是最平平凡凡、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是,这个世界不是天堂。

    所以,林凡一直苟着,一直默默准备着。

    而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活下去罢了。